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口腔助理医师备考试题二

发布时间: 2013-01-26 16:13:49 作者: maylh

  一、A1型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口腔修复时,理想的口腔条件是

  A. 有足够的牙支持骨组织,无尖锐的骨突或骨嵴

  B. 无妨碍义齿就位的倒凹或悬突

  C. 无影响义齿稳定固位的瘢痕结构、增生的软组织及系带

  D. 上下牙槽嵴关系良好,有足够的唇颊沟深度

  E. 以上均是

  答案:E

  解析:口腔修复时,理想的口腔条件是:有足够的牙支持骨组织,无尖锐的骨突或骨嵴;无妨碍义齿就位的倒凹或悬突;无影响义齿稳定固位的瘢痕结构、增生的软组织及系带;上下牙槽嵴关系良好,有足够的唇颊沟深度。

  2. 不宜做桩冠修复的人群是

  A. 18岁以下

  B. 20岁以上

  C. 育龄期妇女

  D.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E. 轻度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患者

  答案:A

  解析: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宜做桩冠修复,因为他们的牙根还没有完全形成,如过早做桩冠修复,则不利于牙根的形成。

  3. 国内目前最常见的固定桥桥体类型是

  A. 金属桥体

  B. 金属与非金属联合桥体

  C. 非金属桥体

  D. 悬空式桥体

  E. 自凝塑料桥体

  答案:B

  解析:国内目前最常见的固定桥桥体类型是金属与非金属联合桥体。

  4. 牙体缺损修复时修复体常用的固位形有

  A. 环抱固位形

  B. 针洞固位形

  C. 沟固位形

  D. 洞固位形

  E. 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环抱固位形、针洞固位形、洞固位形和沟固位形均是牙体缺损修复时修复体常用的固位形。

  5. 全口义齿作侧方咬合时,工作侧接触,平衡侧不接触,应调整

  A. 增大补偿曲线曲度

  B. 增大横牙合曲线

  C. 减小补偿曲线曲度

  D. 减小横牙合曲线

  E. 以上均不对

  答案:B

  解析:全口义齿作侧方咬合时,工作侧接触,平衡侧不接触,应增大横牙合曲线。

  6. 咀嚼运动的意义不包括

  A. 粉碎食物

  B. 促进发育

  C. 减弱味觉

  D. 自洁作用

  E. 满足食欲

  答案:C

  7. 常使用薰蒸法,用于物体表面,对湿热敏感、不耐高温和高压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的是

  A. 37%~40%甲醛

  B. 戊二醛

  C. 过氧乙酸

  D. 含氯消毒剂

  E. 过氧化氢

  答案:A

  8. 下列食品中含氟量最高的是

  A. 肉类

  B. 内脏

  C. 鱼

  D. 贝类

  E. 蛋类

  答案:C

  解析:鱼类食品是以上食品中含氟量最高的食品。

  9. 妊娠期口腔预防的重点是

  A. 龋病

  B. 牙龈炎

  C. 牙周炎

  D. 磨损

  E. 牙创伤

  答案:B

  解析:妊娠期口腔预防的重点是牙龈炎,因为妊娠期妇女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容易导致牙龈炎的发生。

  10. 封闭剂的主要成分为

  A. 树脂基质

  B. 稀释剂

  C. 引发剂

  D. 辅助剂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A

  11. 口腔健康调查的目的不包括

  A. 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

  B. 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

  C. 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说,并为指导和改进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D. 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

  E. 估价治疗与人力需要

  答案:C

  12. 可能发生龋病的危险信号不包括

  A. 致龋菌数量变化

  B. 牙龈出血

  C. 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

  D. 菌斑内及唾液内pH值,糖代谢反应

  E. 唾液缓冲能力

  答案:B

  13. 口腔健康调查的步骤包括

  A.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资料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收集资料、待查资料

