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结构工程师(一级)自我检测:《基础知

发布时间: 2013-04-19 12:42:31 作者: reply

  1.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2.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3.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D】

  A 0.125g

  B 0.25g

  C 0.30g

  D 0.20g

  4.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5.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B】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6.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D】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7.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8.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C】

  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9.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D】

  A 1.05倍

  B 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10.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D】

  A 0.25%

  B 0.3%

  C 0.35%

  D 0.4%

  1.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量,应按什么确定?

  A.夏季最大室内冷负荷

  B.冬季最大室热风荷

  C.最大新风量

  D.局部排风量

  答案:A

  2.空调系统的新风量,无须保证哪一条?

  A.补偿排风

  B.人员所需新风量

  C.保证室内正压

  D.每小时不小于5次的换气次数

  答案:D

  3.对于风机盘管的水系统,哪种调节方式为变流量水系统?

  A.电动三通阀调节水量

  B.电动两通阀调节水量

  C.三速开关手动调节风量

  D.自动调节风机转速控器

  答案:B

  4.从环保和节省运行费考虑,哪种燃料的集中锅炉房宜用在供热规模较大的场所,并热媒以高温水为宜?

  A.燃气

  B.燃油

  C.电热

  D.燃煤

  答案:D

  5.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对最大传热阻有要求

  D.对最小传热阻有要求

  答案:D

  6.当发生事故向室内散发比空气密度大的有害气体和蒸汽时,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于何处?

  A.接近地面处

  B.上部地带

  C.紧贴顶棚

  D.中部

  答案:A

  7.对于放散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而不同时散热的生产厂房,其机械通风方式应采用哪一种?

  A.下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下部地带

  B.上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下部地带

  C.下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上部地带

  D.上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上部地带

  答案:C

  8.直燃吸收式制冷机用于空调工程时,下面描述的特点,哪一条是错误的?

  A.冷却水量小

  B.一机多用

  C.无振动、噪音小

  D.用电量小

  答案:A

  9.当空调房间有吊顶可利用时,且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工作区温差要求严格时,宜采用何种送风方式?

  A.孔板送风

  B.园形散流器

  C.方型散流器

  D.条缝隙型散流器

  答案:A

  10.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的加压送风系统应如何设置?

  A.合用一个加压送风系统

  B.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C.不设送风加压系统

  D.一个设加压送风系统,另一个不设

  答案:B

  1、构件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条件是指:

  (A)构件不发生断裂破坏;

  (B)构件原有形式下的平衡是稳定的;

  (C)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D)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答案:(D)

  解析:构件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条件是指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答案为(D)

  2、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2)当杆件产生轴向拉(压)变形时,横截面沿杆轴线发生平移。

  (3)当圆截面杆产生扭转变形时,横截面绕杆轴线转动。

  (4)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各点均有铅垂方向的位移,同时横截面绕截面的对称轴转动。

  (A)(1);

  (B)(2)、(3);

  (C)(1)、(2)、(3);

  (D)全对。

  答案:(C)

  解析: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绕截面的中性轴转动。其它说法正确,答案为(C)

  3、对于承受任意荷载的杆件(并不一定是轴向拉伸与压缩),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则弯矩必为零。

  (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为零,则轴力必为零。

  (3)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N=0,则该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也必为零。

  (A)(1);

  (B)(2);

  (C)(1)、(2);

  (D)(2)、(3);

  答案:(C)

  解析:只受弯矩荷载的杆件截面上轴力为零,但截面上有些点的正应力不为零,(1)、(2)说法正确,答案(C)

  4、在连接件挤压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σbs=Pbs/Abs≤[σbs]中,Abs是指连接件的:

  (A)横截面面积;

  (B)名义挤压面积;

  (C)实际挤压部分面积;

  (D)最大挤压力所在的横截面面积。

  答案:(B)

  解析:Abs是指连接件的名义挤压面积

  5、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

  (A)纯剪切应力状态;

  (B)线弹性范围;

  (C)单元体上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剪应力分析;

  (D)受剪切的构件。

  答案:(C)

  解析: 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单元体上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剪应力分析

  6、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

  (A)纯剪切应力状态;

  (B)线弹性范围;

  (C)单元体上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剪应力分析;

  (D)受剪切的构件。

  答案:(C)

  解析: 剪应力互等定理只适用于单元体上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剪应力分析

  7、等截面传动轴,轴上安装a、b、c三个齿轮,其上的外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一定,如下图所示,但齿轮的位置可以调换。从受力的观点来看,齿轮a的位置应放置在:

  (A)任意处;

  (B)轴的最左端;

  (C)轴的最右端;

  (D)齿轮b与c之间。建设工程教育网

  答案:(D)

  解析:从受力的观点来看,齿轮a的位置放置在齿轮b与c之间时,轴上力最小。

  8、圆形截面有( )形心主惯性轴

  (A)一根;

  (B)无穷多根;

  (C)一对;

  (D)三对。

  答案:(B)

  解析:根据形心主惯性轴的定义可知,答案为(B)

  9、下图所示三角形截面,高为 h,底为b,已知截面对y轴的惯性矩,且y1平行于y,距离a=2h/3,则Iy1为:

  (A) Iy1=bh3/36;

  (B) Iy1=11bh3/36;

  (C) Iy1=bh3/12;

  (D) Iy1=-5bh3/36。

  答案:(C)

  解析:根据移轴公式可知,答案为(C)

  10、工程上判别层流与紊流采用:

  (A)上临界流速;

  (B)下临界流速;

  (C)上临界雷诺数

  (D)下临界雷诺数。

  答案(D)

编辑推荐

城市规划师最新自我检测:《城市规划原理》模拟题

城市规划师最新强化训练:《管理与法规》模拟题

城市规划师最新自我检测:《管理与法规》模拟题

欢迎光临该注册结构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jiegou/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