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型题
1.医学伦理学是 C
A.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B.研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C.研究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的科学 D.研究科学道德或科学哲学的学科
E.研究医疗人际关系的学科
2.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和活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是 E
A.可以互相代替的 B.可以互相补充的 C.互不相干 D.可以割裂的
E.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3.医德与医术的关系是 C
A.医术是最重要的,有了精湛医术必然有高尚医德
B.医德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尚医德必然有精湛医术
C.医德与医术密不可分,医学道德以医学技术为依托,医学技术以医学道德为指导
D.医德与医术没有关系,医德高尚的不一定是医术精湛的
E.医德与医术没有关系,医术精湛的不一定是医德高尚的
4.提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这一观点的是 B
A.希波克拉底 B.恩格尔 C.帕兹瓦尔 D.胡弗兰德 E.皮内尔
5.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伦理学产生的影响是 C
A.医学伦理学的影响更加广泛 B.医学伦理学的理论更加高深
C.医德理论和医德观念发生变化 D.医学伦理学研究范围发生变化
E.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发生变化
6.现代医学伦理学中,对生命的看法已转变为 E
A.生命神圣论 B.生命质量论 C.生命价值论
D.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相统一的理论
E.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相统一的理论
7.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包括以下部分,但 C 除外
A.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B.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准则、规范
C.伦理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D.医学道德教育、评价和修养
E.医学道德中特殊问题
8.不同发展阶段的医学伦理学 A
A.都是以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B.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关系,是一种新体系
C.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关系,内容是全新的
D.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区别,只是名称不同
E.与前一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没有区别,只是内容更详细
9.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务人员提出的要求是 D
A.建立新的医患模式 B.建立新的医际关系 C.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
D.改变传统的医德观念 E.改变传统的问诊方式
10.市场经济与医学道德 B
A.很难达到统一 B.可以达到有机统一 C.市场经济对医学道德的负面影响无法消除
D.市场经济与医学道德之间没有关系 E.医学道德会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
11.古代医家把医学称为: B
A.医术 B.仁术 C.人术 D.技术 E.救人
12.下列关于临床决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A.医学伦理学是正确决策的保证 B.临床决策是单纯的技术决策
C.临床决策是单纯的伦理决策 D.临床决策有时是技术的,有时是伦理的
E.技术决策和伦理决策在临床决策中很难达到统一
13.西方医学伦理学的奠基人是 B
A.格里高利 B.希波克拉底 C.帕兹瓦尔 D.胡弗兰德 E.皮内尔
1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重点是纠正和防止 E
A.稀有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 B.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现象 C.忽视卫生事业的福利性 D.强调医务人员的社会价值 E.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
15.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E
A.调节职业生活中各种关系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最高要求
B.调节职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C.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
D.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各种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
E.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各种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最高要求
16.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不正确的是 A
A.由医学伦理学的共性所决定 B.是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中的理想人格
C.是共产主义道德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D.我国卫生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E.是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中的最高要求
