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护士资格考试外科知识点精编心

发布时间: 2013-02-27 19:44:25 作者: sxsgeass

  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复苏,或称心、肺、脑复苏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1.意外事故 如溺水、电(雷)击、缢死、药物中毒或过敏以及各种严重创伤等,以创伤最为常见。

  2.心脑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脑出血和脑血管栓塞等。

  3.麻醉及手术意外 如麻醉方法不当、麻醉药过量、手术时大出血或过度牵拉内脏引起迷走神经反射等。

  4.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 如血钾过高或过低和严重酸中毒等;

  5.药物过敏、中毒 如青霉素过敏、严重的局麻药中毒。

  以上诸多病因都可导致①心脏收缩力减弱;②心律失常;③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④心排血量下降等。因而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二)心搏骤停的类型(★)
   1. 心脏停搏 心脏处于静止状态,心电图里直线。

  2.心室纤颤 心室肌快速、无规则、不协调地连续颤动。其中粗颤心电图显示较高大的室颤波;细颤心电图显示细微的室颤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肌无效收缩) 仅有微弱、缓慢的室性自搏心跳。

  以上3种类型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仅在开胸直视观察或经心电图检查时才能鉴别。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而引起循环停止。心跳呼吸均停止则称临床死亡。临床死亡期限一般认为4~6min,此时机体生命器官的细胞还没有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如果及时救治,部分病人尚可得救;超过这一时限后,脑功能发生不可逆变化。因此,抢救心搏骤停者要争分夺秒,对已超过时限的病人,确认大脑死亡者外,均应尽最大努力,不要轻易放弃抢救机会。

  (三)诊断(★★★★)
   诊断必须迅速果断,为复苏争取时何。其主要诊断依据是:

  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例题:

  在意外事故现场,对受难者诊断是否心跳停止,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

  A.听心音

  B.观察心尖搏动情况

  C.测血压

  D.做心电图

  E.摸颈动脉搏动

  答案:E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