  D. 收集资料、总结资料、制定措施

  E. 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答案:B

  14. 用于清洁矫治器、牙周夹板等的牙刷是

  A. 电动牙刷

  B. 通用型牙刷

  C. 波浪形牙刷

  D. 半球形牙刷

  E. 邻间刷

  答案:E

  解析:邻间刷可以用于清洁矫治器、牙周夹板等。

  15. 在低氟地区3~6岁儿童补充氟的较好方法是

  A. 使用氟片

  B. 含氟漱口液

  C. 饮水加氟

  D. 含氟牙膏

  E. 食盐氟化

  答案:A

  16. 窝沟封闭剂的主要成分是

  A. 稀释剂

  B. 过氧化苯甲酰

  C. 芳香胺

  D. 樟脑酯

  E. 树脂基质

  答案:E

  17. 口腔医生被感染的主要危险来自于

  A. 直接接触感染的血及分泌物或感染性病损

  B. 经污染器械伤害传播

  C. 经术者手部伤口传播

  D. 经空气飞溅传播

  E. 术者手部接触污染器械传播

  答案:B

  解析:口腔医生被感染的主要危险来自于经污染器械伤害的传播。

  18.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适用于

  A. 乳牙或恒牙的中大龋洞,能允许大的挖器进入

  B. 乳牙或恒牙的中小龋洞,能允许最小的挖器进入

  C. 牙髓暴露

  D. 可疑牙髓炎

  E. 磨牙的中小龋洞

  答案:B

  解析:非创伤性修复治疗适用于恒牙和乳牙的中小龋洞,能允许最小的挖器进入;无牙髓暴露,无可疑牙髓炎。

  19. 口腔健康促进的基础是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社区预防

  E. 高危及易感人群的特殊防护

  答案:A

  解析:口腔健康促进的基础是一级预防。

  20. 氟水漱口不适用于

  A. 作为公共卫生项目和家庭使用

  B. 对龋病活跃性较高或易感病人

  C. 牙矫正期间戴固定矫正器的病人

  D. 不能实行口腔自我健康护理的残疾病人

  E. 龋病低发区

  答案:E

  解析:氟水漱口不适用于龋病低发区。该区域可能是高氟区。

  21. 煮沸消毒法从水沸开始计时,将细菌繁殖体杀灭需要

  A. 5~10min

  B. 15min

  C. 60min

  D. 30min

  E. 15~30min

  答案:A

  22. 实验流行病学确定实验对象的条件哪项是错误的

  A. 受试地区或单位目标人群在受试期间保持相对稳定,流动性小,以保证试验能顺利进行

  B. 受试人群的疾病发病率符合方案要求

  C. 执行实验者应是受试地区人员,熟悉当地情况

  D. 受试单位有一定的卫生保健机构与人员,帮助组织联络工作

  E. 有关领导理解支持,群众可接受

  答案:C

  解析:实验流行病学确定实验对象时,执行实验者不必是受试地区人员。

  2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教育的定义是

  A. 其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

  B. 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C. 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的一切

  D. 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E. 定义包括上面4点

  答案:E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教育的定义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的一切;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24.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时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记为

  A. 0

  B. 1

  C. 2

  D. 3

  E. 0.5

  答案:B

  解析: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时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记为1。

  25. 急性牙髓炎自发痛的时间最明显的特点为

  A. 吃饭痛

  B. 饭后痛

  C. 遇冷痛

  D. 遇热痛

  E. 夜间痛

  答案:E

  二、A2型选择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女性患儿,2岁,先天性腭裂行两瓣法修复术,术后抽出碘仿纱条的时间是

  A. 第3~5天

  B. 第5~7天

  C. 第8~10天

  D. 第11~14天

  E. 两周以后

  答案:C

  解析:腭裂术后8~10天可抽除两侧松驰切口内填塞的碘仿油纱条。

  3. 简某,女性,35岁,因智齿冠周炎,造成颞间隙、颞下间隙、翼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最佳部位是

  A. 于上颌结节外侧前庭沟切开

  B. 于翼下颌韧带稍内侧切开

  C. 于口内咽旁部切开

  D. 于颞部及下颌角下方切开并行贯通引流

  E. 于颞部切开

  答案:D

  解析:颞间隙、颞下间隙、翼颌间隙的多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最佳部位是于颞部及下颌角下方切开并行贯通引流。

  4. 李某,男性,38岁,要求拔除左下水平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此时不正确的处理是

  A. X光牙片检查

  B. 行下齿槽神经麻醉

  C. 舌侧翻瓣

  D. 术后仔细清理牙槽窝

  E. 术后口服抗生素

  答案:C

  解析:水平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时应当在颊侧翻瓣。

  5. 甘某,男性,64岁,颈清扫术后创口感染,引流物为翠绿色有酸臭味的脓液,此为何种细菌感染所致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绿脓杆菌

