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精讲

发布时间: 2013-03-23 10:13:50 作者: luck

  P5:路面等级表2K311012-2

  P7:2.填土(方)路基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

  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 的土块应打碎。填前需将地基压实。

  (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 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级台阶宽度不

  得小于1.0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在沙土地段可不做台阶,但应翻松表层土。

  (5)填土长度达50m 左右时,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

  后重,最后碾压不应小于12t 级压路机。

  3.挖土(方)路基

  (1)必须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一般每侧要比路面宽出300~500mm.

  (3)压路机不小于12t 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4)碾压时视土干湿而决定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5)过街雨水支管应在路床碾压前施工,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

  粉煤灰砂砾填实。

  P10:一、石灰稳定土基层

  在粉碎的或原来的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

  水,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石灰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抗冻性,稳定性较好,但干缩和温

  缩较大。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可作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

  应作高级路面的基层。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过分潮湿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

  基层。如必须用石灰土作基层,应采取隔水措施,防止水分侵入石灰土层。

  (一) 影响石灰土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1.土质

  因此塑性指数小于10 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于15 的黏土更宜于水泥石灰综

  合稳定。

  P11:(二)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

  1.为提高强度,减少裂缝,可掺加最大粒径不超过0.6 倍石灰土层厚度(且不应大于10c

  m)的均匀粒集料。

  4.交接及养护:施工间数或分段施工时,交接处预留300~500mm 不碾压,便于新旧料

  衔接。常温季节,石灰土成活后应立即洒水(覆盖)湿润养护,直至上层结构施工为止。养护

  期内严禁车辆通行。

  P12:(二)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

  1.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应按当班

  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一般情况下,每一作业段以200m 为宜。

  2.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C 以上,在有冰冻的

  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C)到来之前0.5~1.0 个月完成。

  3.雨期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时停止施工,已摊

  铺的水泥土结构层应尽快碾压密实。

  6.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7.必须保湿养护,防止忽干忽湿。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 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上层。

  8.养护期内应封闭交通。

  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砂砾、碎石)基层

  (一)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通常为最佳含水

  量)的水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当其经压实及养护后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其为石灰工

  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P16:(3)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

  象。

  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1)摊铺:摊铺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导机械。

  第四行:宜采用两台(含)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每台机器的摊铺宽度

  宜小于6m.相邻两幅之间宜重叠50~100mm,前后摊铺机宜相距10~30m

  第七行:城市主干路、快速路施工气温低于10.C 时不于施工。

  (2)开始温度取值范围为120~150.C,终了温度取值范围为55~85.C.

  P17: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形并冷却的路面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也不得在当天

  成形路面上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

  (3)接缝:摊铺梯队作业时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 以上。

  P20:四、面层

  3.接缝

  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

  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 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

  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

  同胀缝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P21:2K311052 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

  (一) 混凝土的搅拌、运输

  1.按弯位强度(直角棱柱体小梁:150mmX150mmX550mm)作配合比设计,以抗压强度(标

  准试件尺寸:150mmX150mmX150mm)作强度检验。

  第七行:碎石不应大于31.5mm

  P22:2.板厚不大于220mm 时,可一次摊铺,大于220mm 时,分两次摊铺,下层厚度

  宜为总厚的3/5.

  5.接缝:(2)缩缝(假缝)采用切缝法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

  缝机切割,宽度宜为4~6mm.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宜小于板厚的1/3,且不得小于70

  mm;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板厚的1/4,且不应小于60mm.

  (3)纵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一般采用平缝加拉杆的形式。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其

  位置设在板厚的中央。

  P23:第一行:养护时间宜为14~21d.

