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磨盘     蓦地     秣马厉兵     暮鼓晨钟      B.庇护     裨益     筚路蓝缕     刚愎自用
C.对峙     窒息     叱咤风云     栉风沐雨      D.畋猎     腼腆     恬不知耻     暴殄天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汽车经销商虽然不希望看到市场的大起大落,却欢迎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因为这将使汽车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C.闹得纷纷扬扬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年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D.新年第一周股市势如破竹地下跌,使得不少股民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了新的认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刘涌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7项罪名被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处死刑。据悉,对刑事案件启动再审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B.巴金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文思敏捷,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表达出对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深深思考。
C.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民工的劳动、克扣民工工资、甚至殴打民工的企业老板,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今年,我省高等院校招生15万人,全省高考录取率         与去年持平。
② 冷战后,美国不断以各种名义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别国事务,        成了世界警察。
③ 类似的故事        一次地发生,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A.大致  俨然  不止    B.大致  居然  不只    C.大概  俨然  不只    D.大概  居然  不止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 在青青苍苍中,乳白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_________ ,转眼间,_________ ,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万山倾泻霞光,重峦映照夕阳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退    ⑥霞光消退,太阳落山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6.下面语段的横线补写两句话,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并注意字数限制。(6分)
近年来,韩国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申报成功;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列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针炙一起收入囊中;甚至向联合国提出汉字“申遗”等等。看来,(1) ,(2) 。
(1)以“韩国”为开头写一段话放入(1)处:(20字内)
韩国                                                                         。
(2)以“我们”为开头写一段话放入(2)处:(30字内)
我们                                                                         。 
【答案】1.B (A.磨、蓦、秣—mò,暮—mù;B.均读bì;C.峙、窒、栉—zhì;叱—chì;D.畋、恬—tián;腆、殄—tiǎn)
2.B(A.“不厌其烦”,不嫌麻烦,应用“不胜其烦”。B.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C.“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应用“沸沸扬扬”。D.“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3.D(A.介词“以”使用不当,改为“因”;B.语序不当,应为“晚年的巴金”;中途易辙,“这些优秀作品表达出……”;C.应为“防止文化受污染”)
4.A(【大致】表示事情的主要方面是这样;【大概】 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推测。【俨然】 形容特别像;【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不止】副词,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连词,不但;不仅)
5. B (第一处,“初醒”紧密衔接“早晨”,应填①,排除A D。第二处,语意上,应先“夕阳”后“霞光”,应选④。答案是B)
6.【参考答案】(超两字扣1分)(1)韩国抢夺我们文化遗产的步子越来越大,(3分)(2)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积极主动地向联合国申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