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筋砌体
1.网状配筋砖砌体
在砖柱或墙体的水平灰缝内配置网状钢筋或水平钢筋,则构成网状配筋砌体。
2.组合砌体
由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成的砌体称为组合砌体。这种砌体用于承受偏心压力较大的墙和柱。
3.配筋砌块砌体
在对孔砌筑的混凝土砌块的竖向孔洞中设置竖向钢筋,并配以水平分布钢筋和箍筋,然后灌注灌孔混凝土形成配筋砌块砌体。
四、砌体的受压性能
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块体和砂浆的强度,此外如搭缝方式、砂 浆和块体的粘结力、竖向灰缝饱满程度以及构造方式等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将我国历年各地众多砌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并经多次校核, 我国规范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表达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即

式中: fm—砌体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kl——砌体种类和砌筑方法等因素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系数;
a——与块体高度有关的参数;
f1——块体(砖、石、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f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k2--砂浆强度不同时,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系数。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的规定,砌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取抗压强度平均值fm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0.05的分位值,则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

式中 δf --砌体强度的变异系数,其值通过试验结果统计确定;
γf--砌体结构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当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达到《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中规定的B级(在设计计算中,通常按B级考虑)水平时,取γf =1.6;当施工控制等级为C时,γf =1.8,即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γa =1.6/1.8=0.89(见本节七、4.);当为A级时,可取γa =1.05,即将砌体强度设计值提高5%。
至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经试验证实,空心砌块砌体能与灌孔混凝土形成的芯柱共同工作,其抗压强度由未灌孔的空心砌体和灌孔混凝土两者组成,但考虑施工因素要将灌孔混凝土的强度调低。于是可得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g=f+十0.6afc (16-1-4)
a=δρ (16—1—5)
式中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并不应大于未灌孔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的2倍;
f—未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相应表格采用;
fc——灌孔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砌块砌体中灌孔混凝上面积和砌体毛面积的比值;
δ——混凝土砌块的孔洞率;
ρ——棍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率,系截面灌孔混凝土面积和截面孔洞面积的比值,ρ不应小于33%。
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也不宜低于两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注: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bx x等同于对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xx的强度指标。
五、砌体的受拉性能
砌体受轴心拉力时,按照力作用于砌体方向的不同,砌体可能会发生沿齿缝截面、也可能沿块体和竖向灰缝截面、或者沿通缝截面破坏。
砌体的轴心受拉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块体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一般与砂浆的粘结强度有关。竖向灰缝一般不饱满,粘结不可靠,故计算中仅考虑水平灰缝的粘结强度。因法向粘结强度往往不能保证,故设计时应避免采用沿通缝截面的轴心受拉构件。
砌体沿齿缝截面的轴心抗拉强度平均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 ft,m——砌体轴心抗拉强度平均值;
k3——系数,可按块体类别查用规范现成表格中数据,下同
f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
砌体弯曲受拉破坏时,也有沿齿缝截面、沿块体与竖向灰缝截面、以及沿通缝截面三种破坏形态。
砌体沿齿缝和沿通缝截面的弯曲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ftm,m-----砌体弯曲抗拉强度平均值;
k4——系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