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课后练习

发布时间: 2013-04-19 14:23:35 作者: liulinlin

  第九章 金融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金融资产中,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贷款和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金融资产的是( )。

  A.存货

  B.应收票据

  C.其他应收款

  D.贷款

  3.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与其他三类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C.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D.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条件时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 2011年10月2日,甲公司支付51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5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5万元。则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万元。

  A.510

  B.500

  C.495

  D.530

  5.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80万元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2009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5年期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不可赎回债券,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利息按单利计算,次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甲公司购入该债券后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则2011年1月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000

  B.1003

  C.1083

  D.1183

  6. 2011年10月8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上以105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0万元)购入乙公司的股权投资,另发生交易费用10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1年12月31日,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就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万元。

  A.300

  B.290

  C.250

  D.240

  7. 甲公司于2011年1月2日自证券市场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20万股,每股市价5.9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1年4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2011年4月5日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6月30日该股票收盘价格为每股5元;2011年7月5日,甲公司以每股5.50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出售。假定甲公司对外提供半年报,则甲公司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处置损益为( )万元。

  A.-48

  B.60

  C.72

  D.-36

  8.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的A债券;取得时支付价款108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4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0.5万元,甲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1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4万元;2011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6万元(不含利息);2012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011年度的利息4万元;2012年3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债券售价为110万元。甲公司从购入到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累计损益为( )万元。

  A.12

  B.9.5

  C.16

  D.13.5

  9. 2010年10月12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支付价款8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6万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9.4元。2011年2月18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40万元。2011年3月20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在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4万元后,实际取得款项117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项股票投资对甲公司2011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260

  B.400

  C.276

  D.416

  10. 甲公司2010年12月25日支付价款204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0年12月31日,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105万元(不包含应收股利)。2011年2月8日,甲公司收到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应收股利60万元。2011年3月15日甲公司以2300万元将该项股权投资出售。则该项股权投资对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0

  B.-10

  C.60

  D.310

  11.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12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200

  B.1212

  C.1132

  D.1120

  12.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60万元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0万张,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7%,利息按单利计算,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万元。

  A.990

  B.998

  C.1000

  D.1068

  13. 甲公司于2011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6%,到期日为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996.61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5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8%。2011年度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80

  B.81.2

  C.80.93

  D.76.13

  14.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44.75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0年1 月1日,系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2011年12月31日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2018.42

  B.2136.94

  C.2222.42

  D.2122.42

  15.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对外赊销商品一批,售价10000元(不含增值税),商业折扣为6%,增值税税率为17%,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企业销售商品时代垫运杂费700元,则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为( )元。

  A.10764

  B.11700

  C.11698

  D.12400




  二、多项选择题


  1. 企业的金融资产按其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应分类为( )。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贷款和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下列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B.企业取得的拟近期内出售的股票投资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C.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可以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指定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取得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有( )。

  A.融资费用

  B.内部管理成本

  C.支付给代理机构的手续费

  D.债券的折价

  4.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C.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5.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B.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C.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D.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6. 下列各项中,影响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有( )。

  A.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B.分期收回的本金

  C.利息调整的累计摊销额

  D.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确认的票面利息

  7. 关于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C.贷款和应收款项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D.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8.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减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准备

  B.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不计提减值准备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不需转出

  9.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减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资产负债表日不再确认利息收入

  B.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转回后,其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C.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D.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在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

  10. 甲公司2010年3月2日自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1500万元(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0年4月8日,甲公司收到上述现金股利2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16元。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跌至15元,甲公司预计该股票价格的下跌是暂时性的。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继续下跌,每股市价跌至9.5元。甲公司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2010年4月8日收到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20万元

  B.2010年12月31日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5万元

  C.2010年12月31日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15万元

  D.2011年12月31日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万元

  11. 长江公司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2010年3月15日购买B上市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的股票,从而持有其0.3%的股份,该股份仍处于限售期内。因B公司的股份比较集中,长江公司未能在B公司的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且未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010年6月15日,长江公司又从二级市场购入C公司股票100万股,长江公司取得C公司股票后,对C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长江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C公司股票。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长江公司应将取得的B上市公司的限售股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长江公司应将取得的B上市公司的限售股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长江公司应将取得的C公司股票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D.长江公司因持有B公司和C公司股票取得的现金股利应计入当期损益

  12.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 )。

  A.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B.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C.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D.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13. 下列交易事项中,应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B.确认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C.权益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权益变动中投资企业按其持股比例应享有的份额

  D.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14. 下列交易事项中,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有( )。

  A.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B.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C.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证券发行费用

  D.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15. 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4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年利率为4%。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76.3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30 万元。 2011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2012年1月20日,A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项1015.5万元存入银行。则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相关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2010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036.30万元

  B.2010年1月1日应确认应收利息50万元

  C.2010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41.45万元

  D.2010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为1027.75万元



  三、判断题


  1.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

  2. 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3.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 )

  4. 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的,应将剩余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5. 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 )

  6. 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 )

  7.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 )

  8.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 )

  9.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其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累计上升额自所有者权益中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 )

  10. 对于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与名义利率计算的相差很小,也可以采用名义利率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 )

