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CTIVE连续三次没发hello(3s一次)时STANDBY就变成ACTIVE了
一个组内只允许一个ACTIVE和一个STANDBY;
思科的是HSRP,标准的是VRRP;
VRRP所有路由器都使用MASTER的IP地址,当MASTER断,其他路由器把自己的地址设为MASTER的,当恢复时MA STER又抢夺回原来的地址;
SRM可解决配置的复杂性,是冗余技术,无负载分担,勇于65内的两个模块的切换,而上述VRRP等都是用于多个路由器之间的;
配置SRM:redunancy--->high-ava--->single-router-m----> show redu;
多播:尽最大努力传输,无连接,适用于数字电视付费频道;
多播源可以是组的成员,也可以不是;
多播地址没有网络号之类的概念;
源树:每个源到目的都有一棵树,像PVST,系统开销大,路径是最优的;
共享树:多个源把数据发给RP,系统开销小,路径不一定优;
多播避免环路:RPF反向检查:包的源和接收到包的接口在路有表中一样时才组播出去;
PIM是一种多播路由协议;
PIM DM是源树的,SM是共享树的;
IGMP工作在多播路由器和主机间,用以交换组成员信息;
思科的Auto-RP可以让想成为RP的路由器将信息发给映射代理,然后再下发;
若在Cisco设备上,PIMv1和v2都有时,v2自动降为v1;
BSR不支持PIMv2;
看多播路由:show ip mroute;
RPF邻居就是上一跳
(*.G)表示共享树,(S.G)表示源树;
看PIM:show ip pim int;
不压缩的语音数据为64Kbps;
IP电话可以用一个辅助VLAN,语音使用一个VLAN,数据使用一个VLAN,辅助VLAN的优先级高;
QoS的两个模型:集成服务&差分服务;
做QoS时先基于流量的特征进行分类,在网络边缘打上不同的等级标示;
NBAR:一个高级的分类手段,可用高层应用程序信息分类;
2层QoS:802.1p&CoS(TAG字段);
3层QoS:Ip precedence,DSCP(ToS字段);
排队技术是在拥塞的前提下的;
RTP协议是最高级别的,优先转发,作为EF,UDP范围16384--16384+16383;
WRR:加权循环队列,有4个,可手工分配某优先级去某队列,并在出栈时可以确定一个分配带宽的比例;
使用伪丢弃(tail drops)可以造成大抖动;
使用WRED可以抓几个优先级低的包先丢,避免TCP同步;
队列只要不达到最满就不会出现TCP同步;
拥塞控制技术:流量整形:使流量稳定;
流量策略:把一些包打标,优先扔;
数据包分片:把包切成等长的碎片,传输间隔就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