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 E )1.下列哪项不属于给药原则中的内容
A.根据医嘱给药 B.给药时间要准确 C.给药途径要准确
D.给药浓度和剂量要准确 E.护士可根据病情变化给药
( D )2.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 D.静脉注射 E.外敷
( B )3.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药名用中、外文对照 B.应加锁并认真交班 C.装密封瓶中保存
D.于阴凉处存放 E.与内服药分别放置
( A )4.执行给药原则中,哪项是最重要的
A.遵医嘱给药 B.给药途径要准确 C.给药时间要准确
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E.给药中要经常观察疗效
( C )5.应远离明火处保存的药物是
A.抗毒素血清 B.胎盘球蛋白 C.乙醚、酒精
D.肾上腺素 E.棕色合剂
( D )6.药品的保管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分类保管 B.易挥发、潮解的药物、须装瓶内盖紧
C.抗生素按有效日期先后排列 D.剧毒药标记用蓝边
E.生物制品保存在4℃环境
( A )7.应存放在有色密盖瓶中的药物是
A.易氧化的药物 B.易挥发的药物 C.易潮解的药物
D.易燃烧的药物 E.易风化药物
( D )8.不属于生物制品的药物是
A.胎盘球蛋白 B.白喉抗毒素 C.甲肝疫苗
D.细胞色素C E.破伤风抗毒素
( A )9.下列服药方法,哪项不妥
A.助消化药饭前服 B.健胃药饭前服
C.发汗药服后多饮水 D.服铁剂时,避免与牙齿接触
E.鼻饲患者服药,应自胃管灌入,灌后需温开水冲净
( C )10.应避免与牙齿接触的药物是
A.止咳合剂 B.棕色合剂 C.1%的稀盐酸
D.碳酸氢钠 E.颠茄合剂
( D )11.长期服用,应防止依赖性的药物是
A.枇杷露 B.氨茶碱 C.红霉素 D.安定 E.地高辛
( E )12.宜饭前服用的药物是
A.维生素C B.颠茄合剂 C.止咳合剂 D.红霉素 E.胃蛋白酶合剂
( C )13.服磺胺药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A.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B.减轻服药引起的恶心 C.避免尿中结晶析出
D.避免影响血液酸碱度 E.增加药物疗效
( C )14.服用洋地黄药物时,护士应重点观察
A.胃肠道反应 B.是否成瘾 C.心率 D.体温 E.有无皮疹
( C )15.发药的注意事项有错误的是
A.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B.发药前,了解患者情况
C.如因特殊检查,可提前发药 D.分发麻醉、催眠药时,应待患者服下后方可离开
E.患者提出疑问,应重新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 C )16.容易被热破坏的生物制品类药的保存方法是
A.放在密盖瓶内 B.放在有色瓶中 C.放在冰箱中
D.放在阴凉处 E.放在远离明火处
( A )17.内服药在瓶上贴有哪种颜色标签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 C )18.表示饭后的外文缩写的正确写法是
A.Hs B.ac C.pc D.sos E.Co
( C )19.拉丁文“p.r.n”译成中文的正确含义是
A.隔日一次 B.需要时(限用一次) C.必要时(长期)
D.每晚一次 E.每小时一次
( E )20.三查七对一注意中一注意是
A.药物用量 B.药物浓度 C.用药时间
D.药物的配伍禁忌 E.用药后反应
( D )21.取药液方法,下列哪项不妥
A.取水剂前将药液摇匀 B.药液不足1ml用滴管吸取
C.倒药液时药瓶标签向上 D.两种药液可同置于一药杯内
E.油剂药液应倒入盛少量冷开水杯中
( B )22.下列发药方法,哪项错误
A.危重患者喂服 B.鼻饲患者停止给药
C.患者提出疑问须重新核对 D.暂不服药者取回药物并交班
E.给强心甙类药物前测患者脉搏
( D )23.英语缩写“biw”的中文译意是
A.每日一次 B.每日二次 C.每周一次
D.每周二次 E.每晚一次
( D )24.同时服下列药物,最后服用的是( )
A.维生素B1 B.复方阿司匹林 C.麦迪霉素
D.止咳糖浆 E.维生素C
( A )25.指导患者服药时,以下哪种作法不妥
A.服用强心甙类药前要测量呼吸 B.服用铁剂应忌饮茶
C.服磺胺及发汗药应多喝水 D.服酸类药时应用吸管服用
E.止咳糖浆在最后服用
( D )26.以下哪种作法不符合药物保管原则
A.药柜应放在光线照亮、通风、干燥处 B.各种药物分类保管
C.麻醉药及剧毒药应加锁,并进行交接班 D.瓶签模糊不清的药物需认真核对
E.药物保管、领取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 B )27.备药时,须将药研碎,溶解后再给予的是
A.呕吐患者 B.鼻饲患者 C.腹泻患者
D.发热患者 E.鼻出血患者
( C )28.发药时,下列哪项做法不符合要求
A.服铁剂药后需漱口 B.危重患者及小儿应喂服
C.遇患者有疑问时,应耐心解释 D.服洋地黄前需测心率
D.服安眠药应防成瘾
( C )29.每晚一次的外文缩写是
A.qd B.小时s C.qn D.DC E.qod
( C )30.对易风化潮解的药物应放在
A.有色瓶内 B.阴凉干燥处 C.密封瓶中
D.避光纸盒内 E.冰箱内
( C )31.患者李某,扁桃体炎,注射青霉素后第10天自觉皮肤瘙痒,腹痛,体检:T37.8℃,膝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发生
A.皮肤过敏反应 B.消化道过敏反应 C.血清病型反应
