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战略实施的组织
【什么是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企业采用的按不同任务或职位来划分和调配劳动力的方法。
【小资料】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1)管理幅度: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有效指挥和监督的下属的数目。
经管理学家研究,高层组织有效的管理幅度为4~9人,基层一般为8~12人。
(2)管理层次:指企业指挥系统分级管理的层次设置。
在给定规模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关系】
适当的组织结构对战略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
职能制结构——多元化战略
财务战略的实施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做好财务战略实施的组织工作是财务战略能否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财务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影响因素
财务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影响因素 | 简要说明 |
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 在确定组织结构类型时,最根本的目的必须是确保形式上的结构不妨碍企业主要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对工作进行安排,使员工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工作。 |
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 | (1)稳定的环境允许企业采用较为严格的、常规的组织结构; 【提示】变化的环境中,“活动”往往是重复性的。 (2)不断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就要求企业采用更为灵活的、可调整的组织结构。 【提示】变化的环境中,“活动”往往不是重复性的。 |
企业所采用的技术和规模 | 企业所采用的技术也与组织结构的确定有关。举例而言,批量化的生产技术通常需要企业采用纵长型、更为集中的组织结构。 “规模——管理幅度” |
企业的人员和文化技能 | 技能熟练的、独立的专业人员通常要求采用分权式的组织结构并要求取得自主权。 |
(二)财务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类型
财务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创业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等。
(1)创业型组织结构
基本含义 | (1)企业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对若干下属实施直接控制,并由其下属执行一系列工作任务。 (2)企业的战略计划(若有)由中心人员完成,该中心人员还负责所有重要的经营决策 |
特点 | 缺乏专业分工,其成功主要依赖于该中心人员的个人能力 |
适用情况 | 通常应用于小型企业 |
(2)职能制组织结构
基本含义 | (1)不同的部门管理不同的业务职能:营销部负责产品的营销和推广。产品部负责生产销售给客户的所有产品。财务部负责记录所有交易并控制所有与经费和财务相关的活动。理论上,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但是在实务上部门之间通常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中心人物-首席执行官的职责就变得更加细化,这反映了协调职能单元的需要,更多的关注环境问题和战略问题。 【提示】职能制组织结构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组织结构的典型模式。 |
适用情况 | 单一业务企业 |
优点 | (1)能够通过集中单一部门内所有某一类型的活动来实现规模经济; (2) 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将关键活动指定为职能部门而与战略相关联,从而会提升深入的职能技能; (3) 由于任务为常规和重复性任务,因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4) 董事会便于监控各个部门。——监控“人”转化为监控“部门”。 |
缺点 | (1)由于对战略重要性的流程进行了过度细分,在协调不同职能时可能出现问题; (2)难以确定各项产品产生的盈亏; (3)导致职能间发生冲突、各自为政,而不是出于企业整体利益进行相互合作; (4)等级层次以及集权化的决策制定机制会放慢反应速度。 |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有多个产品线或者消费者市场区位不同需要跨区经营的企业。
在这种组织方式下,企业需要按照产品、服务、市场或者地区定义出不同的事业部,然后把财务战略目标、任务和规划要求细分到各个事业部,由事业部负责运营、协调、控制等工作,并以事业部为基础进行财务和非财务的考核。
产品事业部制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一是生产与销售不同产品的不同职能活动和工作可以通过事业部/产品经理来予以协调和配合。 二是各个事业部可以集中精力在其自身的区域(业务区域)。这就是说,由于这种结构更具灵活性,因此更有助于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 三是易于出售或关闭经营不善的事业部。 |
缺点 | 一是各个事业部会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产生摩擦。 二是各个事业部之间会存在管理成本的重叠和浪费。 三是若产品事业部数量较大,则难以协调。 四是若产品事业部数量较大,高级管理层会缺乏整体观念。 |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根据多元化管理需要,还有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组织结构等。
(4)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SBU)
企业的成长最终需要将相关产品线归类为事业部,而然后将这些事业部归类为战略业务单位。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尤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提示】与事业部制相比,增加了“SBU”管理层次。
优点 | 一是降低了企业总部的控制跨度。采用这种结构后,企业层的管理者只需要控制少数几个战略业务单位而无须控制多个事业部。 二是由于不同的企业单元都向总部报告其经营情况,因此控制幅度的降低也减轻了总部的信息过度情况。 三是这种结构使得具有类似使命、产品、市场或技术的事业部之间能够更好地协调。 |
缺点 | 一是由于采用这种结构多了一个垂直管理层,因此总部与事业部和产品层的关系变得更疏远。 二是战略业务单位经理为了取得更多的企业资源会引发竞争和摩擦,而这些竞争会变成职能性失调并会对企业的总体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
【总结】
(5)矩阵制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是为了处理非常复杂项目中的控制问题而设计的。这种结构在职能和产品或项目之间起到了联系的作用。这样,员工就拥有了两个直接上级,其中一名上级负责产品或服务,而另一名负责职能活动。如图所示:
【提示】它是把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组织,完成任务以后就自动解散,其成员回原部门工作。
优点 | (1)加强横向联系,克服了职能部门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 (2)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随用随调,机动灵活,不仅使资源保持了较高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3)各种专业人员在一段时期内为完成同一项任务一起工作,易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且工作中不同角度的思想相互激发,容易取得创新性成果。 |
缺点 | (1)成员的工作位置不固定,容易产生临时观念,也不易树立责任心; (2)组织中存在双重职能现象,出现了问题往往难以分清责任。 |
(6)H型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组织结构)
当企业不断发展时,可能会实施多元化的战略,业务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甚至上升到全球化竞争层面上,这时企业就会成立控股企业。
其下属子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控股企业可以是对某家企业进行永久投资的企业,主要负责购买和出售业务。在极端形态下,控股企业实际上就是一家投资企业。或者,控股企业只是拥有各种单独的、无联系的企业的股份,并对这些企业实施较小的控制或不实施控制;再者,控股企业是一家自身拥有自主经营的业务单位组合的企业。虽然这些业务单位组合属于母企业的一部分,但是他们都独立经营并可能保留其原本的企业名称。母企业的作用仅限于作出购买或出售这些企业的决策,而很少参与他们的产品或市场战略。
【提示】控股公司是指通过持有某一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而对该公司进行控制的公司。
控股公司按控股方式,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
纯粹控股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业务,只是凭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进行资本营运。
混合控股公司除通过控股进行资本营运外,也从事一些生产经营业务。
H型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高度分权,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
编者推荐:
更多高级会计师考试信息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高级会计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gj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