  11. 企业不能将在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

  12. 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投资收益。 ( )

  13. 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作为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同时将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 )

  14.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期末应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 )

  15. 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损失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



  四、计算分析题


  1. 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200万元,年利率为4%的A债券;取得时支付价款208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8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万元,甲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0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8万元。2010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12万元(不含利息)。2011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010年度的利息8万元。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债券,售价为216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与上述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债券时应确认的处置损益。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 2010年3月2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自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l20万股,支付价款96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万元。甲公司将其购入的乙公司股票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4月15日收到乙公司本年3月20日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9元。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5元,甲公司预计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将持续下跌。2012年12月31日,股票市场有所好转,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6元。2013年3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将其对外出售,出售时发生相关税费5万元,扣除相关税费后取得的净价款为95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

  (1)编制上述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因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应确认的损益金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要求明细到二级科目)

  3. A公司于2010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3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994.73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8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5%。假定按年计提利息,利息以单利计算。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A公司2010年1月2日至2013年1月1日与该项债券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 A公司于2010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4%,到期日为2013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920.35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10年年末债务人发生亏损,估计该项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900万元,购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6%。2011年12月31日减值因素消失,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100万元,假定按年计提利息,利息以单利计算。

  要求:编制A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甲公司为一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甲公司在编制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内审部门就2011年下列有关金融资产的分类和会计处理提出异议:

  (1)2011年6月1日,甲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取得乙公司5%的限售股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将该项股票投资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2)2011年7月1日,甲公司从上海证交易所购入丙公司2011年1月1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50万份。该债券面值总额为5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于每年年初支付上一年度债券利息。甲公司购买丙公司债券合计支付了5122.5万元(包括交易费用2.5万元)。甲公司拟随时出售该项债券,以获取利润差价,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2011年10月1日,由于资金周转困难,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丁公司债券出售80%,出售所得价款扣除相关交易费用后的净额为7200万元。该债券原系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购入,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债券投资。出售80%债券投资后,甲公司将所持剩余20%丁公司债券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要求:根据资料(1)

  (2)和(3),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对相关金融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6. 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利息于到期日随本金一起支付,到期日为2014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年利率为4%。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1058.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并将继续下降。2012年1月20日,甲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项985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甲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20日上述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

  [答案]A

  [解析]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贷款、垫款、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选项A,存货不属于企业的金融资产。

  3

  [答案]A

  [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的金融资产,选项A不正确。

  4

  [答案]C

  [解析]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510-15=495(万元),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交易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投资收益。

  5

  [答案]C

  [解析]2011年1月1日购买债券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2010年度债券利息(2011年1月5日支付)应确认为应收利息,故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1180-1000×10%+3=1083(万元)。

  6

  [答案]A

  [解析]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就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00-(1050-50)=300(万元)。

  7

  [答案]B

  [解析]甲公司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处置损益=(5.50-5)×120=60(万元),处置时将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属于损益内部之间的结转,不影响处置时计入损益的金额。

  8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108-4=104(万元),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累计损益=-0.5+(106-104)+4+(110-106)=9.5(万元)。

  9

  [答案]C

  [解析]该项股票投资对甲公司2011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40+(1176-9.4×100)=276(万元),因为处置时将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属于损益内部之间的结转,不影响利润总额。

  10

  [答案]A

  [解析]购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计量金额,不影响当期损益;2010年度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损益,所以该项股权投资对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0。

  11

  [答案]C

  [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1120+12=1132(万元)。

  12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1060-10×100×7%+8=998(万元)。

  13

  [答案]C

  [解析]2011年度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96.61+15)×8%=80.93(万元)。

  14

  [答案]C

  [解析]2010年12月31日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2044.75+10)×(1+4%)=2136.94(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2136.94×(1+4%)=2222.42(万元)。

  15

  [答案]C

  [解析]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10000×(1-6%)×(1+17%)+700=11698(元)。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D

  [解析]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答案]ABD

  [解析]选项C错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

  [答案]ABD

  [解析]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4

  [答案]ABCD

  [解析]以上说法均正确。

  5

  [答案]ACD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选项B错误。

  6

  [答案]ABCD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利息-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故以上选项均正确。

  7

  [答案]ABD

  [解析]选项C,贷款和应收款项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8

  [答案]BC

  [解析]选项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下跌且下跌并非暂时性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选项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9

  [答案]AC

  [解析]选项A不正确,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确认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选项C不正确,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在考虑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时,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10

  [答案]CD

  [解析]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2010年3月2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485

  应收股利 20

  贷:银行存款 1505

  2010年4月8日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2010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1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5

  2011年12月31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2012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53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550

  11

  [答案]BCD

  [解析]选项A不正确,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不包括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的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本题由于没有将B上市公司的限售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以应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2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13

  [答案]ACD

  [解析]选项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的减值损失,应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14

  [答案]AD

  [解析]选项B,应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选项C,应冲减溢价发行收入即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

  15

  [答案]ABC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1076.30-1000×5%+10=1036.30(万元),选项A正确;2010年1月1日支付的购买价款中包含的2009年度利息应确认为应收利息,选项B正确;2010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36.30×4%=41.45(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应收回的利息=1036.30×(1+4%)-1000×5% =1027.75(万元)。


