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基础

发布时间: 2013-03-08 10:31:06 作者: luck

  2A310000建筑工程技术

  2A311O00建筑工程技术要求

  2A311010 建筑结构技术要求

  2A311011掌握房屋结构平衡的技术要求

  一、荷载的分类

  (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等。

  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等。

  3.偶然作用(偶然荷载、特殊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

  (二)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1.静荷载:不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住宅与办公楼的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

  2.动荷载: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例如地震作用、吊车设备振动、高空坠物冲击作用等。

  (三)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1.均布面荷载Q

  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布的荷载,如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的荷载,都属于均布面荷载。

  2.线荷载

  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称为线荷载q。

  3.集中荷载

  在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吊灯等)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

  (四)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

  1.垂直荷载:如结构自重,雪荷载等;

  2.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等。

  09真题1

  某建筑物,地上二层作为临时仓库,房间内按统一高度堆满水泥,按荷载作用面分类,该建筑物二层楼面上分布的荷载是( )。

  A.均布面荷载

  B.线荷载

  C.集中荷载

  D.偶然荷载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一)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X=0和∑y=0

  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一个物体,重量为w,通过两条绳索AC和BC吊着,计算AC、BC拉力的步骤为:

  首先取隔离体,作出隔离体受力图。然后再列平衡方程,∑X=0和∑Y=0,求未知力T1、

  T2。


  (三)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二力杆:杆件只在杆件的两端作用,有沿杆件轴线方向的轴力,轴力可以是拉力或压力。

  零杆:轴力为零的杆。

  节点:桁架的节点都是铰接的。

  典型题型:

  1.二力杆所受内力有( )

  A拉力、压力

  B 弯矩、拉力

  C剪力、弯矩

  D剪力、压力


  2A311012掌握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要求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1)安全性。(例如,厂房结构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坚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

  (2)适用性。(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

  (3)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承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它包括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等,表现为安全性。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相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的限值,它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的振幅等。超过这种极限状态会使结构不能正常工作,也会使结构的耐久性受影响。

  典型题型:

  下列不属于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

  A.倾覆

  B.滑移

  C.疲劳破坏

  D.过大的振幅

  二、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一)杆件的受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

  实际结构中的构件往往是几种受力形式的组合,如梁承受弯矩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等。

  (二)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

  材料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三)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

  杆件失稳,两端铰接的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公式为: 临界力Plj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压杆的材料:钢柱的Plj比木柱大,因为钢柱的弹性模量E大;

  (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截面大不易失稳,因为惯性矩I大;同样面积的截面,做成管形(环形截面)就比实心圆形的压杆不易失稳;

  (3)压杆的长度l:长度大,PPlj小,易失稳;

  (4)压杆的支承情况:两端固定的与两端铰接的比,两端固定的Plj最大;两端铰接的与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比,两端铰接的Plj大。

  11年一级真题T6

  某受压杆件,在支座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临界力最小的支座方式是 ( )。

  A.两端铰支

  B.一端同定,一端铰支

  C.两端固定

  D.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四)建筑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加了面荷载;

  (2)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加的线荷载;

  (3)在室内增加装饰性的柱子,特别是石柱,悬挂较大的吊灯,房间局部增加假山盆景,这些装修做法就是对结构增加了集中荷载。

  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如有结构变动或增加荷载时,应注意:

  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

  三、结构的适用性要求

  (一)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

  简支梁最大位移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除荷载外,还有:

  (1)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2)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如矩形截面梁,其截面惯性矩 (3)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的4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

  一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已知矩形截面梁的高度h是宽度b的二倍,其他条件都不变,现将其旋转90度(宽变成高,高变成宽)时,最大变形是原来的( )倍。

  A.4

  B.2

  C.1/4

  D.1/2

  (根据 , 可知,f= , 是常数,

  又h=2b, 故: )

  (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

  (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

  四、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1、2、3、4级,分别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25年、50年、100年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可分为五类,一般环境为I 类。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

  1.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2.保护层厚度

  表2A311012—5的规定中,只需要关注一下15、25、30三个最小厚度即可。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11真题21

  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P8-9

  A.结构形式

  B.环境类别

  C.混凝土强度等级

  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E.钢筋数量

  典型题型:

  1.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 )年。

  A.10

  B.25

  C.50

  D.100

  2.同一长度的压杆,截面积及材料均相同,仅两端支承条件不同,则( )杆的临界力最大。

  A.两端铰支

  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C.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D.两端固定

  3.当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的跨度增大1倍时,其最大变形f( )。

  A.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

  B.将增加到原来的8倍

  C.将增大到原来的12倍

  D.将增加到原来的16倍


  2A311013掌握钢筋混凝士梁、板、柱的特点和配筋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梁和板为典型的受弯构件。

  09真题3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梁和板为典型的( )构件。

  A.受压

  B.受拉

  C.受弯

  D.受扭

  1.梁的正截面破坏

  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有关,影响最大的是配筋率。适筋破坏为塑性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均为脆性破坏。

