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6:2K315014 了解管道交叉处理方法处理原则:
1. 较让钢
2. 有压让无压
3. 小让大
4. 没做让做
P117:3.砖墩的尺寸应采用下列数值:
(1) 宽度砖墩高度在2m 以内时,用240mm;高度每增加1m,宽度增加125mm.
(2) 长度不小于钢管或铸铁管道的外径加300mm.
P119:三、焊接
1.在实施焊接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结果编写焊接工艺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很
重要)
(1)母材性能和焊接材料;
(2)焊接方法;
(3)坡口形式及制作方法;
(4)焊接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
(5)焊接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允许偏差;
(6)焊接电流的选择;
(7)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2.(2)内径外径均不等,单侧厚度差超过本条(1)款所列数值时,应将管壁厚度大的一端
削薄,削薄后的接口处厚度应均匀。
P120:四、管道安装及检验
3.(1)对接管口时,应检查管道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200mm 处测量,允许偏差为1mm,
在所对接钢管的全长范围内,最大偏差值不应超过10mm;
P122:八、试压、清洗、试运行
1.一级管网及二级管网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5 倍的设计
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1.25 倍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0.6MPa.
2.(1)站内所有系统均应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为1.25 倍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0.
6MPa.
8.(4)试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属于不影响试运行安全的,可待试运行结束后处理;若影
响试运行安全,必须当即停止试运行,进行处理,试运行的时间,应从正常试运行状态的时
间开始运行72h.
P126:2.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
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埋设在非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埋设在庭院
时,不得小于0.3m;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
规定均可适当降低)。
P127:5.(2)1)套管埋设的深度:铁路轨道至套管顶不应小于1.20m
(3)1)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 以上,套管或地沟两端应密封,在重要地段
的套管或地沟端部宜安装检漏管;
P128:(二)(4)局部超挖部分应回填压实。当沟底无地下水时,超挖在0.15m 以内,可采
用原土回真;超挖在0.15m 及以上,可采用石灰土处理。当沟底有地下水或水量较大时,应
采用级配砂石或天然砂回填至标高。超挖部分回填后应压实,其密实度应接近原地基天然土
的密实度。
四、燃气管道的试验方法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依次进行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P131:(一)阀门
安装前应做严密性试验,不渗漏为合格,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P134:(三)过滤器
调压站常采用以马鬃或玻璃丝作填料的过滤器。
P135:(二)2.膨润土进行货质量
应采用材料招标方法选择供货商,审核生产厂家的资质,核验产品出厂三证(产品合格
证、产品说明书、产品试验报告单)
二、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施工
2.大面积铺设采用搭接形式,不需要缝合,搭接缝应用膨润土防水浆封闭。对GCL 出
现破损之处可根据破损大小采用撒膨润土或者加铺GCL 方法修补。
3.GCL 在坡面与地面拐角处防水垫应设置附加层,先铺设500mm 宽沿拐角两面各250
mm 后
P136:(二)控制要点3.HDPE 膜的进货质量
特别要严格检验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产品的均匀度、厚度、韧度和强度,组织产品复验和
见证取样检验
6.施工场地及季节
HDPE 膜不得在冬季施工
P138:4.道路交叉口、里弄出口及道路弯道处栽植树木应满足车辆的安全视距。
第七段:一般要求树穴直径应较根系和土球直径加大15~20cm,深度加10~15cm.树槽
宽度应在土球外两侧各加10cm,深度加15~20cm.
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重点串讲(4)
P146:要记三点:
一、预算、计划、统计、合同人员的管理责任内容
二、材料人员的管理责任内容
四、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责任内容
P150:(1)描述工程概况
(2)反映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价格,施工设备数量、种类、来源和价格等情况;
(3)分析中标工程量清单中存在遗漏、错误的数据;
(4)详细说明施工方案优化措施费用的投入及效益;
(5)与工程相关的其他问题说明。
P153:一、施工项目目标成本分解的依据
1. 招投标文件;
2. 施工总体方案布置;
3. 已设立的项目目标成本;
4.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二、施工项目目标成本分解的方法
1.根据总工期生产进度网络节点计划分解;
2.按月形象进度计划分解;
3.按施工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解;
4.按成本编制的工、料、机费用分解。
P155:三、施工项目目标成本分析的内容(四点:计划占实际成本分析是施工成本分析
的重要环节)
(一) 施工产值
(二) 耗用材料
(三) 机械、设备
(四) 间接费用
P163-P165:2K320023 掌握市政公用工程施式索赔的程序
一、施工索赔产生的原因(1-6 点)
1.发包人违约
2.不可抗力事件
3.合同缺陷
4.合同变更
5.工程师指令
6.其他第三方原因
二、施工索赔的程序及依据(1-5 点)
1.背景
2.问题
3.分析与答案
(3)施工索赔的依据有
4)气象粢产、工程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工程中送停电、送停水、道路开
通和封闭的记录和证明。
5)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政策文件,官方的物价指数、工资指数,各种会计核算资料,
材料的采购、订货、运输、进场、使用方面的凭据。
P169:一、市政公用工程现场管理内容(1-6点)
P170:二、2.项目经理部应在门口公示以下标牌(五牌三图)
(1)工程概况牌:工程概况、性质、用途、发包人、设计人、承包人、监理单位的名称
和施工起止日期等。
(2)安全纪律牌
(3)防火须知牌
(4)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时牌
(5)安全生产、文明施式牌
(6)施工总平面图
(7)施工项目经理部组织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
P173-P174:2K320052 掌握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实用措施(四点组织技术、经
济管理)
一、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二、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三、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
四、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P180:一、组织准备
二、技术准备(要记):
1.各项计划的布置、安排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国家的整体布局;设计
图纸、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无错误和相互矛盾。
2.设计文件所依据的水文、气象、地质、岩土等资料是否准确、可靠、齐全。
3.掌握整个工程的设计内容和技术条件,弄清设计规模、结构特点和形式。
4.重要构造物的位置、结构形式、尺寸大小、孔径等是否恰当,能否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或使用新材料。
三、物资准备
P181:四、现场准备
(一)动、拆迁工作: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承担,但有时施工单位可协助建设单位共同
做工作。动、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又繁琐,抓紧协调按政策进行,不要因它而影响
工程进度。
(二)临时设施:包括现场“七通一平”(强电通、弱电通、给水通、排水通、暖气通、蒸汽
通、路通和场地平整)、施式用房、环境维护等。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平面布置图建设,
要有利于施工和管理且不扰民。
(三)施工交通:建临时施工便线、导行临时交通,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管好交通,使施工
对人民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P182:(一)施工方案的拟订