  C. 绿色链球菌

  D. 放线菌

  E. 克雷伯杆菌

  答案:B

  解析:绿脓杆菌感染,引流物为翠绿色有酸臭味的脓液。

  6. 蔡某,男性,30岁,因上颌第三恒磨牙拔除,麻醉后立即出现患侧面部肿胀,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 立即局部冰敷

  B. 立即绷带加压

  C. 立即热敷理疗

  D. 口服止血药

  E. 口服抗生素

  答案:C

  解析:患者为翼静脉丛出血应立即局部冰敷,立即热敷理疗是错误的。

  7. 魏某,男性,45岁,右口底多间隙感染,突然出现高热、寒战,下列何种方法可确诊败血症

  A.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明显升高

  B. 白细胞内有中毒颗粒

  C. 血细菌培养阳性

  D. 面部出现多个疖肿

  E. 全身皮肤出现皮疹

  答案:C

  解析:血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败血症。

  8. 历某,男性,56岁,右上第二磨牙疼痛半个月,糖尿病6年,服药控制血糖在

  5.96mmol/L,要求拔牙此时应进行治疗的方案是

  A. 局部冲洗上药

  B. 口服抗生素

  C. 拔牙+抗生素

  D. 暂缓拔牙

  E. 抗生素+上药

  答案:C

  解析:糖尿病患者拔牙后应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

  9. 帖某,女性,40岁,拔除右上第一磨牙残根时,根不慎进入上颌窦,最佳处理方法是

  A. 经牙槽窝探查

  B. 填塞吸胶海绵

  C. 行上颌窦开窗术

  D. 扩大牙槽窝底

  E. 不处理

  答案:D

  解析:扩大牙槽窝底取出断根。

  10. 郭某,男性,50岁。诉左上颌后牙出现肿痛1周,张口困难3天。口腔检查:左上7残冠,叩诊(++),颊侧前庭沟稍变浅。仔细检查后发现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稍肿,有深压痛,张口受限(一横指),拟诊断为

  A. 眶下间隙感染

  B. 颞间隙感染

  C. 颞下间隙感染

  D. 颊间隙感染

  E. 翼下颌间隙感染

  答案:C

  解析:颞下间隙感染可以表现为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稍肿,有深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11. 牛某,女性,16岁,右侧下颌骨逐渐膨大8年,近来增大速度减慢。检查见下颌骨体部弥漫性膨大,但以颊侧更明显,质硬。X线片示右下颌骨体部呈磨砂玻璃样,与骨皮质相移行。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其中有较多的纤细骨小梁。诊断为

  A. 化牙骨质纤维瘤

  B. 骨化性纤维瘤

  C.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D. 巨颌症

  E. 牙源性纤维瘤

  答案:C

  解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检查发现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其中有较多的纤细骨小梁。

  12. 患儿,男性,7岁,需拔除Ⅱ°松动的左下第一乳切牙,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是

  A. 阻滞麻醉

  B. 浸润麻醉

  C. 表面麻醉

  D. 冷冻麻醉

  E. 针刺穴位麻醉

  答案:C

  解析:第一乳切牙拔除,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是表面麻醉。

  13. 女,40岁。左下后牙遇冷热及刷牙时酸痛感,刺激去除后酸痛感立即消失。检查:左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磨损,暴露牙本质,叩痛(-),牙髓温度测验正常。该患者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 牙隐裂

