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注册税务师考试《财务与会计》测

发布时间: 2013-04-22 10:01:25 作者: liulinlin

 

  一、单项选择题


  1. A企业投资一个新项目,经测算其标准离差率为45%,如果该企业以前投资相似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为16%,标准离差率为50%,无风险报酬率为8%并一直保持不变,则该企业投资这一新项目的预计投资报酬率为()。

  A.15.68%

  B.15.2%

  C.24%

  D.22.0%

  2. 某企业2008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 000万元,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 400万元,本年股东投入资金为2 500万元,则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A.40%

  B.150%

  C.131.67%

  D.173.33%

  3. 某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所得税率为25%,2009年度应交企业所得税为25万元;2009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包括:本期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万元,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万元;超过税前列支标准的业务招待费l5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l0万元,无其它调整事项。若该企业2009年度所有者权益除因当年实现净利润导致增加外无其他增减事项,2009年年末所有者权益为575万元,则该企业2009年度的净资产利润率为()。

  A.5%

  B.7.08%

  C.13.25%

  D.8%

  4. 甲公司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150 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6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5%。甲公司最佳现金持有量下持有现金的总成本为()元。

  A.1 500

  B.3 000

  C.2 000

  D.5 000

  5. 某公司一年前发行普通股股票1 000万元,筹资费用率4%,每股发行价为7元,目前每股市价为12元,预计下一年每股股利0.25元,以后股利增长率维持3%不变,所得税税率25%,该公司目前留存了20万元的留存收益,则留存收益的成本为()。

  A. 6.72%

  B.5.08%

  C.5.86%

  D.6.06%

  6.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2008年固定成本总额为4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 000万元,恰好等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2009年该企业目标利润定为100万元,预计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和固定成本与2008年相同。则该企业2009年的边际贡献率比2008年提高()时,才能使目标利润实现。

  A.60%

  B.40%

  C.25%

  D.50%

  7. 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下列财务指标的情况能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较弱的是()。

  A.基本获利率较高

  B.每股收益较低

  C.已获利息倍数较小

  D.资本积累率较低

  8. 某公司2006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 000万元,该年分配股利500万元,2007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 200万元。2008年拟投资2 000万元引进一条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80%,借入资金占20%。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保持资金结构不变,则2008年度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万元股权资金。

  A.1 200

  B.1 000

  C.2 000

  D.1 600

  9. 一项长期投资方案的现值指数大于1,不能说明()。

  A.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小于企业的资金成本

  B.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金成本

  C.该方案净现值大于0

  D.该方案生产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总现值大于初始投资的现值

  10. 与编制零基预算相比,编制增量预算的缺点不包括()。

  A.容易使不必要的开支合理化

  B.可能按主观臆断平均削减原有成本支出

  C.可能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成本支出

  D.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

  D.7594.79

  11. 在企业会计实务中,下列会计事项中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是()。

  A.债务方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B.转让长期股权投资发生损失

  C.企业将自己开采的煤炭用于产品加工时计算缴纳的资源税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下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

  12. 标价为100 000元的某增值税应税产品对外销售,商业折扣10%,付款条件为2/10,1/2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按照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现金折扣。购货单位已于本期售出商品后的第8天一次付清这笔货款。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75 000元,该项销售业务使本期利润总额增加()元。

  A.34 247

  B.13 100

  C.12 894

  D.15 000

  13. 甲公司2009年3月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乙公司,价税合计为585 000元,同日乙公司交来一张面值为585 000元、期限为6个月的银行承兑无息票据。甲公司2009年6月1日将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6%。另外发生手续费200元。假定每月按30天计算。则甲公司贴现时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A.借:银行存款 585 000

  贷:应收票据 585 000

  B.借:银行存款 576 025

  财务费用 8 975

  贷:短期借款 585 000

  C.借:银行存款 576 025

  财务费用 8 975

  贷:应收票据 585 000

  D.借:银行存款 576 225

  贷:应收票据 576 225

  14. 甲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成本每公斤为20元。本月购进甲材料9 00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53 000元,增值税额为26 010元。另发生运输费1 000元,包装费500元,途中保险费用538.5元,入库后仓储费6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8 992.50公斤,运输途中合理损耗7.5公斤。则购进甲材料发生的成本超支差异为()元。

  A.5 398.50

  B.1 198.50

  C.27 361.50

  D.23 761.50

  15.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于包装物发出时,()。

  A.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B.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C.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16. W公司有甲、乙两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9年12月初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40 000元和5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8 000元,其中甲、乙存货分别为3 000元和5 000元。2009年12月31日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30 000元和70 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35 000元和54 000元。该公司12月份销售甲存货10 000元;期初乙存货中有40 000元对外销售。则该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元。

  A. 0

  B.-12 000

  C.12 750

  D.15 000

  17. 甲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2009年3月,月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210万元,售价总额为300万元,本月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为310万元,售价总额为500万元,本月销售商品的售价总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甲公司2009年3月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270

  B.325

  C.237

  D.330

  18. 某企业2008年1月1日乙材料账面实际成本为90 000元,结存数量为500吨;1月3日购进乙材料300吨,每吨单价200元;1月15日又购进乙材料400吨,每吨单价180元;1月4日和1月20日各发出材料400吨。该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期末材料成本的差异为()元。

  A.250

  B.74 000

  C.73 500

  D.500

  19.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9年5月10日以83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3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4万元。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30万元。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3.6元。7月20日,甲公司以920万元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111

  B.115

  C.151

  D.155

  20. 旺盛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一台,应付融资租赁款现值为360万元(假定该现值小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另发生运杂费用16万元,安装调试费用20万元,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为4万元。该固定资产的租赁期为8年,同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若该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万元。

  A.36

  B.40

  C.45.5

  D.50


  21.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但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B.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一般应计入无形资产价值

  C.若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D.广告费作为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虽然能提高商标的价值,但一般不计入商标权的成本

  22. M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购入N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为60 500万元的公司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6%,面值为60 000万元,交易费用为100万元,实际利率为5%。每年年末付息,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2009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为()万元。

  A.60 600

  B.285

  C.1 515

  D.60 030

  23. 在已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价值恢复时,下列资产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的是()。

  A.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B.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损失

  C.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

  D.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

  24. 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从股票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对乙公司无重大影响,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上年现金股利4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3元;甲公司预计该股票的价格下跌是暂时的。2008年,乙公司因违反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乙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下跌。至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每股6元;甲公司预计该股票的价格下跌是非暂时性的。2009年,乙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股票价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到每股10元。假定2008年和2009年均未分派现金股利,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就所持有的上述股票所确认的资本公积于2009年12月31日余额为()万元。

