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河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全真试题(一)

发布时间: 2012-10-31 18:32:52 作者: sxsgeass

  河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考前押题密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l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包括(  )

  A.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c.要求尊重教师、孝敬父母

  D.强调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3.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4.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的过程是(  )

  A.内化

  B.认同

  C.服从

  D.依从

  5.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  )

  A.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的规律是(  )

  A.进程均衡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无明显变化

  7.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春期

  8.教师的根本职责是(  )

  A.热爱学生

  B.严谨治学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9.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主张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10.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

  A.公务员

  B.学校

  C.国家

  D.教师

  12.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_种课堂讲授方式是(  )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叙述

  13.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14.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5.被称为“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是信息社会每个人赖以生存、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是(  )

  A.探究能力

  B.自主学习能力

  C.合作学习能力

  D.信息能力

  16.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

  A.鉴定功能

  B.管理功能

  C.研究功能

  D.改进提高功能

  17.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干部

  C.学生会

  D.班长

  18.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是(  )

  A.课程标准

  B.教材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19.成功教学法坚持对学生实施的评价是(  )

  A.鼓励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鉴定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0.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条件

  E.教师自身特点

  2.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有 (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的内驱力

  E.认知内驱力

  3.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有 (  )

  A.教师修养

  B.教师义务

  C.教师良心

  D.教师公正

  E.教师荣誉

  4.能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

  A.行为

  B.物

  C.精神财富

  D.组织

  E.人

  5.根据操作手段不同,可以把教学强化分为(  )

  A.正强化

  B.语言强化

  C.标志强化

  D.动作强化

  E.活动强化

  6.从说课的功能角度划分,说课的类型主要有(  )

  A.指导性说课

  B.示范性说课

  C.检查性说课

  D.评比性说课

  E.研究性说课

  7.学生管理的特点有(  )

  A.复杂性

  B.全面性

  C.教育性

  D.周期性

  E.沟通性

  8.学生会组织的原则有(  )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弹性结构原则

  C.责权一致原则

  D.民主与监督原则

  E.协调一致原则

  9.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讨论法

  E.发现法

  10.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

  A.绝对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评价

  D.性对评价

  E.诊断性评价

  三、判断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

  2.在现代社会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清晰。(  )

  3.在德育过程中,必颓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

  4.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

  5.教学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

  6.高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处于不成熟时期,所以不能自觉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

  7.心理健康无高低层次之分。(  )

  8.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

  9.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

  10.环境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

  11.依法成立的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教育教学机构。(  )

  12.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相同。(  )

  13.在我国,初级中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14.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习系统。(  )

  15.教学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教学事件,不能杜撰或虚构。(  )

  16.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

  17.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进行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进行。(  )

  18.共青团是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

  19.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

  20.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

  21.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  )

  22.一般来说,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  )

  23.讨论法的特点是教师问学生答。(  )

  24.教学研究主要是探究教学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2.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3.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4.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5.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

  6.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年12月5日9时45分,某地发生4,8级有感地震,相邻的某市在同一瞬间震颤。正在给学生讲课的张老师心里一惊:“可能是地震。”他镇静地说:“请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学生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鱼贯而出,张老师最后一个离开。

  另一教室的王老师惊喊了一声:“地震啦!就率先冲出教室。当师生们集中到楼前的空地上,

  学校领导清点人数时,张老师出现在楼口,镇静地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同学们一齐欢呼冲上来围住他。事后清查得知:张老师和他的学生全部安然无事,而王老师的那个班却有三名女生扭了脚,一名女生跑掉了鞋。

  请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2.某高中青年教师薛某,因不满学校住房分配政策,对在该校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学校提出了请调报道,要求立即调走。当时学校正值学期中间,工作非常紧张,并且薛某担任的课程还未结束,其与学校签订的聘任合同也还来到期。因此,经研究,学校决定暂不考虑薛某的调动问题,并派人做他的思想工作,劝其认真考虑,最好还是能继续在校任教,薛某却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有意拦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课,致使其所担任的教程被迫叫停,学校领导多次找薛某做工作,但他仍不去上课。

  试运用所学的教育法规知识进行分析,薛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和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C2.C 3.A 4.B 5.B 6.B 7.D 8.D 9.B10.B11.C12.A13.B14.A 15.D16.D

  17.B 18.A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1.ABCDE 2.CDE3.BCDE 4.DE 5.BCDE 6.BCDE 7.ABCDE 8.ABCD 9.AB 10.BCE

  三、判断题(24×1分)

  1.√2.×3.×4.√5.×6.×_7.×8.×9.√10.×11.√12.×13.×14.√15.√

  16.× 17.×18.×19.√20.√21.√22.√23.×24.√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1)先进的教育理念。(2)良好的教育能力。(3)一定的研究能力。

  2.【答案要点】(1)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答案要点】(1)外部条件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风气。c.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A.认知失调。B.态度定势。C.道德认知。

  4.【答案要点】(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5.【答案要点】(1)加强组织领导。(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

  6.【答案要点】(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2×10分)

  1.【答案要点】(1)这一事件再一次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张老师的行为践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而王教师的行为则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危急关头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3)张老师的行为践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而王教师的行为则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教师就要模范遵守《教师法》、《教育法》以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答案要点】(1)薛某的做法不对。(2)《教育法》规定,教师在享有教育教学权的同时,也应履行教师的各项义务。薛某在任职期间不上课,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3)薛某擅自停课导致学生不能参加正常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违反了《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六、论述题(2×15分)

  1.【答案要点】(1)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2)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包括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3)直观要与讲解结合起来。(4)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