  三、判断题


  1

  [答案]√

  2

  [答案]√

  3

  [答案]√

  4

  [答案]×

  [解析]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的,剩余持有至到期投资不应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

  [答案]×

  [解析]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由于涉及期限比较短,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不必折现。

  6

  [答案]×

  [解析]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7

  [答案]×

  [解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以后期间其价值恢复时应通过所有者权益即资本公积转回其减值金额。

  8

  [答案]×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9

  [答案]√

  10

  [答案]√

  11

  [答案]√

  12

  [答案]×

  [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3

  [答案]×

  [解析]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14

  [答案]×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后续计量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15

  [答案]×

  [解析]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损失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1)

  2010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

  应收利息 8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209

  2010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8

  贷:应收利息 8

  2010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借:应收利息 8

  贷:投资收益 8

  2011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8

  贷:应收利息 8

  2011年4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216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

  ——公允价值变动 12

  投资收益 4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贷:投资收益 12

  (2)2011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债券应确认的处置损益=出售取得价款-出售时的账面价值=216-212=4(万元)。

  提示: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影响处置时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但不影响处置时的损益总额。

  2

  [答案]

  (1)

  2010年3月2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963

  贷:银行存款 963

  2010年3月20日

  借:应收股利 20

  贷:投资收益 20

  2010年4月15日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2010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17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7

  2011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363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7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480

  2012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

  2013年3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95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36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963

  ——公允价值变动 117

  投资收益 235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

  贷:投资收益 120

  (2)甲公司因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应确认的损益金额=20-363+235+120=12(万元)或甲公司因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应确认的损益金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955+20-963=12(万元)。



  3

  [答案]

  (1)2010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1000×4%)

  贷:银行存款 1012.7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27

  (2)2010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3)2010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994.73-40+18)×5%=48.64(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借方摊销额=48.64-1000×4%=8.64(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64

  贷:投资收益 48.64

  (4)2011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5)2011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94.73-40+18+8.64)×5%=49.07(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借方摊销额=49.07-1000×4%=9.07(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

  贷:投资收益 49.07

  (6)2012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7)2012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借方摊销额=27.27-8.64-9.07=9.56(万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0+9.56=49.56(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56

  贷:投资收益 49.56

  注意: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应为0,所以为避免出现尾差的情况,最后一期采用倒挤的方法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额和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

  (8)2013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04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

  4

  [答案]

  (1)2010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贷:银行存款 940.3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65

  (2)2010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40.35×6%=56.42(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方摊销额=56.42-1000×4%=16.42(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

  ——利息调整 16.42

  贷:投资收益 56.42

  2010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前其摊余成本即账面价值=940.35+40+16.42=996.77(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900万元,故应计提减值损失=996.77-900=96.77(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996.77-96.77=9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6.7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96.77

  (3)2011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00×6%=54(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借方摊销额=54-1000×4%=14(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4

  贷:投资收益 54

  2011年12月31日减值损失转回前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900+40+14=954(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100万元,减值准备可以转回。首先在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2011年12月31日的处理如下: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96.77×6%=59.81(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方摊销额=59.81-1000×4%=19.81(万元)。

  2011年12月31日(转回日)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996.77+59.81=1056.58(万元),2011年12月31日转回后的摊余成本不能超过1056.58万元,所以减值损失转回的金额=1056.58-954=102.58(万元),但由于原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96.77万元小于102.58万元,所以其摊余成本的恢复通过减值损失恢复的部分为96.77万元,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和投资收益恢复的金额=19.81-14=5.81(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96.77

  贷:资产减值损失         96.77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81

  贷:投资收益 5.81



  5

  [答案]

  ①资料(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限售股权的分类不正确。

  理由: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②资料(2)甲公司将所持丙公司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购入丙公司3年期的债券,由于拟随时用于出售以获取利润差价,所以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③资料(3)甲公司将所持丁公司债券剩余部分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的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例外情况,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

  [答案]

  (1)2010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

  ——应计利息 50(1000×5%)

  ——利息调整 18.50

  贷:银行存款 1068.50

  (2)2010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68.50×4%=42.74(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方摊销额=50-42.74=7.26(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42.7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7.2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068.50+50-7.26)=1111.24(万元),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1111.24-1100=11.24(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24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1.24

  (3)2011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111.24×4%=44.45(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方摊销额=50-44.45=5.55(万元)。

  注:在计算2011年年初摊余成本时,不应考虑2010年12月31日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44.4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5.5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100+50-5.55=1144.45(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应确认的减值准备金额=1144.45-1000=144.45(万元),同时原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应转入资产减值损失,即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144.45+11.24=155.69(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5.69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44.4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24

  (4)2012年1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98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1.24

  ——减值准备 144.45

  投资收益 1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

  ——应计利息 150

  ——利息调整 5.69(18.50-7.26-5.55)


相关推荐:

历年真题精选: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汇总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历年考题汇总

2012会计职称考试中级《经济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解析

更多会计职称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会计职称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kjzc)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