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重点解析:2013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

发布时间: 2013-04-12 16:13:01 作者: liulinlin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企业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时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如实反映,有据可依。


  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有用,及时。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在相同期间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应用】所有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应用】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售后租回不确认销售收入、售后回购不确认销售收入、分期付款购买商品、金融资产的转让、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响的判断、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应用】低值易耗品简化摊销方法、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差不大时可以用票面利率核算、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合并进行减值测试、前期非重大差错不需要追溯重述、单独列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财务报表单独列报还是合并列报的选择、报表披露。


  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2011年判断题】

  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应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加速折旧方法的选择、预计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未来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进行确认、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的销售不确认收入。

  ◆为调节利润计提减值准备属于滥用会计政策,不是谨慎性要求。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特征:


  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9年单选题】

  ◆如应收账款预计无法收回的。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应该计提坏账准备,不再作为资产在报表上反映。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拥有实际控制权。所以可以确认为资产。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企业签订的合同,在半年后购买产品,在签订合同时不确认资产。


  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义务分为现时义务和潜在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又可分为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潜在义务是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义务,具有不确定性。

  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构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留存收益: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①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区别于利得,利得是非日常活动产生的。

  ②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该流入也不包括利得。

  ③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①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区别于损失,损失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②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且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该流出也不包括损失。

  ③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构成: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某些情况下,准则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提示】会计计量属性的考核近年来也有应用化的倾向,不再局限于文字描述性题目,而是给出业务事项来判断计量属性的选择,既考核计量属性的内涵,又考核业务事项的会计核算。




相关推荐:

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基础知识汇总

2013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讲义汇总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历年考题汇总

更多会计职称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会计职称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kjzc)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