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
(1)急性发作期: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剧,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多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哮喘急性发作时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4级。
(2)慢性持续期:许多哮喘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胸闷等)。目前已将长期评估哮喘的控制水平的评估方法,替代了以往慢性持续期的病情程度分级方法,这种方法被认为对哮喘的评估和治疗的指导更有意义。
3.鉴别诊断
(1)急性左心衰竭:即心源性哮喘,患者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以及阵发性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等左心衰竭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有助于鉴别。若一时难以鉴别,可雾化吸入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作诊断性治疗,若迅速缓解,则可排除心源性哮喘,在未确诊前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生命危险。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急性加重期。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湿音。但临床上两疾病鉴别很困难,也可两疾病同时存在。
(3)上气道阻塞:可见于中央型肺癌、气管支气管结核、复发性多软骨炎等气道疾病和异物气管吸入,导致支气管狭窄或伴发感染时,可出现喘鸣或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但结合病史、胸部x线摄片、CT、肺通气功能或纤支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见于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等。致病原为寄生虫、原虫、花粉、化学药品、职业粉尘等.多有接触史,症状较轻,患者常有发热,胸部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润阴影,可自行消失或再发。肺组织活检也有助于鉴别。
4.并发症急性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