1. 各施工项目(工序)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工艺顺序必须遵守;
2. 采用的施工方法、工程机械必须与施工顺序协调一致;
3. 满足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4. 应考虑工艺间隔和季节性施工的要求。
(二)施工顺序的确定
P183:(三)施工方法的选择
(四)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P184:二、质量计划编制的原则与内容
(一)1.应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2.质量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
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试验的全过程;
3.质量计划应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二)质量计划的内容
1.编制依据;
2.项目概况;
3.质量目标;
4.组织机构;
5.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
6.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等;]
7.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的指导书;
8.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9.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10.必要的纪录。
P185:二、水泥稳定土基层
3. 应用12t 以上压路机碾压,先轻型后重弄。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基层保湿养护不
宜少于7d,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重点串讲(5)
三、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
1.材料:
2.配合比应准确,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必须的石灰、粉煤灰含量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和最大干密度。用作基层的二灰混合料的7d 浸水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P187:1.施工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宜在135~170℃之间。
2.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通常为100~200m
P188:(2)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压实度、厚度和平整度是三个最重要的指标
P189:一、材料与配合比
1. 第十行:使用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
2. 可以称重方法检测RC 拌合物组成材料
P190:3.第三行:振动顺序为: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梁(轻)
→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
4.(1)纵缝一般采用平缝加拉杆的形式,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其位置设在板厚的中央
(3)一般采用假缝形式,缝宽4~6mm,假缝可在混凝土结硬后锯切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
中做出压入缝
(4)夏天宜与板面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5.要求达到设计弯拉强度时,才允许开放交通。
P194:4.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应选用水化总热量大的R 型水泥或单位水泥用量较多的
32.5 级水泥,不宜掺粉煤灰。冬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P195-P196:一、技术准备(1-6 点)
(一) 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核对
(二) 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
(三) 施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
(四) 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设计
(五)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六) 编制施工预算
P198:1.施工组织设计(全记)
包括以下内容:(5)施工方案(含专项设计);(8)资金供应计划;(9)施工平面图设计;(11)组织
保证措施;(15)安全措施;
3.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
施工顺序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
P200:一、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质量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一) 扩孔和坍孔
(二) 钻孔偏斜
(三) 钻孔漏浆
P206:一、机具及设备
第二段: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 个月或200 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
应重新样验。弹簧测力计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2 个月。
三、张拉应力控制
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
P207: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P208:一、先张法
(一) 台座
(二)6.张拉时,对钢丝、钢绞线而言,同一构件内断丝线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1%,对
钢筋而言,不容许断筋。
(三)1.预应力筋放张时的混凝土强度须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的
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二、后张法
(一)预留孔道
P209:2.对于钢管不宜大于1m;对于波纹管不宜大于0.8m;对于胶管不宜大于0.5m;对于
曲线管道宜适当加密。
P210:(四)后张孔道压浆
3. 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30MPa.
P211:8.对掺加外加剂泌水率较小的水泥浆,通过试验证明能达到孔道内饱满时,可采
用一次压浆的方法;不掺外加剂的水泥浆,可采用二次压浆法
P212:(三)混凝土养护
1. 不单独用专用养护膜覆盖法养护高强混凝土。
2. 宜采用自动喷水、喷雾方式进行不间断湿养。
3. 混凝土初凝前用塑料膜及时覆盖,初凝后撤去塑料膜,换麻袋覆盖,洒水养护,至
少保持7d,并尽量遮光、挡风。
4. 构筑物竖面拆模后用湿麻布外包塑料膜包裹,保湿7d 以上。
P213:三、冬期施工的技术要求:
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5d 低于5℃或最低于气温低于-3℃时,应确定混凝土进入冬
期施工。
(6)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试配强度应按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P221: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2K320131
P225-P229:水压试验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表2K320132
二、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的内容(1-5点)
(一)工程概况(非独立编制时可不写)
(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件
(三)实施
(四)检查和改进
(五)安全记录
P230:二、对事故处理原则(5 点)
1. 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
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造成事态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民。
3.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
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费、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
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评估
出事故的危险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5. 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
工没有受过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