  A.0

  B.440

  C.800

  D.1160

  25. 企业因持有意图的改变,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应()。

  A.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原账面价值结转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B.按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日公允价值结转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按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与重分类日其公允价值孰低结转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不作账务处理

  26. 2008年3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及一项土地使用权取得其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 250万元。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确认长期股权投资5 000万元,不确认资本公积

  B.确认长期股权投资5 000万元,确认资本公积800万元

  C.确认长期股权投资4 800万元,确认资本公积600万元

  D.确认长期股权投资4 800万元,冲减资本公积200万元

  27. 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

  B.企业将自建的一栋写字楼出租,并向承租人提供保洁服务等辅助服务

  C.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

  D.工业企业持有以备增值后出售的旧厂房

  28. 下列项目中,不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

  A. 应付租入包装物的租金

  B.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C.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D.收取的包装物的押金

  29. 下列会计事项中,不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是()。

  A.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B.企业可能被吸收合并

  C.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D.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30. 某企业为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8年2月份,期初留抵进项税额5万元,购进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内销产品销项税额为51万元,出口产品离岸价为人民币2 400万元,假设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则下列账务处理中,属于该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A. 借:主营业务成本 314

  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14

  B.借:其他应收款 36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

  C.借:其他应收款 46

  贷:应交税费——多交增值税 46

  D.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1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14

  31. 2007年初,M公司为其150名中层以上职员每人授予2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职工从2007年初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1年底前行使。M公司估计,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8元、19元、20元、23元。2009年、2010年、2011年支付的金额分别为19元、22元、24元。第一年有10名职工离开公司,预计三年中还会有7名职工离开,2008年又有10名职工离开企业,预计还将有7名职工离开,则2008年末应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元。

  A.136 250

  B.152 000

  C.241 650

  D.189 450

  32. 下列项目中,不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有()。

  A.应交的土地使用税

  B.应交的教育费附加

  C.应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D.耕地占用税

  33. 某公司于20×7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 000元发行了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7%的可转换公司债券30万份,利息每年年末支付。每份债券可在发行1年后转换为200股普通股。发行日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换股份权利的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为9%,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1月1日,该交易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PV7%,1=0.9346,PV7%,2=0.8734,PV9%,1=0.9174,PV9%,2=0.8417,四舍五入取整数)。

  A.0

  B.1 055

  C.3 000

  D.28 945

  34. 企业因对外担保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在担保涉及诉讼的情况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法院尚未判决,企业没有必要确认负债

  B.虽然法院尚未判决,而且企业估计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但如果损失金额不能合理估计的,则不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C.虽然法院尚未判决,但企业估计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因此应将担保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D.虽然企业已被判决败诉,但正在上诉,不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35. 某建筑公司于2009年1月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1 5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最初预计总成本为1 350万元。2009年度实际发生成本9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公司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750万元。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确认的营业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

  A.868.18万元和 150万元

  B.818.18万元和68.18万元

  C.900万元和150万元

  D.1 050万元和22.5万元

  36. 甲公司20×8年11月20日收到法院通知,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甲公司使用的某软件侵犯其专利权,要求甲公司一次性支付专利使用费500万元,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对此项诉讼,甲公司估计败诉的可能性为60%,预计一次支付给A公司100万元至200万元,并支付诉讼费用5万元。由于甲公司所使用的软件是由丙公司为其制作,因此甲公司向丙公司提起诉讼,甲公司已基本确定可从丙公司获得赔偿80万元。对于该项未决诉讼甲公司在12月31日应作的会计处理为()。

  A.不确认或有资产,只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B.确认预计负债155万元,同时确认资产80万元,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信息

  C.确认预计负债155万元,不确认资产,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信息

  D.确认预计负债75万元,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信息

  37. 某公司自2007年1月1日开始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利润总额为2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7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

  (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万元

  (2)年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1 5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出售时一并计算应税所得

  (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300万元。假定该公司2007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公司2007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A.33万元

  B.97万元

  C.497万元

  D.561万元

  38. 甲公司所得税税率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2007年10月以50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法计价,2008年5月乙公司分配2007年度的现金股利,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5万元,甲公司从2008年1月1日起,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2007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450万元,该会计政策变更对甲公司2008年的期初留存收益影响为()万元。

  A.-50

  B.-45

  C.-37.5

  D.-63.65

  39. 丁企业本期发生以下支出:支付26万元购进一台运输车辆,处置一台设备支付清理费用3万元,支付融资租入生产线的租赁费100万元,支付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已计入在建工程借款利息60万元,支付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机床的最后一期款项20万元,支付200万元购买一项专利。上述支出中,应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是()万元。

  A.26

  B.31

  C.151

  D.226

  40. 甲公司因违约于20×7年11月被乙公司起诉,该项诉讼在20×7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认为有可能败诉并赔偿。20×8年2月15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法院判决甲公司需要偿付乙公司的经济损失,甲公司不再上诉并支付了赔偿款项。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甲公司应做的会计处理不包括()。

  A. 按照调整事项处理原则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

  B.调整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

  C.调整20×7年12月31日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项目

  D.调整20×7年12月31日现金流量表正表相关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利润最大化目标体现了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的一致性,是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有机结合

  B.股票价格反映了市场对企业价值的客观评价,每股市价最大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另一种表现

  C.每股收益最大化可能造成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

  D.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点是难以衡量企业的价值

  E.每股收益最大化考虑了利润与风险的关系

  2. 下列项目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有()。

  A.货币的供求关系

  B.违约风险

  C.通货膨胀

  D.流动性风险

  E.经营风险

  3. 某公司拟以200 000元投资一项目,投产后年营业收入60 000元,营业成本50 000元,预计有效期10年,按直线法提折旧,无残值。所得税率为25%,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0%,则该项目()。(PVA10%,10=6.1446)

  A.年现金净流量为27 000元

  B.回收期7.27年

  C.现值指数等于0.84

  D.内含报酬率小于10%

  E.内含报酬率等于10%

  4. 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有()。

  A.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B.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

  C.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D.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率

  E.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5.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债务资金成本一般比权益资金成本高

  B.负债增多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C.债券筹资能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D.权益筹资比债务性筹资的财务风险大

  E.在决定企业资金结构时,既要考虑综合资金成本的大小也要考虑财务风险的大小

  6. 公司运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公司灵活掌握资金的调配

  B.保持目标资本结构

  C.有利于吸引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D.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

