读书人

2013年高考语文夯实基础训练题五十四(

发布时间: 2012-10-16 05:08:07 作者: maylh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叱咤/栅栏   跻身/羁绊   爪子/沼泽   宽宥/保佑 

B.桎梏/痼疾   湮没/殷红   媲美/纰漏   愆期/悭吝

C.涟漪/罗绮   信笺/缄默   甬道/怂恿   赊欠/奢靡

D.酣畅/鼾声   邂逅/松懈   福祉/   惬意/怯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顾客实在难以分辨优劣。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古老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基地,教会了勤劳的松江人怎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B.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等都具有重大影响。

C.我市作为全省医疗制度改革首批16个试验点,所有人都加入了合作医疗。

D.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诬蔑与仇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气力,________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伪制紫砂壶即系冒仿名家产品,在新壶上直接冒刻上名人的________,是作伪手段之一。

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________走了。

A.何况  款式  借口     B.况且  款式  借故    C.况且  款识  借口     D.何况  款识  借故

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几句话,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冬季气候反常,冬暖时间延长,导致荔枝普遍出现冬梢抽生现象。__    __

A.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因荔枝具有“春无花,夏无果,冬来梢”的特征

B.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因荔枝具有“冬来梢,春无花,夏无果的特征

C.因荔枝具有“春无花,夏无果,冬来梢“的特征,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

D.因荔枝具有“冬来梢,春无花,夏无果“的特征,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

6.阅读下面文字,提取关键词。(不超过5个词语)

93,沉寂了10多年的安徽淮南市大通“万人坑”展览馆正式复馆,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并以“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名称向市民开放。

1938年夏天,日军占领了淮南大通矿区,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在此被迫害致死的矿工和抗日志士的累计达3万人。1968年,“万人坑”被重新掘开并建立了大通“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先后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近8000万人次,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世纪90年代,“万人坑”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展馆损毁严重。今年4月,“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正式被从淮南矿业集团移交给淮南市文化部门主管并重新进行了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

关键词:                                                                                 

 

【答案】1DAzhàjī,zhuǎ/zhǎoyòuBùyānpì/pī,qiānCyī/qǐ,jiān yǒnshē;Dhānxièzhǐ,qiè

2CA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改用雪上加霜B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此处用来比喻伪劣假冒商品不当,应改为鱼目混珠 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D相提并论,指把根本不相同的两种事物或两个人放在一起议论,并不强调时间上的差别。应用同日而语,它往往用于时间上的差别)

3BA.①缺主语 ,②起始,终了,前后应是同类事物,如从南到北(空间)从早到晚(时间)从播种到收割(动作行为)。本句却是从生产方式产品基地,前后关联不到一起。 C.应在“16个试验点后加之一D.由美国的人权报告颠倒是非,隐瞒、捏造事实”“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对中国人民的恶毒诬蔑与仇恨两句杂糅而成。)

4D(【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比较起来更进一层的意思;【况且】只表示进一步申诉理由或追加理由。【款识(zhì)】指钟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显然,作伪者是就壶上所刻的文字弄虚作假,即用冒刻名人题记的手法来提高壶的身价以牟利。【款式】样式、格式。句中提到新壶是已烧制好的成品,其样式,即款式已经定型,不可再事更改,作伪者无手脚可作。并且,紫砂壶的款式也不是刻出来的。【借故】【借口】都有假托某种原因的意思,但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借故】的“故”多是虚晃一枪,一般下面并不交代这“故”是什么。而只是径直说出其真实的目的,即作了些什么;【借口】则往往要交代出其所“借”的某种理由,然后再接着说出其真正的目的)

5.B(本题涉及事理逻辑问题。首先承上“普遍出现冬梢抽生现象”说“如不控制会带来严重后果,排除CD;从事理逻辑说冬来梢春无花,夏无果的原因,其语脉必为冬来梢,春无花,夏无果,排除A,选B

6.展览馆    复馆    纪念    抗日战争    胜利(一词1)

读书人网 >高考语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