17.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 C
A.单独存在,互不联系 B.相互联系,互不渗透 C.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D.相互联系,可分可合 E.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8.医学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是指 A
A.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病人的伤害 B.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病人的心理伤害
C.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病人的躯体伤害 D.消除对病人的任何身心伤害
E.避免对病人的任何身心伤害
19.医学伦理学的公正原则,是指 D
A.不同病人给予不同对待 B.不同的经济状况给予不同对待 C.不同的需要给予同样的对待 D.同样需要的人给予同样的对待 E.不同的病情给予同样的对待
20.医学伦理学的有利原则是指 D
A.只要对病人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的 B.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的
C.只要对医学发展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的
D.不仅对病人有利,还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E.不仅对他人有利,还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21.医学实践中落实医学伦理学的尊重原则,表现为 E
A.医务人员的医疗权应让位于病人的自主选择权
B.只要是病人的自主选择,医务人员就得尊重并落实
C.对于无法行使自主选择权的病人,医务人员可以代替其选择
D.对于无法行使自主选择权的病人,医院和医生经过充分协商,可以代替病人选择
E.尊重病人的自主选择权,也包括允许家属代其行使
22.现实中的医疗伤害现象,依据其与医方主观意愿的关系,可以分为: A
A.有意伤害、可知伤害、可控伤害和责任伤害
B.有意伤害、无意伤害、可控伤害和责任伤害
C.有意伤害、可知伤害、可预见伤害和责任伤害
D.有意伤害、可知伤害、可控伤害和不可控伤害
E.有意伤害、无意伤害、可控伤害和不可控伤害
23.1948年,世界医学大会以希波克拉底誓词为蓝本,形成了著名的 A
A.《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 B.《日内瓦宣言》 C.《赫尔辛基宣言》
D.《悉尼宣言》 E.《阿拉木图宣言》
24.医德情感中最起码、最基本的是 C
A.关心 B.爱心 C.同情心 D.责任心 E.事业心
25.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不包括 C
A.有利 B.无伤 C.知情 D.自主 E.公正
26.医学伦理学中的最优化原则是指 E
A.诊治手段最佳、相对安全,患者痛苦最少,经济耗费少
B.诊治手段在当时的医学科学水平上来看是最佳的,相对安全、副作用小,痛苦最少
C.诊治手段在当时的医学科学水平上看来是最佳的,相对安全,损伤最小,痛苦少,经济耗费少
D.诊治手段在当时的医学科学水平上来看是最佳的,绝对安全,损伤小,痛苦少,经济耗费少
E.以上都不全面
27.良心是 D
A.医务人员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B.医务人员对他人行为的批判
C.医务人员对他人和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 D.医务人员对自己所负道德责任的自我感知能力
E.医务人员对他人所负道德责任的评价能力
28.道德义务的特点是 B
A.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的一种承诺 B.不以获得权力为前提 C.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
D.以规章制度为保障 E.以法律规范为保障
29.医德良心对每个医务人员有 C
A.教育作用 B.反省作用 C.评价作用 D.动力作用 E.激励作用
30.良心在医务人员的行为过程中具有 A
A.选择检查作用、监督调整作用、评价总结作用
B.检查监督作用、调整改进作用、反省总结作用
C.选择检查作用、监督调整作用、反省教育作用
D.选择检查作用、调整改进作用、评价总结作用
E.检查监督作用、调整改进作用、反省教育作用
31.医疗实践中,审慎至关重要,它并不意味着 D
A.周密细致 B.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 C.行为过程中的谨慎认真
D.反复思考,不能做出果断的决定 E.医务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
32.医务人员应当对病人保密的信息不包括 E
A.病人的危重病情 B.医务人员之间的隔阂 C.胎儿的性别
D.医务人员的家庭住址 E.病人的隐私
33.医务人员应当保守的医疗秘密是 D
A.病人的病情 B.病人的医疗方案 C.病人的性别 D.医务人员的家庭住址
E.医院及医务人员的特色、特长
34.关于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医德规范是 E
A.救死扶伤,人道待患 B.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C.文明礼貌,关心体贴
D.谨言慎行,保守医密 E.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35.关于医务人员自我的医德规范是 E
A.救死扶伤,人道待患 B.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C.文明礼貌,关心体贴
D.谨言慎行,保守医密 E.严谨求实,奋发进取
36.我国医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A
A.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B.不伤害原则 C.有利原则 D.公正原则 E.尊重原则
37.各项中不属于医疗秘密的是 D
A.患者及其家庭隐私 B.医师及其家庭隐私 C.患者独特的体征畸形
D.患者不愿让别人知晓的疾病 E.关于患者的不良诊断和预后
38.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常用模式是 C
A.主动—被动型 B.相互协作型 C.指导—合作型 D.指导—参考型 E.共同参与型
39.病人权利受到关注的社会背景是 C
