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法律硕士法制史考点精编(二)

发布时间: 2013-01-03 09:18:33 作者: maylh

  二十一、魏晋法律形式

  科:补充、变通律、令

  格:=令,补充律,刑事法律,与隋唐不同

  比:比附/类推

  式:公文程式

  二十二、魏晋南北朝法典(1)

  1、八议入律:曹魏

  2、官当:北魏南陈

  3、重罪十条:北齐

  二十三、魏晋南北朝法典(2)

  4、废宫刑:西魏、南陈

  5、准五服制罪:血缘近,尊犯卑,处罚轻;卑犯尊,处罚重

  6、死刑复奏:北魏太武帝、唐太宗改三复奏为五复奏

  二十四、隋

  1、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不道、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2、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劳役刑为主),唐律承之但稍有不同。

  二十五、唐律

  1、《武德律》唐首部法典,以隋《开皇律》为蓝本,十二篇、五百条。

  2、《贞观律》基本确定唐律内容和风格,增设加役流,确定五刑、十恶、八议、类推。

  二十六、《永徽律疏》

  长孙无忌、李;《永徽律》与《律疏》,元后被称为《唐律疏议》;中国古代立法最高水平;水平、风格、特征;中华法系代表性法典;最完整、最早、最具社会影响。

  二十七、 北齐

  北齐重罪十条: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唐律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内乱不睦。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为常赦所不原-十恶不赦。

  二十八、《唐律》六杀:(1)

  谋杀:预谋杀人;

  故杀: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意念;

  斗杀:在斗殴中出于激愤失手将人杀死;

  二十九《唐律》六杀:(2)

  误杀:由于种种原因错置了杀人对象;

  过失杀:“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出于过失杀人;

  戏杀:“以力共戏”而导致杀人。

  三十、《唐律》六赃

  1、受财枉法2、受财不枉法

  3、受所监临4、强盗

  5、窃盗6、坐赃

  三十一、唐律刑罚原则

  1、区分公、私罪: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2、自首:区分自首与自新、重罪不适用、免罪但应还赃、不实不尽不全免

  3、类推:减轻处罚举重明轻,加重处罚举轻明重

  4、化外人(国籍同属人,国籍异属地)

  三十二、宋立法:

  刑统:宋太祖,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律令合编

  编敕:始于太祖,仁宗前“律敕并行”,神宗后“以敕代律”;神宗设“编敕所”。

  三十三、宋代婚姻:

  五服以内禁结婚,州县与部下、百姓禁婚;允许离婚改嫁。

  三十四、宋代继承

  夫亡妻在,立继从妻;夫妻俱亡,命继从尊。女未出嫁四分三,独留一份给继子。若有女儿已嫁男,女、子、官府三三三,遗腹继承等亲生。

  三十五、宋买卖契约

  绝卖——一般买卖。

  活卖——附条件,条件完成,买卖成立,类似典卖。

  赊卖——商业信用/预付方式,收取价金。

  都须订立书面契约——取得官府承认——合法有效。

  三十六、宋代租赁契约

  租、赁或借:房宅。

  庸、雇:人畜车马。

  三十七、宋代借贷契约

  借:使用借贷

  贷:消费借贷

  负债:不付息的使用借贷。

  出举:要付息的消费借贷。

  三十八、宋刑罚:

  折杖法:笞杖徒流方可折,折成臀脊杖;反逆、强盗不适用

  配役:,为流刑而配;刺配;黥刑的复活;太祖偶用,仁宗后常制。

  凌迟:始于西辽,南宋《庆元条法事类》法定死刑,《大清现行刑律》废除。

  三十九、唐:

  法官回避:《唐六典》“鞫狱”。

  保辜:限时内受伤者死去,定杀人罪;限外死去或者限内以他故死者,定伤人罪。

  四十、宋:

  翻异——人犯否认口供

  别勘——另一法官或别一司法机关重审。

  《洗冤集录》-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读书人网 >法律硕士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