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中医执业医师备考习题十五(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13-04-10 19:28:07 作者: maylh

  (一)A1型题

  1.下列哪一项属于主诉问诊的内容()

  A.是否患过麻疹B.服药有无不良反应C.有无不良生活习惯

  D.当前最痛苦的症状 E.婚姻生育史

  2.下列哪项属于个人生活史的问诊内容()

  A.当前最痛苦的症状 B.服药有无不良反应C.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

  D.配偶的健康状况E.平素健康状况

  3.症见自觉怕冷,得温可以缓解者属于()

  A.恶寒 B.畏寒 C.寒栗 D.恶风 E.以上都不是

  4.外感初期可见下列哪一症状()

  A.恶寒 B.畏寒 C.寒栗 D.潮热E.战汗

  5.肺卫气虚之人可见下列哪一症状()

  A.恶寒B.畏寒 C.恶风 D.寒战E.壮热

  6.素体阳虚之人可见的症状是()

  A.恶寒B.寒栗 C.畏寒 D.潮热E.壮热

  7.日晡热甚,伴有腹胀腹痛,大便秘结者,属于()

  A.外感热盛B.阳明潮热C.湿热潮热

  D.阴虚潮热E.气虚发热

  8.午后或入夜低热,伴有五心烦热者,其病机为()

  A.燥热内结阳明B.湿热蕴阻中焦C.阴液亏损,虚阳偏亢

  D.脾虚清阳不升 E.邪正交争少阳

  9.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此症是()

  A.邪犯肌表 B.外邪入里 C.邪在半表半里

  D.邪犯肠胃 E.邪犯肺卫

  10.入睡汗出,醒后汗止者,其病机属()

  A.阳虚 B.气虚 C.血虚D.阴虚E.气血两虚

  11.经常汗出,动后更甚者,其病机是()

  A.阳气虚弱 B.气血两虚 C.阴液不足

  D.血液亏损 E.阴精匮乏

  12.头痛以两颞侧为甚者,病位在()

  A.太阳经B.少阳经C.厥阴经D.阳明经E.太阴经

  13.胸痛,且伴有高热,咳嗽,咯吐铁锈色痰者,为()

  A.肺阴不足 B.痰浊阻肺 C.胸痹心痛

  D.肺热壅盛 E.肝气郁结

  14.胃脘胀痛,伴有嗳腐吞酸,呕吐宿食者,为()

  A.寒犯胃脘 B.食滞胃脘 C.肝气犯胃

  D.血瘀胃腑 E.胃火炽热

  15.痛有胀感,伴随时发时止特点者,为()

  A.气滞B.血瘀C.寒凝D.热郁E.湿停

  16.脾胃虚寒之人可见下列哪一症状()

  A.口甜而腻 B.口中泛酸 C.口中酸锼

  D.口淡无味 E.口苦或口咸

  17.多食善饥症状可见于()

  A.胃火炽盛 B.食滞胃脘 C.胃气不足

  D.胃阴亏虚 E.肝气犯胃

  18.泻下如注,便如黄糜,伴有肛门灼热者,属于()

  A.大肠液亏 B.大肠湿热 C.肠虚滑脱

  D.脾肾阳虚 E. 肝郁乘脾

  19.小便频数,色黄急迫者,属于()

  A.肾阳不足 B.肾气不固 C.消渴病

  D.膀胱湿热 E.瘀血阻滞

  20.失眠伴有心悸、纳差及便溏者,属于()

  A.心脾两虚 B.心阴不足 C.心血亏虚

  D.心肾不交 E.食积胃脘

  21.突然耳鸣,声如雷鸣,伴有口苦、胁肋灼痛者,属于()

  A.肝胆火盛 B.痰浊上蒙 C.瘀血阻滞

  D.风邪上袭 E.肾气虚弱

  22.目赤肿痛,羞明,伴有口苦、口干、烦躁者,属于()

  A.肝阴不足 B.肝血虚亏 C.肝阳上亢

  D.肝火上炎 E.肝肾阴亏

  23.月经提前7天以上,量多、色红、质稠者,属于()

  A.气虚B.血热C.血虚D.血寒E.血瘀

  24.月经推迟7天以上,量少、色淡而质稀者,属于()

  A.血虚B.血寒C.血热D.血瘀E.气滞

  25.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小儿疳证的表现()