A.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B.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 C.医患间医学知识的差距逐渐缩小
D.病人的医疗消费能力不足 E.病人的医疗消费水平提高
40.在医疗过程中,医生的医疗权应该 B
A.服从医院的发展 B.服从病人的权利 C.服从社会公益
D.服从医院行政领导 E.服从家属的意愿
41尊重患者的疾病认知权需要一定的前提,即 E
A.不影响医务人员的合作 B.不让病人难过 C.不影响医患关系的确立
D.不影响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 E.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影响治疗效果
42.当前的医疗实践中,医生责任强调的是 D
A.对患者负责和对集体负责的统一 B.对集体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统一
C.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负责和对病人负责的统一 D.对患者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统一
E.对病人负责和对个人经济收入负责的统一
43.患者的痛苦包括: D
A.经济性和生理性 B.躯体性和社会性 C.社会性和心理性
D.躯体性和精神性 E.躯体性和行为性
44.萨斯和荷伦德等提出的医患关系基本模式是 D
A.主动—被动型,共同参与型,父权主义型 B.指导—合作型,平等参与型,母权主义型
C.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技术型 D.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E.主动—被动型,指导—配合型,父权主义型
45.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
A.医患主义 B.医疗团体与社会的关系 C.医护关系
D.医际关系 E.护患关系
46.关于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不正确的是 D
A.医患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B.医患关系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就诊的病人
C.医患关系的内容是病人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D.医患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 E.医患关系是自愿的结成的关系
47.古代医患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E
A.医患关系直接性、亲密性、主动性 B.医患关系间接性、持久性、主动性
C.医患关系直接性、持久性、稳定性 D.医患关系直接性、持久性、主动性
E.医患关系直接性、稳定性、整体性
48.病人的道德义务有 A
A.保持健康和恢复健康的责任 B.服从医生制定的医疗方案
C.帮助医务人员工作 D.服从医院的行政领导 E.要求家属帮助护士工作
49.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医学高技术手段的大量应用 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
C.医生工作量加大 D.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降低
E.患者过多依赖医学高技术的检测手段
50.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表明 B
A.医患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 B.医患之间是平等的 C.医患关系的主体是来就诊的病人
D.医患关系是病人出于无奈与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结成的 E.医患关系的客体是社会
51.医患关系的性质是 C
A.医患关系是一般的契约关系 B.医患关系是纯粹的信托关系
C.医患关系是在信托关系基础上的契约关系 D.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就不是契约关系
E.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就不是信托关系
52.共同参与型和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医患模式,说明医患关系呈 A
A.民主化趋势 B.物化趋势 C.法制化趋势 D.分化趋势 E.商品化趋势
53.医生诊断治疗越来越依赖于检查、化验所得的指标和数据,医生和病人的直接交流也因此减少,反映出医患关系出现 B
A.民主化趋势 B.物化趋势 C.法制化趋势 D.分化趋势 E.商品化趋势
54.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 C
A.医生有绝对的权威,患者无条件的配合医生 B.医生相对主动,患者相对被动
C.医生和病人共同商讨病案并决定治疗方案 D.病人的主动性大于医生的主动性
E.现实中不存在
5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病人自主权范围的是 D
A.选择医疗方案 B.选择医生 C.同意或拒绝医生的规劝
D.违背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选择 E.同意或拒绝医学实验
56.当病人对医生所实施的诊治手段有质疑时,医生必须详细介绍,在病人愿意时才能继续进行,这属于患者的 C
A.平等医疗权 B.疾病认知权 C.知情同意权 D.社会责任权 E.保护隐私权
57.正确处理医际关系的原则是 C
A.根据职务、职称不同,区别对待 B.根据学历、职务的高低,分配发展机会
C.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D.互相尊重,“井水不犯河水”
E.互相尊重,坚持独立,注重自我发展
58.既有助于调动上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下级医务人员迅速成长的医际关系模式D
A.主从型 B.指导—被指导型 C.并列—互补型 D.相互竞争型 E.相互参与型
59.医院中临床医师与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模式应该是 C
A.主从型 B.指导—被指导型 C.并列—互补型 D.相互竞争型 E.指导合作型
60.医护之间的关系模式应该是 C
A.主从型 B.指导—被指导型 C.并列—互补型 D.相互竞争型 E.指导合作型
61.医际关系与医患关系 C
A.没有联系 B.有联系,但关系不大
C.有联系,和谐的医患关系以良好的医际关系为前提
D.有联系,和谐的医患关系能促进良好医际关系的确立
E.有联系,二者都是医院经济效益的源泉
62.下列对医际关系的伦理意义描述不准确的是 C
