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
当滤过面积减少可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炎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有功能活动的肾小球数目减小,可使滤过面积减少,严重时出现少尿。当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时,往往发现尿液成分的变化。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
2.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动脉血压(BP)在80~180mmHg(10.7~24kPa)范围内变动时,(PGC)维持稳定(肾血流自动调节),GFR基本不变。
当BP低于80mmHg(10.7kPa)以下时,PGC将相应下降,EFP降低,GFP也减少。 当BP降到40~50mmHg(5.3~6.7kPa)以下时,GFR将降到零,因而无尿。
3.囊内压
生理情况下,囊内压比较稳定。而当发生尿路阻塞(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时,囊内压升高,EFP降低,GFR下降。
4.血浆胶体渗透压
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很大变动。若血浆蛋白浓度明显降低(严重营养不良、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FP 升高,滤过增加。
5.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对GFR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如果肾血浆流量增多,则πGC的上升速度下降,滤过平衡就靠近出球小动脉端,EFP和滤过面积就增加,GFR将随之增加。 如果肾血浆流量进一步增加,πGC上升速度就进一步减小。肾小球毛细血管全长都达不到滤过平衡,全长都有滤过,GFR就进一步增加。反之,则相反。在严重缺氧、中毒性休克时,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显著下降,GFR也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