  2.梁的斜截面破坏

  在一般情况下,受弯构件既受弯矩又受剪力,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引起的主拉应力将使梁产生斜裂缝。

  影响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很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荷载形式、箍筋和弯起钢筋的含量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配箍率。

  11真题1

  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配箍率

  D.弯起钢筋含量 P9

  (二)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要求

  梁中一般配制下面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两根(当梁宽小于100mm时,可为一根)。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25mm。

  2.箍筋

  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直径不小于6mm,箍筋直径尚应不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10真题2

  在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主要作用是( )

  A.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

  B.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C.承受剪力

  D.承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3.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称弯起角)一般是45°;当梁高h>800mm时,弯起角为60°。

  4.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并平行纵向受拉钢筋,承担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5.纵向构造钢筋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

  钢筋混凝土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

  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

  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

  2.连续板的受力特点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

  1.一般配筋要求

  (1)受力钢筋

  单跨板跨中产生正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下部;

  悬臂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部。

  (2)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将板面上的集中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拉力。

  2.现浇单向板的配筋要求

  单向板短向布置受力筋,在长向布置分布筋。

  3.板的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保护层厚度为2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15mm。(梁的是25)

  三、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当采用热轧钢筋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6mm。


  典型题型:

  1.梁中一般配有( )。

  A.纵向受力钢筋

  B.箍筋

  C.弯起钢筋

  D.拉结筋

  E.架立钢筋

  2.在正常情况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混凝土板保护层厚度为( )。

  A.10mm

  B.15mm

  C.20mm

  D.30mm

  3.梁位移与下列( )因素有关。

  A.荷载

  B.杆件的长细比

  C.材料性能

  D.构件的截面

  E.构件的跨度

  4.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 )有关。

  A.配筋率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截面形式

  D.设计水平

  E.试验水平

  2A311014掌握砌体结构的特点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特点:

  (1)容易就地取材;

  (2)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

  (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

  (4)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5)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

  (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

  (7)抗震性能差;

  (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一、砌体的力学性能

  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砖的强度等级;

  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

  砌筑质量(包括饱满度、砌筑时砖的含水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典型题型:

  砌体结构的特点不包括( )。

  A.保温隔热性能好

  B.抗震性能差

  C.造价高

  D.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二、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

  (一)房屋的结构静力计算方案

  横墙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

  (2)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二)房屋的结构静力计算内容

  1.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10真题6

  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是为了保证墙、柱满足( )要求。

  A.受压承载力

  B.受剪承载力

  C.局部受压承载力

  D.稳定性

  2.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3.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规范规定,对于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4.8m的梁,其支承面下为砖砌体时,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典型题型:

  当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应力过大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梁端下设置( )。

  A.构造体

  B.窗过梁

  C.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D.圈梁

  三、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

  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

  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

  圈梁的作用:

  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

  同时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

  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

  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四、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书上知识点很多,罗列几个参考)

  1.多层砖房设置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 180mm;

  2.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

  3.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4.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mm;

  5.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90mm×190mm;

  6.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7.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其他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4m。

  8.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10。

  9.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超过0.5m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墙顶应设置压顶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

  1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典型题型: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 )个抗震设防类别。

  A.二

  B.三

  C.四

  D.五

  09真题4

  多层小砌块房屋的女儿墙高度最小超过( )m 时,应增设锚固于顶层圈梁的构造柱或芯柱。

  A.0.50

  B.O.75

  C.0.90

  D.1.20


  2A311020 建筑构造要求

  2A311021熟悉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一、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7至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10真题3

  某住宅建筑,地上层数为八层,建筑高度为24.300m,该住宅属( )

  A.低层住宅

  B.多层住宅

  C.中高层住宅

  二、建筑高度的计算

  1.实行高度控制区的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10真题4

  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房屋,室外地面标高为-0.300m,屋面面层标高为18.000m,女儿墙顶点标高为19.100m,突出屋面的水箱间顶面为该建筑的最高点,其标高为21.300m。该房屋的建筑高度是( )m。

  A.18.300

  B.19.100

  C.19.400

  D.21.600

  2.非高度控制区的,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 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通信设施和空调冷却塔等。

  3.民用建筑不宜设置垃圾管道,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4.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临空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0.8m。住宅窗台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5.轮椅通行门净宽应符合:自动门不小于1.OOm;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不小于0.80m。

  6.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7.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8.楼层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典型题型:

  1.下列关于建筑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空窗台低于0.9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B.全玻璃门应选用安全玻璃或采取防护措施

  C.楼梯平台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2米

  D.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E.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米

更多关注:

201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法规及知识训练题汇总

2013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考点汇总

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学习笔记总结汇总

读书人网为您最新整理建造师考前准备事项,敬请查阅!


读书人网 >二级建造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