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司法考试刑法解读指导:罪责刑相

发布时间: 2012-11-04 19:12:54 作者: sxsgeass

  【相关法条】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知识要点】

  1.基本内容:刑罚与罪质、犯罪情节、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2.表现特点:

  (1)制刑,重视罪质,兼顾犯罪情节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

  (2)量刑,重在犯罪情节,兼及人身危险性,罪质只在极个别情况下,才对宣告刑的选定起绝对决定作用。

  (3)行刑,重在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的消长变化,兼及罪质和犯罪情节。

  【复习笔记】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把握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程度,适用相应轻重的刑罚。由此可见,刑罚的轻重不是单纯地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而且也与犯罪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也即在犯罪与刑罚之间通过刑事责任这个中介来进行调节。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

  我国刑法除明文规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外,在其他立法内容上也始终贯穿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这一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表现是:

  第一,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

  第二,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

  第三,设立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司法机关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应当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

  3、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活学活用】

  我国刑法规定了( )法定原则,( )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和承担的()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

  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读书人网 >辅导备考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