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常达(20~30)×10 9以上,或降低、核左移、幼稚型增多,出现中毒颗粒。
2.寒战、高热时作血液细菌或真菌培养。血中培养出细菌或真菌是确立诊断的重要依据。
3.如脓液、胸腹水和脑脊液细菌培养获得与血培养相同的细菌时,则可确定诊断。
4.怀疑有转移性脓肿时,可借助X线、B超、CT检查以确定诊断。
(二)治疗原则
包括处理原发感染灶、控制感染和全身支持疗法。
1.应用抗生素 ①在未获得培养结果前,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及时、有效地联合应用足够剂量的抗生素;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有效抗生素;③对于真菌性脓毒血症,应尽量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并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2.全身支持疗法 提高全身抵抗力,包括反复多次输新鲜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补充维生素,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3.对症处理,降温,抗休克治疗。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关心、体贴病人,给病人及家属心理安慰和支持。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注意避免并发其他感染。
(3)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供足够的营养,营养支持。
(4)病人卧床休息,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睡眠。
2.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和神志,监测生命体征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监测体温变化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以降低代谢消耗;在病人寒战、高热发作时,作血液细菌或真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4.保证用药及时 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地执行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以维持正常血压、心排血量及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