  A.身材矫小B.皮肤毛发干枯 C.腹胀肢瘦

  D.胎黄 E.大便不调

  26.带下夹杂有血丝,微有臭味者,属于()

  A.脾虚湿注B.脾胃阳虚C.寒湿下注

  D.肝经郁热E.湿热下注

  27.耳鸣渐生,声小时止者,属于()

  A.肾气虚弱B.肝胆火盛C.痰浊上蒙

  D.瘀血阻滞E.风邪上袭

  28.大便中夹杂有脓血粘液者,属于()

  A.肝郁脾虚B.脾肾阳虚C.食积肠胃

  D.脾气不足E.湿热蕴结

  (二)A2型题

  1.病人李某,女,21岁,未婚。咳嗽、胸痛、低热半年。半年来经常咳嗽,时轻时重,痰少而粘,偶尔带有血丝。入夜低热,体温多38℃左右。伴有多汗,月经量少。查体:形体消瘦,面白颊红,舌红少苔而干,脉象细数。该病人发热的病机是()

  A.阳明发热 B.阴虚发热C.气虚发热

  D.外感发热 E.湿温发热

  2.某病人,两年来经常汗出,以头面部为多,运动后汗出更甚,并伴有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之症,且动辄感冒。查体: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苔白,脉虚弱。此病人的出汗属于()

  A.气虚自汗 B.阴虚盗汗 C.邪正交争的战汗

  D.亡阴之汗 E.亡阳之汗

  3.某病人因家庭不睦,经常有右侧胸胁疼痛,状如火灼,并伴有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少之症。查体:胸胁局部无明显皮损,舌红苔黄燥,脉象弦数。此病人胸胁痛属于()

  A.肝气郁结 B.肝胆火盛 C.悬饮

  D.气滞血瘀 E.寒滞肝脉

  4.某病人40岁,男性,已婚。患泄泻3年来,每日3~5次,早晨5时左右即有腹痛,泻后痛减,便质清稀,夹杂有较多的不消化食物,并伴有怕冷,腰腿困痛,头晕耳鸣等症。查体: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而润,脉沉细而弱。此人所患病证是()

  A.脾虚泄泻 B.肝郁泄泻 C.湿热泄泻

  D.食积泄泻 E.脾肾阳虚泻

  5.病人某女,35岁,已婚,患带下病数载。带下色黄质稠量多,气味腥臭,局部瘙痒,饮食二便如常。查体:舌红苔黄腻,脉象濡数。此人带下病的病机是()

  A.脾虚湿注 B.脾肾阳虚 C.湿热下注

  D.肝经郁热 E.恶性病变

  (三)B1型题

  A.问病人社会经历 B.问发病的时间与诱因

  C.问素体健康状况 D.问病人的饮食嗜好

  E.问配偶的患病情况

  1.属于问现病史的是()

  2.属于问既往史的是()

  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发热轻而恶风

  D.恶寒重发热轻 E.寒热往来

  3.伤寒表证可见到的症状是()

  4.寒邪直中内脏可见到的症状是()

  A.寒湿内盛 B.湿热内蕴 C.痰饮内停

  D.瘀血阻滞 E.胃阴不足

  5.症见渴喜热饮者,其病机是()

  6.症见漱水不欲咽者,其病机是()

  A.完谷不化 B.便下脓血 C.下注黄糜

  D.时干时稀 E.先干后稀

  7.肝郁脾虚时的粪便特点是()

  8.脾肾阳虚,火不暖土的粪便特点是()

  A.饥不欲食 B.消谷善饥 C.食欲不振

  D.厌食E.食量减少

  9.胃阴不足之人可见()

  10.食积肠胃之人可见()

  (四)X型题

  1.下列哪些属于"问现在症状"的内容()

  A.姓名B.婚否C.寒热D.饮食E.睡眠

  2.下列哪些表现可见之于阴虚的病人()

  A.午后热甚 B.身热不扬 C.五心烦热

  D.骨蒸潮热 E.舌红少苔

  3.下列哪些属于"汗出性质"的问诊内容()

  A.头汗B.半身汗C.自汗D.盗汗E.战汗

  4.腰痛常见的原因有()

  A.肾虚 B.脾虚 C.瘀血阻络 D.风寒湿邪阻滞 E.肝郁

  5.胃火炽盛的病人常见的症状有()

