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诊断方法依据:①病史和症状体征:症状体征对肺结核的诊断没有特异性,而有关与肺结核患者的接触史,尤其是接触时间、接触密切程度等对诊断有一定意义。在诊断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确定患者是新发现还是已发现病例、痰排菌情况、用药品种、用药量和时间、坚持规律用药情况等,这对将来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②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正侧位胸部X片可以发现早期轻微的结核病变,确定病变范围、部位、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阴影的伴随影像;判断病变性质、有无活动性、有无空洞、空洞大小和洞壁特点等。肺结核病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胸部CT能比普通胸部X片更早期显示微小的粟粒状结节、能更清晰显示各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和性质,与支气管关系,有无空洞,以及进展恶化和吸收好转的变化、更能准确显示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③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订化疗方案和判断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痰涂户抗酸染色检查是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但由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亦可出现阳性结果,因此,还需进行痰培养,痰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结核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糜烂、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和支气管狭窄,可以在病灶部位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组织培养。对于肺内结核病灶,可以采集分泌物或冲洗液标本做病原体检查,也可以经支气管肺活检获取标本检查;⑤结核菌素试验:可检测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而并非是检出患结核病,但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
另外,在结核病的诊断中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1.痰菌检查记录其格式以涂(+),涂(一),培(+),培(一)表示。当患者无痰或未查痰时,则注明(无痰)或(未查)。
2.治疗状况记录
(1)初治:是指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或正进行标准化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或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2)复治:是指初治失败的患者或规则用药足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或不规律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或慢性排菌患者。
3.肺结核的记录方式按结核病分类、病变部位、范围,痰菌情况、化疗史程序书写。如:原发型肺结核右中涂(一),初治。继发型肺结核双上涂(+),复治。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可注明(急性)或(慢性);继发型肺结核可注明(浸润性)、(纤维空洞)等。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肺不张等)、并存病(如糖尿病等)、手术(如肺切除术后、胸廓成形术后等)等顺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