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初级护师内科护理辅导类风湿

发布时间: 2012-12-25 20:38:01 作者: sxsgeass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某些可疑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在某些诱因(潮湿、寒冷、创伤等)作用下,侵及滑膜和淋巴细胞,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一种自身抗体IgM,称类风湿因子(RF)。

  RF作为一种自身抗原与体内变性的IgM起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滑膜组织上,激活补体,产生多种过敏因素,引起关节滑膜炎症,使软骨和骨质破坏加重。

  病理改变:滑膜炎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基本病理改变。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

  (二)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在明显的关节症状前多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手足发冷等全身症状。少数病人起病较急,在数天内出现多个关节的症状。

  2.关节表现。部位:主要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其次是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其表现有:

  (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可出现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僵硬,活动受限,如胶粘着的感觉,适度活动后逐渐减轻,尤以晨起时最明显,称为晨僵。晨僵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度的指标。

  (2)关节疼痛和肿胀: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大关节亦常受累。

  特点: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常伴有压痛

  (3)关节畸形: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病人。急性发作期,由于滑液增加和关节外软组织的肿胀,最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可形成梭状指

  (4)功能障碍:

  产生原因:病变后期,因滑膜炎的绒毛破坏了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造成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畸形,又因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受损使关节不能保持在正常位置而形成畸形

  出现部位:手指在掌指关节处偏向尺侧,或有关节半脱位,形成特异性的尺侧偏向畸形,形成关节活动障碍,影响病人生活自理。

  3.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

  部位: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下,如上肢鹰嘴突、腕、踝等关节。

  特点:其大小不一,直径自数毫米至数厘米,无压痛,呈对称分布。类风湿结节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

  2)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还有巩膜炎、结膜炎及脉络膜炎;肺部可有胸膜炎、胸腔积液;心脏损害如心包炎;神经系统损害可有周围神经病变。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有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血沉增快,是滑膜炎症的活动性指标。

  2.免疫学检查 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类风湿因子(RF)在80%病人中呈阳性,其滴度与本病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正比。

  3.关节滑液检查 正常人的关节腔内的滑液不超过3.5ml。在关节有炎症时滑液增多,滑液中的白细胞也明显增多。

  4.关节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骨质疏松。稍后关节间隙因软骨的破坏而变得狭窄,晚期则出现关节半脱位和骨性强直畸形。以手指和腕关节的X线片最有价值。本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对关节病变的分期及判断病情变化均很重要。

读书人网 >初级护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