  A.多食易饥B.口渴喜饮 C.尿少色黄

  D.大便干燥E.齿龈红肿

  6.便次减少,质地干燥,排解艰难的便秘病症,其形成的原因有()

  A.热结B.阴寒C.气滞D.阳虚E.津亏

  7."癃闭"形成的原因有()

  A.湿热下注B.瘀血阻滞C.砂石阻塞

  D.肾阳不足E.肾气不固

  8.经行腹痛者称为"痛经",形成的原因多为()

  A.气滞B.血瘀C.寒凝D.阳虚E.气血虚

  9.小儿的生理特点是()

  A.脏腑娇嫩 B.发育迅速 C.发病较快

  D.对外界适应能力差 E.生机蓬勃

  10.对易致小儿发病的原因要重点询问()

  A.伤食B.外感C.先天因素 D.外伤E.惊吓

  参考答案

  (一)A1型题

  1.D 分析:因为问主诉是指询问病人就诊时所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所以"当前最痛苦的症状"属于问主诉的内容。

  2.C 分析:因为个人生活史是指病人的生活习惯、社会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及婚姻生育史等,故"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属于个人生活史的问诊内容。

  3.B 分析:病人自觉怕冷,得暖可以缓解者是阳虚所致的畏寒。

  4.A 分析:恶寒是指病人无风自冷,虽加衣被仍觉寒冷,这是感受邪气,卫阳郁遏不能外达之故,是外感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5.C 分析:恶风症状可见之于风邪外袭所致,但肺卫气虚,肌表不固者也可出现此症。

  6.C 分析:素体阳虚之人,阳气不足,失于温煦,或久病伤阳者,由于温煦机体的热量减少,所以可见畏寒症状。

  7.B 分析:阳明经旺于晡时,是邪热入结于肠胃,腑气不通所致,故有日晡热甚,并伴有腹胀便秘。

  8.C 分析:因为阴液亏损,虚阳偏亢的里虚热证患者的发热多在午后,或入夜低热,常伴有五心烦热的特点。

  9.C 分析:由于邪犯半表半里,正邪相争,互为进退而相持不下,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所以出现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特点。

  10.D 分析:由于阴虚不能制阳,虚热蒸腾,故见入睡汗出,醒后汗止的盗汗。

  11.A 分析:因为阳气虚弱,腠理不固,津液无以固摄而外泄,所以有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自汗之症。

  12.B 分析:由于少阳经分布在头之两侧,因此两颞侧头痛的病位在少阳经。

  13.D 分析:因为邪热壅滞于肺,气机不通,宣降失常,热伤肺络,故见胸痛、高热、咳嗽、吐铁锈色痰。

  14.B 分析:因为食滞胃脘,妨碍胃的受纳腐熟及通降功能,故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等症。

  15.A 分析:因为气机郁滞不通所致局部的疼痛才伴有胀感,在嗳气、叹息、矢气等气泄后可使气滞缓解,所以有时发时止的特点。

  16.D 分析:因为脾胃虚寒者,其消化功能减退,运化无力,故见口淡无味或食欲不振的症状。

  17.A 分析:多食善饥又叫"消谷善饥"。由于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因而有多食善饥之症。

  18.B 分析:因为湿热伤犯大肠,致使大肠传导失常,故有暴注下泄,便如黄糜,并伴肛门灼热之症。

  19.D 分析:膀胱有贮尿和排尿功能,当湿热伤犯膀胱,气化不利时,可见小便频数,尿少色黄而急迫。

  20.A 分析:心脾两虚之证乃心血虚、脾气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入睡困难而失眠,脾气虚运化失健则纳差便溏。

  21.A 分析:虽然肝胆火盛、痰浊上蒙、瘀血阻滞、风邪上扰皆可致突然耳鸣,声如雷鸣,但口苦胁胁灼痛则仅见于"肝胆火盛"。

  22.D 分析:因为目赤肿痛、羞明、口干口若、烦躁等症只能是肝火上炎所致。

  23.B 分析:因为血热太盛,迫血妄行,又能灼伤津液,故见月经先期,经血量多、质稠、色黄。

  24.A 分析:因为血虚则冲任空虚,胞宫失养,故见月经推迟,且血量少,色淡而质稀。

  25.D 分析:因为胎黄是胎毒所致,而小儿疳积多是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所成。