  第四行:允许拆模时间为30h

  一、无支护基坑

  (二)无支护基坑的坑壁形式

  第五行:采用斜坡开挖或按相应斜坡高、宽比值挖成梯形坑壁,每梯高度以0.5~1.0m

  为宜。

  基坑穿过不同土层时,坑壁边坡可按各层土质采用不同坡度。在坑壁坡度变换处可视需

  要设至少0.5m 宽的平台。

  (三)无支护基坑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缘四周应向外设排水坡,并在适当距离设截

  水沟,且应防止水沟渗水,以免影响坑壁稳定。基坑开挖时,应及时排干基坑内的积水。

  P24:2.坑缘边应留有护道,距坑缘不小于1.0m;在垂直坑壁坑缘边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

  堆置弃土的高度不得超过1.5m.

  3.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坑缘顶地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4.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基坑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不断施工。

  5.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挖到比基底高程高300mm 时,应停止挖掘,待浇筑基础前,再

  用人工挖至基底高程。

  6.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二、有支护基坑

  (一)有支护基坑适用情形

  1.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的影响。

  2.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不经济。

  3.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二)网喷混凝土加因基础教育壁施工

  1.一般要求

  (1)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0m 的较完整风化基岩,可直接喷射素混凝土。喷射前应定距离

  埋设钢筋,以露出岩面的长度作为喷射厚度的标志。

  (4)坑壁上有明显出水点处,应设置导管排水。

  (5)喷射完成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强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平

  均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最小抗拔力小于设计值的90%.混凝土喷射表面应平顺。钢筋和锚

  杆不外露。

  2.喷射混凝土

  (1)原材料

  1)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级。

  6)喷射混凝土性能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7)需采用外掺料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P25:(4)喷射作业

  1)气温低于5.C 时,不应进行喷射作业。

  2)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自上而下依次进行。

  3)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5)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2)钢筋网宜在壁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以利钢筋与壁面间保持30mm 间隙。

  (6)喷射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终凝2h 后,应喷水养护;一般工程,养护不少于7d,重要工程,养护不少于1

  4d.

  2)气温低于5.C,不得喷水养护。

  P26:3)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喷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30%时,以及矿渣硅酸

  盐水泥配制的喷射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40%时,不得受冻。

  P27:五、钢板桩围堰的施工要求

  5.施打钢板桩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4)施打顺序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一般由上游分两头向下游合龙。施打时宜先将钢板

  桩逐根或逐组施打到稳定深度,然后依次施打至设计深度。在垂直度有保证的条件下,也可

  一次打到设计深度。

  P29:(三)沉入桩的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混凝土桩要达到100%设计强度并具有28d 龄期。

  5.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桩尖标高等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

  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尖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

  时,应继续锤击100mm 左右(或锤击30~50 击)如无异常变化时,即可停锤。

  在饱和的细、中、粗砂中连续沉桩时,易使流动的砂紧密挤实于桩的周围,妨碍砂中水

  分沿桩上升,在桩尖下形成压力很大的“水垫”,使桩产生暂时的极大贯入阻力,休息一定时

  间之后,贯入阻力就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桩的“假极限”。

  在黏性土中连续沉桩时,由于土的渗透系数小,桩周围水不能渗透扩散而沿着桩身向上

  挤出,形成桩周围水的滑润套,使桩周摩阻力大为减小,但休息一定时间后,桩周围水消失,

  桩周摩阻力恢复、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入”。

  P30:7.在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不得超过桩基总数的1/4,但采

  用法兰盘按等强度设计的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P31:(1)插桩初压时桩尖即有较大走位和倾斜;

  (2)压桩过程中桩身倾斜或下沉速度加快;

  (3)压桩阻力突然剧增或压桩机倾斜。


  常用成孔方法表2K312022

  P32: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一)对护筒的要求

  第二段:护筒内径要比桩径大200~400mm.

  (三)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宜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

  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P33:3.导管内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m.

  7.一般不宜小于0.5m,长柱不宜小于1.0m.

  2K312031 掌握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要求

  现浇混凝土墩台的施工应控制好模板配置、支架搭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四大环节。

更多关注:

201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法规及知识训练题汇总

2013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考点汇总

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学习笔记总结汇总

读书人网为您最新整理建造师考前准备事项,敬请查阅!


读书人网 >二级建造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