  E.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

  7. 下列各项业务中,不属于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的有()。

  A.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D.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

  E.对建造合同计提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8. 对于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外币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外币专门借款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期间的财务费用

  C.企业因外币交易业务所形成的应收应付款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D.企业的外币银行存款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E.企业的外币兑换业务所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9. 下列项目中,应作为存货入账价值的有()。

  A.购入存货签订购货合同支付的印花税

  B.进口商品应支付的关税

  C.收回后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D.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支付的增值税

  E.购货途中发生的正常损耗

  10.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2009年4月5日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发出材料成本为10 000元,该材料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加工后,甲公司应付的加工费为1 872元(含增值税),乙公司代扣代缴的消费税为1 320元。4月25日甲公司收回该批材料并入库,准备直接对外销售,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加工费及各种税金。甲公司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下列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有()。

  A.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 320

  贷:银行存款 1 320

  B.借:委托加工物资 2 9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2

  贷:银行存款 3 192

  C.借:原材料 11 6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1 600

  D.借:原材料 12 92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2 920

  E.借:其他业务成本 1 320

  贷:银行存款 1 320

  11. 下列各项中,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有()。

  A.用产品对外投资,产品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B.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C.保管过程中发生的产成品超定额损失

  D.管理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毁损净损失

  E.债务重组过程中发生的净损失

  12.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有()。

  A.工程物资在建设期间发生的盘亏净损失

  B.一次性结转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的余额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D.融资租赁时最低租赁收款额与为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小于该项融资租赁资产账面余额的差额

  E.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在建工程报废净损失

  13.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而不应包括()。

  A.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B.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C.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

  D.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

  E.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22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处置时再处理

  B.如果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之差大于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则不调整原账面价值

  C.如果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之差小于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则将原账面价值调整到预计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之差额

  D.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大于预计净残值,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E.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小于预计净残值,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15. 下列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投资的公允价值入账

  B.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行债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C.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D.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均按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利润直接计算

  E.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16. 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成本模式,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期末应当计提土地使用权当期的摊销额

  D.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该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E.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房地产,如果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应该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准备

  17. 下列情况中有可能导致资产发生减值迹象的有()。

  A.资产市价的下跌幅度略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B.市场利率在当期已经上升,导致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C.如果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D.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远远低于原来的预算或者预计金额

  E.资产在建造或者收购时所需的现金支出远远高于最初的预算

  18. 按成本法核算时,下列事项中不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的有()。

  A.被投资单位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属于投资前实现的现金股利

  C.期末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D.被投资单位接受资产捐赠

  E.被投资方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9. 关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说法正确的有()。

  A.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住房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B.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C.企业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D.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的账面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E.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来核算

  20. 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下列商品销售业务,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有()。

  A. 退货期未满的试销商品销售

  B.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的商品销售

  C.预收款销售,货款已收到,货物未发出

  D.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的商品

  E.销售商品的同时约定以售价的120%进行回购

  21. 企业在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有()。

  A.因发生安全事故,导致项目连续停建100天

  B.建设项目因梅雨季节施工暂停4个月

  C.建设项目因地基处理不当,导致该项目需撤掉重建,时间为6个月

  D.建设项目因修改设计发生暂停,暂停时间长达4.5个月

  E.因为进行必要的工程质量检查,建设项目停工3个月

  22. 因或有事项确认一项负债时,其金额应当是清偿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则最佳估计数为该范围的中间值

  B.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则最佳估计数为该范围下限

  C.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D.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E.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23. 下列事项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

  A.企业销售商品时承诺给予产品质量保证

  B.企业的待执行合同变成了亏损合同,而且与该合同相关的义务不可撤销,并很可能导致一定金额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企业以自有财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

  D.企业为关联方销售的产品提供质量担保

  E.企业对外公告其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准备重组所属乙企业

  24. “库存股”科目核算的内容有()。

  A.企业为奖励本公司职工而收购本公司股份

  B.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而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企业实际支付的金额

  D.企业转让库存股或注销库存股

  E.企业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收购本公司股份

  25. 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让渡本企业资产使用权应确认收入的有()。

  A.金融企业让渡现金使用权按期计提的利息收入

  B.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入

  C.合同约定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收取的专利权使用费收入

  D.转让商标使用权收取的使用费收入

  E.出售商标权取得的收入

  26. 按照建造合同的规定,下列属于合同收入的内容的有()。

  A.合同中规定的初始收入

  B.客户预付的定金

  C.因奖励形成的收入

  D.因客户违约产生的罚款收入

  E.因合同变更形成的收入

  27. 关于递延所得税的核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按照规定,可以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所产生的所得税资产应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

  B.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计入所得税费用

  C.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应该计入所有者权益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会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应按准则规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计入所得税费用

  E.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28. 某股份有限公司对下列各项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A.由于物价持续下跌,存货的核算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B.由于银行提高了借款利率,当期发生的财务费用过高,故该公司将超出财务计划的利息暂作资本化处理

  C.由于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固定费用相对过高,该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年数总和法改为平均年限法

  D.由于客户财务状况改善,该公司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原来的5%降为1%

  E.企业以前没有建造合同业务,当年首次承接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

  29. 下列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中可直接根据有关总分类账户余额填列的有()。

  A.货币资金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应付账款

  D.应收票据

  E.短期借款

  30.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信息有()。

  A.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

  B.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C.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D.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需要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政策变更信息

  E.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政策变更信息


  三、计算题。


  1. M公司目前拥有资金9 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3 6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5 400万元,上年支付每股股利2元,预计以后各年股利增长率为5%,股票发行价格20元,目前价格也为20元。

  M公司为生产A产品,急需购置一台价值为3 000万元的W型设备,该设备购入后即可投入生产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经测算,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销售税金)为60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1 250万元,A产品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量4万件。

  为购置该设备,M公司计划再筹集资金3 0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案:

  方案甲:增加长期借款3 000万元,借款利率为12%,筹资后股价下降到18元,不考虑筹资费用,其他条件不变。

  方案乙:增发普通股120万股,普通股市价上升到每股25元,其他条件不变。

  已知当年限为4年、年利率为10%时,1元的复利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分别为0.683和1.464,1元的年金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分别为3.17和4.641。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若不考虑筹资费用,采用EBIT-EPS分析方法计算,甲、乙两个筹资备选方案筹资无差别点的EBIT为()万元。