A.有利于医学事业发展 B.有利于医务人员成才 C.有利于取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D.有利于医院集体力量的发挥 E.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63.狭义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 A
A.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自身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B.医师之间的关系
C.医务人员与后勤人员之间的关系 D.医师、护士、医务人员自身之间的关系
E.护士之间的关系
64.广义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 E
A.医师、护士之间的关系 B.护士、医技人员之间的关系
C.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自身之间的关系
D.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自身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E.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后勤、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65.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思想基础是 A
A.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 B.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C.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 D.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E.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66.下列处理医际关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C
A.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B.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
C.彼此协作、力争最大经济收益 D.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E.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67.医德修养的方法是 E
A.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种政治学习 B.让领导多督促自己
C.让同事多提醒自己 D.让病人多监督自己 E.追求慎独
68.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将社会的医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医德品质的活动是 B
A.医德活动 B.医德修养 C.医德评价 D.医德教育 E.,医德决策
69.人们对医疗行为进行道德价值判断是通过 D
A.医德活动 B.医德教育 C.医德修养 D.医德评价 E.医德境界
70.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的含义 C
A.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闭门思过,修身养性的过程
B.医德修养是指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精神
C.医德修养是指在医德方面勤奋学习、认真实践和涵养锻炼所达到的一种医德品质
D.医德修养是指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
E.医德修养是指实践出真知,要认真参加社会实践
71.医德评价的作用 B
A.医德评价具有法律一样的约束作用 B.医德评价是医德教育效果的检验手段
C.医德评价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D.医德评价是将医德原则转化为医德品行的方法
E.医德评价对医疗的表象可以判断,对内在动机无法判断
72.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是 A
A.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痊愈和生命的安全
B.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C.有利于医疗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D.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E.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73.在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评判医疗卫生工作主观动机应坚持 E
A.以客观效果为唯一依据的效果论
B.以主观意愿和为主要依据的动机论
C.以病人及家属的反映为依据的反映论
D.以医德原则及要求为依据的原则决定论
E.以深入分析整个医疗工作全过程为原则的全面分析论
74.内心信念是 D
A.人生下来就有的 B.自己“反思”的结果
C.一种“绝对精神”在个人身上的显现
D.发自内心的对事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
E.内心认识的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75.对医德修养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E
A.有助于医德教育的深化 B.有助于良好医德医风的形成
C.有助于良好医德品质的养成 D.有助于将医德要求转化为医务人员的内心信念
E.有助于医院管理的顺利进行
76.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按照医学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是指 D
A.内省 B.反省 C.省悟 D.慎独 E.自律
77.医疗行为动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A.相同的医疗行为动机,必然导致相同的医疗行为效果
B.好的医疗行为动机,一定会导致好的医疗行为效果
