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导游基础知识考试辅导后妃制

发布时间: 2013-01-26 15:48:09 作者: maylh

  后妃制度

  后妃制度:古代后妃包括太皇太后(皇帝祖母)、皇太后(皇帝母亲)、皇后(皇帝正妻)以及大大小小的妃嫔(皇帝姬妾)。(务必记住)

  (现场导游时介绍)历代后妃等级众多,名号复杂,以清朝为例,共设皇后一,居中宫(即坤宁宫),以下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六宫、西六宫。各宫分置宫女若干供役使。后妃中,地位最高的是皇太后,皇帝每天要晨昏定省,皇后及众妃嫔更是随时承欢侍奉。历史上,皇太后多数静居深宫,颐养天年,并不过多干预朝政事务,但也有一部分人或由于形势所逼,或为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而临朝称皇帝或垂帘听政,从而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后妃历史变故:夏商时期,天子之妻称妃,周朝始称后。秦始皇称皇帝,封其正室为皇后,历代相沿而成定制。(务必记住)

  (现场导游时介绍)历代立后首重其德。皇后要代皇帝管理后宫事务。表率六宫,母仪天下,只有品德端正的人才能令人真心敬服,治平家事,使皇帝无后顾之忧。

  (现场导游时介绍)后宫中,除了皇太后之外,更多的是大大小小的妃嫔。她们的地位和作用虽远不及皇太后和皇后,但其中也有些人或因容颜秀美,或因诞育皇子而受到皇帝的宠爱,有的甚至因此而登上皇后或皇太后的宝座。可见,若想出人头地,必须获得皇帝的宠幸。历代后宫因争宠而彼此残害之事史不绝书。

  另外,古代帝王为将生前的淫逸享乐带到身后,往往强迫大批妃嫔宫女为其殉葬。夏商时期,人殉之风盛行,周朝以后逐渐减少,代之以陶俑、铜俑等实物模型,但人殉之事仍时有发生。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时,共有46名妃嫔、宫女为之陪葬,后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死时皆有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终前,才下诏将人殉制度正式废止。

  人殉制度正式废止时间:明英宗朱祁镇临终前,才下诏将人殉制度正式废止(务必记住)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