  A. 1 875

  B.1 530

  C.2 250

  D.1 500

  (2).若根据比较资金成本法确定该公司最佳的筹资方案,则采用方案甲和方案乙后M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分别为()。

  A. 12%、14.9%

  B.12%、11.63%

  C.12.25%、11.63%

  D.12.25%、14.9%

  (3).若资金成本为10%,则M公司购置W型设备这一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万元。

  A. 206.34

  B.401.275

  C.262.5

  D.3 206.34

  (4).根据综合资金成本法选择筹资方案后,若M公司要求A产品投产后的第2年其实现的息税前利润总额比第1年增长200万元,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将A产品的销售量提高()万件。

  A. 0.75

  B.0.5

  C.1

  D.0.8

  2. 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A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季计算汇兑损益。每半年编制一次财务报表。2008年1月1日有关外币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外币账户外币账户余额(万美元)折算汇率人民币账户余额(万元)

  银行存款6007.104 260

  应收账款3007.102 130

  应付账款807.10568

  长期借款—本金3007.102 130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127.1085.2

  长期借款本金300万美元,系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与中国银行签订《外币借款合同》,向该行申请借入的,借款期限2007年自1月1日起算,期限为36个月,年利率4%,按季度计提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借款合同标明该笔美元借款专门用于一项已处于开发阶段的新产品X专利技术的研发。(不考虑闲置资金的收益问题)

  X专利技术研发项目于2007年1月1日进入开发阶段,至2008年1月1日,已发生资本化支出900万元人民币。假定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全部可以资本化。

  2008年第一季度A公司发生的有关业务如下:

  (1)1月1日,A公司收到国外B公司追加的外币资本800万美元,款项于当日存入银行,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15元人民币。

  (2)1月10日,进口一批Y材料,发生价款50万美元尚未支付,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12元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50万元人民币,支付增值税70万元人民币。

  (3)1月20日,出口销售一批K产品,价款20万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10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收到,不考虑相关税费。

  (4)2月2日,收到应收账款200万美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08元人民币,该应收账款系2007年出口销售发生的。

  (5)2月12日,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的B股5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05元人民币。不考虑相关税费。

  (6)2月17日,将50万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兑换取得的人民币已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10元人民币,当日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7.06元人民币,卖出价为1美元=7.14元人民币。

  (7)专利技术研发项目在第一季度共发生职工薪酬150万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支付,共领用材料费用250万元人民币,不考虑相关税费。

  (8)3月31日,计提外币长期借款第一季度发生利息。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12元人民币。

  2008年第二季度A公司发生的有关业务如下:

  (1)专利技术研发项目在第二季度共发生职工薪酬180万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支付。领用材料费用325.1万元人民币,不考虑相关税费。

  (2)6月30日,计提外币长期借款第二季度发生利息。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95元人民币。

  (3)6月30日,所购入的B股股票的市价为每股6美元。

  2008年7月1日,X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季度季末,银行存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为()万元人民币。

  A.6.4

  B.10.8

  C.-6.4

  D.-10.8

  (2).第一季度季末,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万元人民币。

  A.0.88

  B.0.24

  C.-0.88

  D.-0.24

  (3).第二季度季末,A公司应确认其购买的乙公司的B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万元人民币。

  A. 69.5

  B.67.5

  C.70.5

  D.68

  (4).7月1日,A公司X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万元人民币。

  A. 1 800

  B.1 900

  C.1 700

  D.2 000


  四、综合题。


  1. A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A公司2007年至2009年与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A公司与N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A公司应收N公司账款的账面余额为4 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由于N公司发生财务困难,A公司与N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同意N公司以银行存款200万元、M专利权和所持有的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偿全部债务。根据N公司有关资料,M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持有的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 80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可收回金额)为3 000万元。A公司将所取得的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准备长期持有所取得的B公司股权(此前A公司未持有B公司股权,取得后,持有B公司40%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项长期股权投资)。当日,与上述业务有关的手续全部办理完毕。

  2007年1月1日,B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为7 650万元,公允价值为8 100万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当时B公司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900万元,账面价值为450万元,无形资产的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此外2007年1月1日B公司其他各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2)2007年3月20日,B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并于2007年4月20日实际发放。2007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3)2008年12月31日,B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增加资本公积22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的影响)。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

  (4)2009年1月20日,A公司与D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协议,以一幢房屋及部分库存商品换取D公司所持有E公司股权的40%(即A公司取得股权后将持有E公司股权的40%)。A公司换出的房屋账面原价为2 2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3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换出的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部分库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和计税价格均为240万元。上述协议于2009年3月30日经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和D公司董事会批准,涉及的股权及资产的所有权变更手续于2009年4月1日完成。2009年4月1日,E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账面价值均为5 500万元,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2009年度,E公司实现净利润的情况如下:1月份实现净利润120万元;2月至3月份实现净利润220万元;4月至12月份实现净利润800万元。

  (5)2009年8月29日,A公司与C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所持有B公司4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C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有关条款如下:

  ①股权转让协议在经A公司和C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

  ②股权转让的总价款为6 300万元,协议生效日C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60%,协议生效后2个月内支付股权转让总价款的30%,股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成时支付其余10%的款项。

  2009年9月30日,A公司和C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并批准了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当日,A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60%。2009年10月31日,A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总价款的30%。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上述股权转让的过户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2009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的情况如下:1月至9月份实现净利润700万元;10月份实现净利润100万元;11月至12月份实现净利润220万元。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B公司和E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6)2010年3月2日,A公司为奖励本公司职工按市价回购本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100万股,实际支付价款800万元(含交易费用);3月20日将回购的100万股普通股奖励给职工,奖励时按每股6元确定奖励股份的实际金额,同时向职工收取每股1元的现金。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单位用万元表示):

  (1).A公司因债务重组及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2007年利润的影响金额为()元。

  A. 362

  B. 462

  C. 240

  D. 222

  (2).A公司2008年12月应做的账务处理为()。

  A.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8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8

  B.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88

  贷:投资收益 88

  C.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360

  贷:投资收益 360

  D.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342

  贷:投资收益 342

  (3).A公司2008年末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3 892

  B. 3 728

  C. 3 692

  D. 3 586

  (4).下列属于A公司2009年4月1日对E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做的会计分录是()。

  A.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成本) 2 280.80

  贷:固定资产 1 8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00

  主营业务收入 2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240×17%)

  B.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成本) 2 280.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8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00

  主营业务收入 2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240×17%)

  C.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成本) 2 280.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8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40

