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它作为一种劳动力供给实体、作为一个统计对象,是指以国家或地区为范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数量)×质量
2、人力资源的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3、劳动力供给的内容:微观劳动力供给;中观劳动力供给;宏观劳动力供给?
4、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而也称为“引致需求”。
5、使用劳动要素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消费需求
6、劳动力需求的增量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内容的丰富化。?
7、微观劳动力供给:即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给。
8、微观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经济单位(社会、地区、部门、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
9、中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工资竞争力;专业教育的门类;人的就业偏好;劳动要素的流动性?
10、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人口因素;劳动参与率;劳动时间?
11、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教育因素;人力投资数量?人力投资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为60日,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延期不得超过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答案:B
多选:
1、关于劳动者派遣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B)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c)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D)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E)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
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