  B. 磨损

  C. 磨牙症

  D. 酸蚀症

  E. 牙本质过敏症

  答案:E

  解析:该患者的患牙无龋,对冷、酸刺激敏感,刺激去除后酸痛感立即消失,咬合面磨损,牙本质暴露等表现均提示该患者的病症是牙本质过敏症。

  14. 一位颌骨多发粉碎性骨折病人,因伴有颅脑损伤而发生昏迷,继而出现吸入性窒息,有效的抢救措施应该是

  A. 用手指或用吸痰管清除口内血痰块或分泌物

  B. 牵舌至口外

  C. 将下颌骨推向前上

  D. 做气管切开术,并加强吸痰措施

  E. 颅颌绷带悬吊移位的上颌骨

  答案:D

  解析:吸入性窒息有效的抢救措施应该是做气管切开术,并加强吸痰措施。

  15. 一额颞部外伤出血的病人,为了暂时止血,行压迫止血的合理部位是

  A. 耳屏前区域

  B. 颈动脉三角区

  C. 颈外动脉走行区

  D. 下颌下缘与嚼肌附着前缘交界处

  E. 下颌角区

  答案:A

  解析:额颞部的血液供应为颞浅动脉,它由耳屏前区域通过。

  16. 一病人头面部外伤,昏迷约5分钟清醒后,对伤时情况不能回忆,主诉头痛及头晕,但检查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其诊断应为

  A. 脑震荡

  B. 脑挫裂伤

  C. 硬脑膜外血肿

  D. 颅底骨折

  E. 脑膜炎

  答案:A

  解析:昏迷约5分钟清醒后,对伤时情况不能回忆,其诊断为脑震荡。

  17. 一患者被钝器击打面部,在颧部出现明显的皮下瘀血和血肿,未见开放创口,其确切的诊断应该是

  A. 钝器伤

  B. 挫伤

  C. 挫裂伤

  D. 擦伤

  E. 撕脱伤

  答案:B

  解析:颌面部出现皮下瘀血和血肿,未见开放创口,是软组织挫伤的表现。

  19. 女性,32岁,较长期用药治疗后发现有浮肿、乏力、血压偏高。停药后,全身更加不适,出现肌无力、低血糖、血压偏低等情况,患者停用的是

  A. 地高辛

  B. 阿司匹林

  C. 糖皮质激素

  D. 葡萄糖酸钙

  E. 新斯的明

  答案:C

  解析:考核要点药物的不良反应。题干叙述长期用药及停药后所出现的症状,与一般药物长期用药或停药后的反应显著不同。备选药物中,只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才会发生。长期大量应用,易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表现为代谢紊乱,可引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毛、水肿、高血压、高血脂、低血钾、肌无力、糖尿、骨质疏松等;长期应用,由于反馈调节,可引起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一旦突然停药或遭遇应激,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肌无力、低血糖、低血压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0. 患儿,3岁。体温38℃,拒食,多涎,烦躁不安,口腔黏膜广泛充血,其上有成簇的多数小溃疡,此时选择治疗措施,应避免

  A. 使用退热剂降温

  B. 使用氢化可的松降温

  C. 使用抗病毒药

  D. 给予足量的维生素C

  E. 局部涂1%龙胆紫

  答案:B

  解析:考核要点为疱疹性口炎的治疗原则。根据患儿的年龄、全身状况和口腔病损成簇的表现,可诊断为疱疹性口炎。该病的治疗不宜使用激素类药物,故答案应为B。

  22. 女性,24岁,主诉:用牙线清洁牙齿时牙龈有出血。偶感牙龈局部痒、胀等不适,有口臭,探诊时碰触牙龈有出血。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边缘性龈炎

  B. 牙间乳头炎

  C. 青春期龈炎

  D. 青少年牙周炎

  E. 急性坏死性龈炎

  答案:A

  23. 患者,女,35岁。因外伤所致上颌骨骨折,骨折块向下移位,现场预防窒息的急救措施是

  A. 紧急从鼻腔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B. 紧急气管切开

  C. 复位上颌骨块,利用压舌板等物作颅上颌固定

  D. 使用呼吸兴奋剂

  E. 维持病人于头低脚高位

  答案:C

  24. 患者7岁,左下第一恒磨牙牙合面深龋,有冷热刺激痛病史,探诊已穿髓,有疼痛反应

  ,无叩痛,X线片显示:根尖孔呈漏斗状,治疗方法应首选

  A. 干髓术

  B. 牙髓切断术

  C. 牙髓摘除术

  D. 牙髓塑化术

  E. 直接盖髓术

  答案:B

  解析:患儿左下第一恒磨牙为6岁时萌出的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X片见根尖孔呈漏斗状。根据病例提供深龋,探诊已穿髓,有疼痛反应,无叩痛情况,患牙的疾病为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组织尚未波及,治疗方法应首选牙髓切断片,目的是尽量保存患牙根尖部生活的“牙乳头”,使根尖部能继续形成。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