  库存商品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240×17%)

  D.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成本) 2 240.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8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00

  库存商品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240×17%)

  (5).A公司在2009年应确认转让所持有B公司股权的损益为()万元。

  A. 0

  B. 2 146

  C. 2 328

  D. 2 346

  (6).2010年3月20日,A公司因给职工奖励股份,应减少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为()万元。

  A. 600

  B. 700

  C. 800

  D. 900


  2. 恒通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恒通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除特殊说明外,都已经按照相应会计处理计算了所得税。恒通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恒通公司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9年3月28日完成。恒通公司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9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9年4月30日。

  1. 2009年3月1日,恒通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8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

  (1)2008年1月1日,恒通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恒通公司支付341万元。

  2008年1月6日,恒通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恒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41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假设税法规定,以旧换新销售中,销售新商品按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实现,回收旧商品按照购进商品处理。

  (2)2008年10月15日,恒通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2008年10月15日,恒通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恒通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恒通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恒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为了简化处理,假设税法规定该种情况收入的确认时间同会计相同。

  (3)2008年10月,恒通公司与M公司签订了一项当年11月底前履行的供销合同,由于恒通公司未能按合同供货致使M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M公司于2008年12月1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此项诉讼至2008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恒通公司确认预计负债30万元。2009年2月18日,恒通公司收到法院一审判决书,明确其败诉并需赔付M公司经济损失20万元。恒通公司对法院判决不再上诉,并于当天如数支付了赔款。假设税法对该项赔偿损失允许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

  (4)2008年12月1日,恒通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恒通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恒通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恒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5)2008年12月1日,恒通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恒通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恒通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恒通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假定按照税法规定,该业务由于已开发票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

  恒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6)2008年12月1日,恒通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恒通公司于2009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

  12月1日,恒通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假定该事项会计与税法处理一致,恒通公司对该事项尚未计算确认过(递延)所得税。

  恒通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819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2. 2009年,恒通公司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09年3月8日,董事会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将公司位于城区的已出租一幢建筑物的核算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建筑物系2008年1月20日投入使用并对外出租,入账时初始成本为1 940万元,市场售价为2 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相同;年租金为180万元,按月收取;2009年1月1日该建筑物的市场售价为2 500万元。

  (2)2009年1月20日,因企业管理不善引起意外火灾一场,造成公司一生产车间某设备被烧毁。根据会计记录,被毁设备的账面原值为200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与税法相同),自2006年12月投入使用,按双倍余额递减法(税法规定为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10%(与税法相同),未计提减值准备。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同意给予70万元的赔款,其余损失(不考虑被毁设备清理费用和残值收入)由企业自负。假设税法对该项财产损失允许税前扣除。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恒通公司对2009年3月1日发现的资料1事项(2)进行账务处理,下列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是()。

  A.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贷:预收账款 234

  B.借:盈余公积 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C.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盈余公积 4.5

  D.借:库存商品 14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40

  (2).恒通公司对资料1事项(3)进行账务处理,应调整“负债总计”项目的金额是()。

  A. 30

  B.-30

  C.-15

  D.-35

  (3).因对资料1事项(5)进行差错更正,使恒通公司2008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期末数增加()万元。

  A. 500

  B.350

  C.475

  D.87.5

  (4).恒通公司对上述资料1中差错进行账务处理,对2008年“盈余公积”项目影响金额为()万元。

  A.-25.8

  B.-225.45

  C.-250.5

  D.-25.05

  (5).根据资料2中的事项(1)恒通公司2009年3月8日董事会的决定,针对2009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年初数进行调整,下列各项账务调整中,正确的有()。

  A.减少“累计折旧”科目余额88万元

  B.增加“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余额2 400万元

  C.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余额2 500万元

  D.增加“盈余公积”科目余额48.6万元

  (6).恒通公司在对资料2中2009年1月20日发生的事项进行账务处理(2009年1月份折旧未提),下列会计分录中,正确的为()。

  A.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2

  累计折旧 128

  贷:固定资产 200

  B.借:固定资产清理 72

  累计折旧 128

  贷:固定资产 200

  C.借:其他应收款 7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贷:固定资产清理 72

  D.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8.48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8.48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B

  [解析] 投资报酬率K=Kf+Kr=Kf+β×V,根据相似项目的报酬率和标准离差以及无风险报酬率,可以计算出相似的风险报酬系数β=(16%-8%)/50%=0.16,从而可以计算出该新项目的投资报酬率8%+45%×0.16=15.2%

  2

  [答案] C

  [解析]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10 400-2 500)/6 000×100%=131.67%

  3

  [答案] B

  [解析] 2009年税前利润=25/25%+10-15+5+3=103(万元),2009年的所得税费用=25+5×25%+3×25%=27(万元),2009年的净利润=103-27=76(万元),净资产利润率=76/[(575-76+575)/2]=7.08%

  4

  [答案] B

  [解析] 最佳现金持有量=(2×150 000×600/5%)1/2=60 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150 000/60 000)×600=1 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60 000/2)×5%=1 500(元)

  持有现金的总成本=1 500+1 500=3 000(元)

  5

  [答案] B

  [解析] 留存收益成本=0.25/12+3%=5.08%

  6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1 000-原变动成本总额-400=0,原变动成本总额=600(万元);原变动成本率=600/1 000=60%,原边际贡献率=1-60%=40%;1000-新变动成本总额-400=100,新变动成本总额=500(万元),新变动成本率=500/1 000=50%,新边际贡献率=1-50%=50%,所以边际贡献率的提高率=(50%-40%)/40%=25%

  7

  [答案] B

  [解析] 选项A,基本获利率较高,反映企业的总体获利能力较强;选项B,每股收益较低,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较弱;选项C,反映的是偿债能力指标;选项D,反映的是发展能力。

  8

  [答案] B

  [解析] 2006年股利支付率=500/1 000=50%,2007年公司留存利润=1 200×(1-50%)=600(万元),2008年自有资金需要量=2 000×80%=1 600(万元),2008年外部股权资金筹集数额=1 600-600=1 000(万元)。

  9

  [答案] A

  [解析] 现值指数是指生产经营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的现值之比,现值指数大于1,说明净现金流量的总现值大于初始投资的现值,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是使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0的折现率,折现率与净现值成反向变动,因为净现值大于0,所以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金成本。

  10

  [答案] D

  [解析] 增量预算的缺点是受原有项目制约、不利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预算,优点是简单、工作量小,因此,选项D不属于增量预算的缺点。

