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教师资格《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

发布时间: 2013-02-04 20:20:15 作者: maylh

  2013年教师资格《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2.为了对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进行救助,教育部提出每个学校应尽可能购买“校方责任 险”,购买校方责任险的资金应该由( )

  A.学生家长开支

  B.学校开支

  C.政府开支

  D.学校举办者开支

  3.教师与学生的( )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少走弯路,让学生健康发展。

  A.平等

  B.沟通

  C.真诚

  D.信任

  4. 学校应当建立与家长之间的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特别需要通报的内容有( )

  ①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

  ②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 ③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

  ④其他有关学生安全的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5.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 )

  A.灵魂

  B.动力

  C.内在要求

  D.天职

  6.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是( )

  A.认知活动

  B.情绪

  C.动机

  D.兴趣

  7. 托尔斯泰说: “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 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9. 《学记》中说: “相观而善之谓摩”是指教学中要( )

  A.互相观察。互相模仿.

  B.相互观摩、切磋

  C.互相观摩,从而变得善良

  D.注重教材教法分析

  10.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

  A.统一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选拔性

  11.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 ( )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心理作用

  D.人格魅力

  12.下列有关市教委规定的“寄宿制中学自习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中午自习或集体辅导

  B.中学可以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安排1课时自习

  C.初中每天晚自习不超过2课时

  D.高中每天晚自习不超过3课时

  13.表示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 )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学而时习之

  D.见贤思齐

  14.( )是教师同事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

  A.少争多让.善于倾听

  B.容忍异己。理解宽容

  C.坦诚相见.赞美欣赏

  D.巧用语言。珍惜情谊

  15.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 )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A.学习

  B.交往

  C.思考

  D.实践

  16.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这些错误观念与( )相违背。

  A.谦虚为怀,自知之明

  B.相互帮助,通力合作

  C.严以律己,以诚待人

  D.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17.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18.有关学生分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可以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能力水平分重点班、实验班、特长班等

  B.学校对特长班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可以适当收费

  C.学校应根据每班学生的水平差异配备教师,保证分层次教学

  D.高中侧重文、理分科不得从高一年级开始进行

  19.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隐私权

  D.人身自由权

  20.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

  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

  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

  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____,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__。

  3.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面。

  5.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而生,又为——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_______功能。

  6.__________是道德之本,一是师德之魂。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8.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点之一,其综合性表现为——、设置综合课程、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9.新课程标准从内容上看,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精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0.一般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__________,远离生活世界和儿童世界。

  11.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12.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__________,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3.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__________。

  14.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做到的事情就是__________。

  15.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__________”。

  16.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__________。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_________。

  18.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

  19.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教师仁慈的__________、教师仁慈的__________、教师仁慈的__________

  20.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

  2.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3.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5.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6.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现实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B 4. A 5. B 6. A 7. A 8. C 9. B 10.B

  11.A 12.B 13.A 14.C 15.D16.D17.D 18.D 19.A 20.A

  二、填空题

  1.特殊道德要求 一般社会道德 阶级道德

  2.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3.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荣誉感

  4.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 良好的性格特征 清晰的自我意识

  5.教育教育教育

  6.理想信念教育观念

  7.平等民主合作

  8.加强学科综合

  9.学习兴趣与经验

  10.科学世界

  11.普通职业专业职业

  12.以身作则

  13.依法执教

  14.义务

  15.取法乎上

  16.良心的直觉作用

  17.学校教育

  18.社会存在

  19.教育性理性色彩方法特性

  20.先验理性道德认知

  三、简答题

  1.一是认识功能;二是时间功能,表现在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和促进功能。

  2.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3.(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4.(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5.(1)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8)为人师表。

  6.教师专业化意味着教师将赋予更多的自由;意味着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知识要求:意味着教师必须掌握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意味着教师职业将成为一种终身发展的职业;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四、论述题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内涵从三方面理解:

  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须有道德;第二,同其他职业行为规范一样,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师的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