D.关节炎 E.呼吸道过敏反应
( D )32.氧气雾化吸入时,下列哪项错误
A.患者吸入前漱口 B.药物用蒸馏水稀释在5ml以内
C.湿化瓶内不能放水 D.嘱患者吸气时松开出气口
E.氧流量为6~10L/分钟
( B )33.超声雾化吸入后,下列哪项物品不需消毒
A.雾化罐 B.水槽 C.螺纹管 D.口含嘴 E.面罩
( C )34.注射时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是
A.选择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B.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C.注射前洗手,戴口罩。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直径在5cm以上
D.不可在硬结、瘢痕处进针 E.不可用变色、混浊的药
( D )35.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下列哪项错误
A.注射应慢 B.解除思想顾虑 C.减轻疼痛
D.刺激性强药物先注射 E.分散注意力
( C )36.自安瓿内吸取药液错误的是
A.仔细核查 B.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
C.用砂轮在颈部划一锯痕,折断安瓿 D.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
E.吸药时不能用手握住活塞
( A )37.皮内注射操作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皮肤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 B.用碘酊消毒皮肤 C.进针后抽回血
D.推药液于真皮下 E.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
( D )38.关于皮下注射,下列哪项错误
A.药量少于1ml,需用1ml注射器 B.注射部位常规消毒
C.持针时,右手示指固定针栓 D.针头和皮肤呈50°刺入
E.进针长度为针梗的2/3
( C )39.2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最佳部位
A.股外侧肌 B.臀大肌 C.臀中肌、臀小肌 D.上臂三角肌 E.后背
( A )40.各种注射的定位法哪项正确
A.臀中肌注射: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B.臀大肌注射:髂嵴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
C.皮内注射:前臂掌侧 D.皮下注射:肩峰下2~3横指
E.臀小肌注射:髂前上棘与臀裂顶点的外上1/3处
( D )41.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须重做皮试
A.肌内注射改静脉滴注 B.肌内注射每天2次改成每天4次
C.患者因故未注射药物 D.更换不同批号的青霉素
E.患者病情加重畏冷寒战
( D )42.患者孙某,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肤试验结果阳性,脱敏注射第一次剂量为
A.15 IU B.50 IU C.100 IU D.150 IU E.200 IU
( D )43.青霉素皮试结果:局部皮肤红肿,直径1.1cm,无自觉症状,下列处理哪项正确
A.可以注射青霉素 B.可以注射青霉素,但剂量减少,准备急救药品
C.暂停该药,下次使用重新试验 D.禁用青霉素
E.在对侧肢体做对照试验
( D )44.抢救链霉素过敏反应的药物
A.氯丙嗪 B.氯苯那敏 C.氯化钾 D.葡萄糖酸钙 E.异丙肾上腺素
( D )4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停药后再用超过多久须重做皮试
A.1天 B.3天 C.5天 D.7天 E.9天
( B )46.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是
A.所注剂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B.所注剂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C.所注剂量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D.所注剂量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E.所注剂量分四等份,分次注射
( D )47.患者万某,因感染服磺胺药治疗,护士嘱其多饮水,其目的是
A.促进吸收 B.减少副作用 C.冲淡药味
D.防止在肾脏析出结晶 E.保护肝脏
( D )48.患者张某,因哮喘发作来院求医,给予药物静脉注射,护士操作哪项错误
A.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 B.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C.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在5cm以上 D.针头斜面向下
E.针头和皮肤呈20°角进针
( C )49.患者王某,在静脉注射过程中,主诉注射部位疼痛,检查:局部肿胀,抽吸有回血,应考虑
A.针头阻塞 B.针头滑出血管外 C.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
D.针头斜面穿透对侧血管壁 E.静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