  11

  [答案] C

  [解析] 选项A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选项B增加的资产数额比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少,资产总额减少;选项C的处理是,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资产总额增加;选项D在资产内部之间发生变化,不影响资产总额发生变化。

  12

  [答案]

  [解析] 销售收入=100 000×(1-10%)=90 000(元),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100 000×(1-10%)×(1+17%)=105 300(元)。获得的现金折扣=105 300×2%=2 106(元),本期利润=90 000-75 000-2 106=12 894(元)。

  13

  [答案] C

  [解析]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585 000(元),贴现息=585 000×6%×90/360=8 775(元),贴现额=585 000-8 775=576 225(元)。企业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576 225-200=576 025(元)

  借:银行存款 576 025

  财务费用 8 975

  贷:应收票据 585 000

  14

  [答案] B

  [解析] (1)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53 000+26 010+1 000+500+538.5=181 048.50(元)

  (2)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8 992.50×20=179 850(元)

  (3)该批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181 048.50-179 850=1 198.50(元)

  15

  [答案] B

  [解析] 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16

  [答案] C

  [解析] 甲存货应该转回的减值准备=3 000-3 000×10 000/40 000=2 250(元),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0 000-54 000)-(5 000×10 000/50 000)=15 000(元),所以本期期末应该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5 000-2 250=12 750(元)。

  17

  [答案] B

  [解析] 成本售价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210+310)÷(300+500)×100%=65%,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售价率= [(300+500)-300]×65%=325(万元)。

  18

  [答案] D

  [解析] (1)采用移动平均法:

  1月3日购进材料后计算每吨单价应是:

  (90 000+300×200)/(500+300)=187.5(元)

  1月4日发出材料400吨,转出的材料成本=187.5×400=75 000(元)

  此时结存材料400吨,实际成本=187.5×400=75 000(元)

  1月15日又购入400吨,此时结存材料的每吨单价应是:

  (75 000+400×180)/(400+400)=183.75(元)

  1月20日发出材料400吨,实际成本=400×183.75=73 500(元)

  所以,08年1月31日结存乙材料400吨,其账面成本余额=400×183.75=73 500(元)。

  (2)采用加权平均法

  平均单价=(90 000+300×200+400×180)/(500+300+400)=185(元)

  月末乙材料账面成本余额=(500+300+400-2×400)×185=74 000(元)

  所以,两种方法下材料成本的差异=74 000-73 500=500(元)

  19

  [答案] A

  [解析] 本题目问的是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所以需要考虑从购入到处置整个持有期间的损益。该题目的会计处理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投资收益 4

  应收股利 30

  贷:银行存款 834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股利 3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800-200×3.6)

  借:银行存款 915(920-5)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

  投资收益 115

  所以,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4-40+40+115=111(万元)。本题也可以用简单算法,直接用处置时的价格减去购买时的成本再减去费用即可,即=920-(830-30)-4-5=111(万元)。

  20

  [答案] D

  [解析]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60+16+20+4=400(万元),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400/8=50(万元)。


  21

  [答案] B

  [解析] 无形资产上的后续支出,一般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计入无形资产价值。

  22

  [答案] D

  [解析] 实际利息收入=60 600×5%=3 030(万元)

  应收利息=60 000×6%=3 600(万元)

  债券实际利息与应收利息的差额=3 600-3 030=570(万元)

  2009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60 600-570=60 030(万元)

  23

  [答案] C

  [解析]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24

  [答案] C

  [解析] (1)2007年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成本=15×200=3 000(万元);

  (2)2007年5月10日现金股利的发放应冲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40万元;

  (3)200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3 000-40=2 960(万元);

  (4)2007年末因公允价值调整而借记“资本公积”金额=2 960-13×200=360(万元);

  (5)2008年末发生减值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7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400[(13-6)×200]

  (6)2009年股价回升时,应贷记“资本公积”金额800万元[(10-6)×200],此时资本公积的结存额也是800万元。

  25

  [答案] B

  [解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按重分类日公允价值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26

  [答案] C

  [解析] 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6 000×80%=4 800(万元)。应确认的资本公积=4 800-(1 000+3 200)=600(万元)。相关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8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无形资产 3 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00

  27

  [答案] B

  [解析] 选项A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选项C属于无形资产;选项D,工业企业持有以备增值后出售的建筑物,不属于企业的资产,所以也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28

  [答案] C

  [解析] 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在“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

  29

  [答案] B

  [解析] 选项B不能说明固定资产的价值发生实质性的严重下跌,因此应选。

  30

  [答案] D

  [解析] 本月应纳税额=51-[140-2 400×(17%-15%)]-5=-46(万元),也就是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2 400×15%=360(万元)

  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小于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所以当期应退税额为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360-46=314(万元),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 [2 400×(17%-15%)]

  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

  借:其他应收款 4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46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1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14

  31

  [答案] B

  [解析]

  年份负债计算①支付现金计算②负债③支付现金④当期费用⑤

  2007(150-17)×200×18×1/3 159 600 159 600

  2008(150-27)×200×19×2/3 311 600 152 000

  备注:①计算得出③,②计算得出④,⑤=当年的③-(上一年的③-当年的④)

  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5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2 000

  32

  [答案] D

  [解析] “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保险)按规定应交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33

  [答案] B

  [解析] 公允价值=1 000×30×7%×0.9174+1000×30×7%×0.8417+1000×30×0.8417=28 945(万元.)

  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1 000×30-28 945=1 055(万元)。

  34

  [答案] B

  [解析] 或有事项确认为预计负债的,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对于未决诉讼而言,如果很可能败诉,且损失的金额能够合理估计的,应该确认预计负债;如果损失的金额不能合理估计,则不能确认预计负债。

  35

  [答案] B

  [解析] (1)2009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1 500×[900÷(900+750)]=818.18(万元);

  (2)2009年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额=[(900+750)-1 500]×[1-900÷(900+750)]=68.18(万元)。

  36

  [答案] B

  [解析] 甲公司对A公司的赔偿符合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的三个条件,应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100+200)/2+5=155(万元)。在将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确认为负债的同时,企业有时也拥有反诉或向第三方索赔的权利。对于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因此,应确认的资产金额为80万元。

  37

  [答案] D

  [解析] ①2007年应税所得=2 000+700-1 500-300=900(万元);

  ②2007年应交所得税=900×33%=297(万元);

  ③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额=700×33%=231(万元);

  ④2007年“递延所得税负债”贷记额=1 500×33%=495(万元);