C.好的医疗行为动机,可能导致不好的医疗效果
D.在行为评价时,注重行为的动机 E.在品德评价时,注重行为的效果
78.对医务人员在医德修养方面提倡“慎独”,不正确的是 A
A.“慎独”是古代儒家用语,是封建社会道德特有的范畴
B.“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C.“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坚持道德原则和道德信念
D.“慎独”是中性名词,在今天使用它可以有崭新的内容和含义
E.医德修养是有层次的,提倡“慎独”,是希望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达到更高的境界
79.不属于医学道德修养方法的是 E
A.结合社会实践 B.重在自觉 C.追求“慎独”境界 D .持之以恒
E.经常反躬内省,不耻下问
80.下列关于医疗行为目的和手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B
A.医疗行为目的合乎道德是医疗行为合乎道德的必要条件
B.道德的医疗行为有时需要“必要伤害”的手段,因此,伤害性手段是医学必需的
C.医务人员选择的医疗手段应该经过医学实践证明是最佳的
D.医务人员选择医疗手段应该实事求是
E.总体上注意行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81.为了达到目的和手段的一致,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E
A.有效性原则 B.优化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社会性原则 E.医学原则
82.传统习俗的作用是 A
A.约束 B.调整 C.疏导 D.规范 E.指导
83.社会舆论的作用,不包括 A
A.约束 B.调整 C.疏导 D.规范 E.指导
84.内心信念的作用是 B
A.行为之前的预测作用,行为之中的调整作用,行为之后的审视、评判和自我校正
B.行为之前的预测作用,行为之中的监控作用,行为之后的审视、评判和自我校正
C.行为之前的选择作用,行为之中的监控作用,行为之后的审视、评判和自我校正
D.行为之前的预测作用,行为之中的监督作用,行为之后的评价、评判和自我校正
E.行为之前的选择作用,行为之中的调整作用,行为之后的评价、评判和自我校正
85.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利益指 B
A.人体实验的危险应该是很小的 B.人体实验的危险不能超过实验带来的利益
C.人体实验应该是没有风险的 D.人体实验应该以不损害人们的健康为前提
E.人体实验应该预测到所有的风险和预测的价值
86.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 C
A.1949年《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 B.1964年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C.1946年《纽伦堡法典》 D.1968年世界医学会《悉尼宣言》
E.1975年世界医学会《东京宣言》
87.人体试验 E
A.只要医学研究需要就可进行 B.只要经过大量、可靠的动物试验后就可进行
C.只要课题组论证充分就可进行 D.只要在专家组的监督下就可进行
E.只要课题组上报完整、严谨的报告,经专家组及上级主管部门经规定程序审批后就可进行
88.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慰剂和双盲法 A
A.是人体试验的重要方法 B.是对病人的一种欺骗 C.是违背人道主义原则的
D.是违背知情同意原则的 E.会损害受试者利益
89.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不包括 B
A.有利于医学和社会发展 B.必须实事求是 C.维护受试者利益
D.严谨的科学态度 E.受试者知情同意
90.1946年诞生的人体实验的医学伦理文件是 E
A.《赫尔辛基宣言》 B.《悉尼宣言》 C.《日内瓦协议法》
D.《阿拉木图宣言》 E.《纽伦堡法典》
91.1964年世界医学大会颁布、又经过多次修订的关于医学实验的医学伦理文件是 A
A.《赫尔辛基宣言》 B.《悉尼宣言》 C.《日内瓦协议法》
D.《纽伦堡法典》 E.《阿拉木图宣言》
92.在人体实验中下列做法合乎伦理的是 B
A.受试者有权知道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
B.受试者有权获知有关实验目的、性质、方法、预期好处、潜在危险等的详细信息
C.试验者必须引导病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D.受试者只要参加实验,就不得退出
E.以无行为能力的人作为受试者,不需要贯彻知情同意原则
93.在人体实验中下列做法不合乎伦理的是 B
A.应特别关照弱势人群的权益
B.受试者可以选择退出试验,但退出后不得要求研究者对其有关情况保密资料
C.如果受试者承担的风险超过所获收益,就不应该进行试验
D.必须首先对受试者的收益、风险和负担进行评估
E.病人作为受试者退出人体试验后,其疾病的治疗不应受到影响
94.在人体实验中下列做法不合乎伦理的是 E
A.参加试验者意外受到伤害,有权获得相当于损失大小的赔偿
B.研究资料在正式发表之前要求保密,以保护研究者的科学研究利益
C.研究者必须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D.因试验导致病人死亡或因试验加重病情导致病人死亡,研究者有过错的,死者家属有权获得赔偿
E.可预见的不良反应也应在赔偿之列
95.在人体实验中下列做法不合乎伦理的是 D
A.参加试验因意外损伤者有权获得公平的赔偿 B.死亡者家属有权获得赔偿
C.可预见的不良反应不在赔偿之列
D.研究者应将有关信息向伦理委员会提供以供审查,如果来不及报告,可以补审
E.试验进行中的有关信息需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96.由于伦理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未在人类身上成为现实的辅助生殖技术是 D
A.代孕技术 B.同源人工授精 C.异源人工授精 D.无性生殖 E.体外受精
97.运用现代医学技术,不通过两性结合,而进行高等动物(包括人)生殖的技术是 D
A.代孕技术 B.同源人工授精 C.异源人工授精 D.克隆技术 E.体外受精
98.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目的是 D
A.赢利 B.演进性优生 C.有利于未婚男女生儿育女
D.治疗、补偿已婚夫妇的生育功能 E.控制人口数量
99.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目的是 D
A.商业化 B.演进性优生 C.有利于未婚男女生儿育女 D.预防性优生 E.控制人口数量
100.目前,我国禁止的生殖技术是 D
A.人工授精 B.同源人工授精 C.异源人工授精 D.无性生殖 E.体外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