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0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2012-11-16 12:13:13 作者: maylh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邓小平曾指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科技与创新 D.纷争与动乱

  2.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

  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4.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发展 B.改革

  C.开放 D.稳定

  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

  A.改革 B.开放

  C.科学技术 D.人民利益

  6.四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   )

  A.物质前提 B.文化前提

  C.政治保证 D.组织保证

  7.在下列的各种情况中,属于经济效益最好的是(   )

  A.劳动耗费少,劳动占用多,有效的劳动成果多

  B.劳动耗费少,劳动占用少,有效的劳动成果多

  C.劳动耗费多,劳动占用少,有效的劳动成果多

  D.劳动耗费少,劳动占用少,有效的劳动成果少

  8.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小康社会 D.和谐社会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规律的要求

  B.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

  C.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

  1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国有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

  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上

  D.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属于(   )

  A.集体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私有制经济 D.个体经济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1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   )

  A.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14.健全市场机制,要建立主要由(   )

  A.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 B.计划决定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

  C.政府决定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 D.消费者制定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

  1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C.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存在

  D.劳动还存在差别,同时它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16.邓小平认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最终目的是(   )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实现共同富裕

  C.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D.发展市场经济

  17.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   )

  A.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D.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18.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   )

  A.思想道德建设是一致的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D.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一致的

  20.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妨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

  A.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宗教纷争和文化冲突 D.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2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

  22.“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3.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2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宗教信仰自由

  25.2007年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又一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中国铁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我国铁路(   )

  A.第五次大提速 B.第六次大提速

  C.第七次大提速 D.第八次大提速

  2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7年5月宣布,我国发现冀东南堡大油田,这油田位于(   )

  A.渤海湾滩海地区 B.黄海湾滩海地区

  C.东海湾滩海地区 D.南海湾滩海地区

  27.2007年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目标任务的地区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江苏

  28.中共中央政治局20007年7月26日召开会议,会议提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要坚持遏制经济增长由(   )

  A.过快转为过热 B.偏慢转为过快

  C.偏快转为过热 D.过慢转为过快

  29.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

  A.60周年 B.70周年

  C.80周年 D.90周年

  30.2007年8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   )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B.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C.贫困学生救助制度的通知

  D.普遍医疗保险制度的通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因为(     )

  A.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B.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C.涵盖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

  D.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

  E.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这一问题

  32.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     )

  A.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B.要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C.要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D.要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E.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

  A.合作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E.外资经济

  3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

  A.保持工资水平的稳定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E.促进经济增长

  3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

  A.教育建设 B.科学建设

  C.道德建设 D.理想建设

  E.文化建设

  3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     )

  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窗口

  C.生活的窗口 D.知识的窗口

  E.对外政策的窗口

  37.台湾问题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C.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E.中日之间遗留的历史问题

  38.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     )

  A.政府的功能 B.团结的功能

  C.沟通的功能 D.协调的功能

  E.自我教育的功能

  39.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这是指坚定不移地(     )

  A.坚持解放思想 B.推进改革开放

  C.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D.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E.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0.2007年法国和英国领导人基本完成新老交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 B.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

  C.布朗新任英国首相 D.布莱尔新任英国首相

  E.卡梅伦新任英国首相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42.简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43.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有哪些弊端?

  44.20世纪70年代以后,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哪些新判断?

  4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意义。

  47.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48.试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读书人网 >自考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