  ⑤2007年“所得税费用”=297-231+495=561(万元)。

  38

  [答案] C

  [解析] 政策变更对2008年的期初留存收益影响为减少(500-450)×75%=37.5(万元)。

  39

  [答案] D

  [解析] 处置设备支付的清理费用3万元应从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中扣除,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支付融资租入生产线的租赁费100万元、支付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已计入在建工程借款利息60万元和支付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机床的最后一期款项20万元都应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反映。

  40

  [答案] D

  [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不能调整现金流量表正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 AE

  [解析] 选项A,利润最大化可能造成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为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一些企业可能会少提折旧、少计成本、费用,这种行为严重时就可能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选项E,每股收益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与风险的关系。

  2

  [答案] ABCD

  [解析] 利息率=纯利率+通货膨胀预期补偿率+违约风险补偿率+流动性风险补偿率+期限风险补偿率,所以选项ABCD都影响利息率。

  3

  [答案] BCD

  [解析] 年折旧=200 000/10=20 000(元),年现金净流量=(60 000-50 000)×(1-25%)+20 000=27 500(元),由此可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投资回收期=200 000/27 500=7.27(年),由此可知,选项B的说法正确;现值指数=27 500×PVA10%,10/200 000=0.84,由此可知,选项C的说法正确;根据现值指数小于1可知,按照10%作为折现率计算得出现金流入现值小于200 000元,而按照内含报酬率作为折现率计算得出的现金流量入现值=200 000元,因此,内含报酬率低于10%,即选项D的说法正确。

  4

  [答案] ABE

  [解析]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5

  [答案] BCE

  [解析] 一般来说债务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成本,所以选项A不正确;由于负债有固定的还本付息负担,所以负债筹资的风险要大于权益筹资的风险,因此选项D不正确。

  6

  [答案] ACD

  [解析] 保持目标资本结构是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所以选项B.E不正确。

  7

  [答案] BCDE

  8

  [答案] ACD

  [解析] 选项B,外币专门借款发生的汇兑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期间的财务费用;选项E,企业的外币兑换业务所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9

  [答案] BCE

  [解析] 购入存货签订购货合同支付的印花税应计入“管理费用”,所以选项A不正确;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支付的增值税符合抵扣规定的,应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列示,不计入成本,所以选项D不正确;购货途中发生的正常损耗,不需要从存货成本中扣除,所以选项E正确。

  10

  [答案] BD

  [解析] 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对外销售,所以缴纳的消费税是不允许抵扣的,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支付加工费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 872/(1+17%)×17%=272,是允许抵扣的。

  11

  [答案] CD

  [解析] 选项A,应该视同销售,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按照账面价值结转主营业务成本;选项B冲减财务费用;选项E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12

  [答案] BDE

  [解析] 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选项A不正确。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选项C不正确。

  13

  [答案] BCD

  [解析] 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1)资产的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须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

  (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支付的净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做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也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所以选项BCD正确。

  14

  [答案] ABCD

  15

  [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16

  [答案] BE

  [解析]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能转化为成本模式,在期末时不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7

  [答案] BCDE

  [解析] 选项A若改为“资产市价的下跌幅度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则应选。

  18

  [答案] ADE

  [解析] 选项B,无论是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属于投资前累计盈余分配额,均冲减投资成本;选项C,成本法下期末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少。

  19

  [答案] BC

  [解析]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20

  [答案] BD

  [解析] 选项A.C和E属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转移给买方,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选项 BD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21

  [答案] ACD

  [解析] 如果固定资产的购建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如果中断是使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程序(如选项E),或者中断是由于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如选项B),则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

  22

  [答案] BD

  [解析] 按准则规定,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在其他情况下,最佳估计数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2)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23

  [答案] ABDE

  [解析] 选项C是正常的事项,不符合或有事项的定义。

  24

  [答案] ACDE

  [解析] 选项B不通过库存股科目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

  贷:股本

  25

  [答案] BE

  [解析] 出售固定资产和商标权,转让的是资产的所有权,不是使用权,所以不属于让渡本企业资产使用权应确认的收入。

  26

  [答案] ACE

  [解析] 合同收入包括

  (1)合同中规定的初始收入

  (2)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客户预付的定金不属于合同收入;因客户违约产生的罚款收入不属于索赔收入。索赔款是指因客户或第三方的原因造成的、由建筑承包商向客户或第三方收取的、用以补偿不包括在合同造价中的成本的款项。因索赔款而形成的收入,应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根据谈判情况,预计对方能够同意这项索赔

  (2)对方同意接受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27

  [答案] ACE

  [解析]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整商誉,所以选项B不正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的,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应计入资本公积,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应按准则规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8

  [答案] ADE

  [解析] A选项为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D选项变更坏账计提比例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E选项属于对初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符合准则规定。

  29

  [答案] BE

  [解析] “货币资金”项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需要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合计获得,选项A不正确;“应付账款”项目=“应付账款”贷方余额+“预付账款”贷方余额,需要根据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获得,选项C不正确;“应收票据”项目=“应收票据”借方余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选项D不正确。

  30

  [答案] ABCE


  三、计算题。

  1

  (1)

  [答案] B

  [解析] [(EBIT-3 600×10%)×(1-25%)]/(5 400/20+120)=[(EBIT-3 600×10%-3 000×12%)×(1-25%)]/(5 400/20),解得,EBIT=1 530(万元)。

  (2)

  [答案] B

  [解析] 若采用方案甲:

  原有借款的资金成本=10%×(1-25%)=7.5%,新借款的资金成本=12%×(1-25%)=9%,普通股的资金成本=[2×(1+5%)]/18+5%=16.67%

  采用方案甲筹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7.5%×(3 600/12 000)+9%×(3 000/12 000)+16.67%×(5 400/12 000)=2.25%+2.25%+7.50%=12%

  若采用方案乙:

  原有借款的资金成本=10%×(1-25%)=7.5%,普通股的资金成本=[2×(1+5%)]/25+5%=13.4%

  采用方案乙筹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7.5%×(3 600/12 000)+13.4%×[(3 000+5 400)/12 000]=2.25%+9.38%=11.63%

  (3)

  [答案] A

  [解析] 每年的息前税后利润=[4×600/(1-40%)×40%-1 250]×(1-25%)=262.5(万元),项目的净现值=[262.5+(3 000-3 000×1%)/4]×PVA10%,4+3 000×1%×PV10%,4-3 000=(262.5+742.5)×3.17+30×0.683-3 000=206.34(万元)。