  26.D 分析:因为肝经郁热,灼伤胞络,故见带下夹杂有血丝,微有腥臭。

  27.A 分析:因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虚弱,耳失充养,故有耳鸣渐生,声小时止,常兼重听之症。

  28.E 分析:因为湿热蕴结大肠,肠道脉络受损,故大便中夹杂有脓血粘液,此为湿热痢疾的主要见症。

  (二)A2型题

  1.B 分析:因为阴虚发热是由于阴液不足,虚阳偏亢所致,且常兼有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阴虚证的特征。故其发热为阴虚发热。

  2.A 分析:该病例的出汗属于"气虚自汗"。自汗通常具有经常汗出,活动后更甚的特点,并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脉虚等气虚的特征。

  3.B 分析:该病例是因情志不遂而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化火,形成肝胆火盛。胁痛如火灼,口干口苦,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等皆为火盛之候。

  4.E 分析:脾胃阳虚的泄泻,多在黎明时腹痛泄泻,并伴有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软无力等脾肾阳虚,火不暖土的特征。

  5.C 分析:因为湿热下注而致的带下有色黄、粘稠、腥臭的特点,且伴有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的等症状。

  (三)B1型题

  1.B 分析:现病史是指从疾病的发生到就诊时病情演变过程。包括发病的环境与时间,有无明显的发病原因和诱因等。所以"问发病的时间与诱因"属于"现病史"的内容。

  2.C 分析:既往史是指病人以往的患病情况和健康状况,包括素体康状况,如健康、虚弱或多病等。

  3.D 分析:恶寒重发热轻是外感寒邪所致表寒证的特征。因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又可阻遏阳气的宣散,故见此症。

  4.B 分析:但寒不热是病人只觉怕冷而无发热的表现。若寒邪直中脏腑,可见但寒不热的里寒之征。

  5.C 分析:渴喜热饮为痰饮内停的表现,是因津液停聚,化为痰饮,不能上承而滋润于口腔的缘故。

  6.D 分析:如果瘀血阻滞,气不化津,可见但欲漱水而不欲下咽的症状。

  7.D 分析:肝郁脾虚所致的便质异常特点是时干时稀,溏结不调。

  8.A 分析:脾肾阳虚,火不暖土的便质特点为完谷不化,因为脾肾阳虚不能腐谷消食,故见大便中夹杂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

  9.A 分析:饥不欲食是指病人有饥饿感但不欲进食或进食不多,此为胃阴不足,虚火内扰的缘故。

  10.D 分析:厌食是指病人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若暴饮暴食,饮食所伤而致食积肠胃者可见此症。

  (四)X型题

  1.C D E 分析:因为问现在症状是指询问病人就诊时感到的痛苦与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情况。所以询问寒热、饮食及睡眠情况属于问现在症状的内容。

  2.A C D E 分析:阴虚之人,其阴液不足,虚阳偏亢,故常见午后发热或入夜低热,或骨蒸潮热,同时可兼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而干,脉象细数等症。

  3.C D E 分析:所谓汗出的性质是指出汗的特征,就出汗的性质而言有自汗、盗汗、战汗、绝汗,而头汗和半身汗是属汗出部位的问诊内容。

  4.A C D 分析:腰为肾之府,腰痛多见于肾虚所致。若属实性腰痛,常由风寒湿邪阻滞腰部经脉,或因外伤瘀血阻络所致。

  5.A B C D E 分析:胃火炽盛,腐熟太过者可致多食易饥;灼伤阴津则见口渴喜饮、尿少色黄、大便干燥;若火热上灼则齿龈红肿。

  6.A B C D E 分析:便秘是指便次减少,质地干燥,排解艰难的病症。可因热结肠道(热秘)、阴寒内盛(冷秘)、气机闭阻(气秘)、阳气虚弱(虚秘),以及津血亏虚肠道失润而致。

  7.A B C D 分析:癃闭有虚实之分,其实证多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尿道所致;其虚证常由肾阳不足,气化无力引起。

  8.A B C D E 分析:痛经有虚实之分,实性者多为气滞(胀痛)、血瘀(刺痛)、寒凝(冷痛);虚性者多为阳虚(隐痛)、气血虚(经后少腹空痛)。

  9.A B D E 分析:小儿的生理特点有二:一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二是生长发育迅速、生机蓬勃。

  10.A B E 分析:临证时要重点询问小儿的喂养情况,了解有无伤食、受惊吓、受凉等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