  (4)

  [答案] B

  [解析] 因为甲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高于乙方案,所以应该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筹集资金。

  第一年的息税前利润=600/(1-40%)×40%×4-1 250=350(万元),因为第二年的息税前利润比第一年增长200万元,假设第二年的销售量为X万件,则:

  350+200=X×600/(1-40%)×40%-1 250,解得X=4.5(万件)。

  所以,若要求A产品投产后的第二年其实现的息税前利润总额比第一年增长200万元,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将A产品的销售量提高0.5(4.5-4)万件。

  2

  (1)

  [答案] C

  [解析] 银行存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600+800+200-20-50)×7.12-(4 260+5 720+1 416-141-355)=-6.4(万元人民币)

  (2)

  [答案] B

  [解析]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7.12-(85.2+21.36)=0.24(万元人民币)

  (3)

  [答案] B

  [解析] A公司应确认其购买的乙公司的B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5×6×6.95-20×7.05=67.5(万元人民币)

  (4)

  [答案] A

  [解析] 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支出处理如下:

  2月17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

  原材料 250

  3月31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1.36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3×7.12)21.36

  第一季度,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7.12-2 130=6(万元人民币),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7.12-(85.2+21.36)=0.24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24

  贷: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6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0.24

  第二季度: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05.1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

  原材料 325.1

  6月30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0.85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3×6.95)20.85

  第二季度,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6.95-300×7.12=-51(万元人民币),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3)×6.95-[(12+3)×7.12+3×6.95]=-2.55(万元人民币)

  借: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51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2.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3.55

  7月1日:

  借:无形资产 1 800(900+400+21.36+6.24+505.1+20.85-53.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 800

  [提示]本题相关处理如下:

  (1)编制2008年第一季度发生的各项外币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

  1月1日:

  借:银行存款——美元(800×7.15)5 720

  贷:股本 5 720

  1月10日:

  借:原材料 4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

  贷:应付账款——美元 (50×7.12)356

  银行存款 120

  1月20日:

  借:应收账款——美元(20×7.1)142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2

  2月2日:

  借:银行存款——美元(200×7.08)1 416

  贷:应收账款——美元(200×7.08)1 416

  2月12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41

  贷:银行存款——美元(20×7.05)141

  2月17日:

  借:银行存款 353

  财务费用 2

  贷:银行存款——美元(50×7.1)355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

  原材料 250

  3月31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1.36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3×7.12)21.36

  (2)计算第一季度末产生的汇兑损益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月31日,计算第一季度末产生的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600+800+200-20-50)×7.12-(4 260+5 720+1 416-141-355)=-6.4(万元人民币)

  应收账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20-200)×7.12-(2 130+142-1 416)=-1.6(万元人民币)

  应付账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80+50)×7.12-(568+356)=1.6(万元人民币)

  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7.12-2 130=6(万元人民币)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7.12-(85.2+21.36)=0.24(万元人民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9.6

  贷:银行存款——美元 6.4

  应收账款——美元 1.6

  应付账款——美元 1.6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24

  贷: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6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0.24

  (3)编制2008年第二季度发生的与X专利技术研发项目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05.1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

  原材料 325.1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0.85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3×6.95)20.85

  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6.95-300×7.12=-51(万元人民币)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3)×6.95-[(12+3)×7.12+3×6.95]=-2.55(万元人民币)

  借: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51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2.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3.55

  (4)编制2008年第二季度发生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7.5(5×6×6.95-141)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7.5

  (5)编制2008年第三季度发生的与交X专利技术相关的会计分录

  7月1日:

  借:无形资产 1 800(900+400+21.36+6.24+505.1+20.85-53.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 800


  四、综合题。


  1

  (1)

  [答案] A

  [解析] (1) ①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3 000

  银行存款 200

  坏账准备 200

  无形资产 5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100

  贷:应收账款 4 00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 000万元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8 100×40%=3 240(万元)的差额,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240

  贷:营业外收入 240

  ②2007年3月20日

  借:应收股利——B公司 200(500×4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00

  ③2007年4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收股利——B公司 200

  ④2007年末

  B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净利润为600万元

  按其账面价值计算扣除的无形资产摊销额=450÷10=45(万元)

  按照取得投资时点上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确定的摊销额=900÷10=90(万元)

  调整后的净利润=600-45=555(万元)

  投资公司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认的当期投资收益=555×40%=22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222

  贷:投资收益 222

  可见,对2007年利润的影响金额=240+222-100=362(万元)

  (2)

  [答案] AD

  [解析] ①2008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权益变动)88(220 ×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8

  ②2008年末

  按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900-45=855(万元),投资公司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认的当期投资收益=855×40%=34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342

  贷:投资收益 342

  (3)

  [答案] C

  [解析] 2008年末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 000+240-200+222+88+342=3 692(万元)

  (4)

  [答案] B

  [解析] ①2009年4月1日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800

  累计折旧 3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

  贷:固定资产 2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成本) 2 280.8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8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00

  主营业务收入 2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80(240×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库存商品 200

  投资成本2 280.8万元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5 500×40%=2 200(万元),不需要调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5)

  [答案] A

  [解析] A公司在2009年不应确认转让所持B公司股权的相关损益。理由是:A公司应于股权转让日确认转让损益,而截至2009年12月31日,该股权转让有关法律手续尚未办理完毕,所以A公司在2009年不应确认转让所持B公司股权的相关损益,仍然要按权益法核算。

  (6)

  [答案] A

  [解析] 20×8年3月2日,A公司回购公司普通股的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股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3月20日将回购的100万股普通股奖励给职工,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00(1×1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6×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

  贷:库存股 800

  2

  (1)

  [答案] AB

  [解析]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贷:预收账款 234

  ②借:库存商品 1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0

  ③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

  借:盈余公积 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2)

  [答案] C

  [解析] 资料1中事项(3)的账务处理如下(金额用万元表示):

  借:预计负债 30

  贷:其他应付款 2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8年营业外支出 1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2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8年所得税费用 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8年所得税费用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0×25%)7.5

  借:其他应付款 20

  贷:银行存款 20

  (此分录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0.75

  贷:盈余公积 0.75

  所以,应调整负债项目的金额=-30+20-5=-15(万元)

  (3)

  [答案] C

  [解析]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贷:预收账款 500

  ②借:发出商品 3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50

  ③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由于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0,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同时存货部分由于其账面价值350万元和计税基础0不同,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50万元,所以调整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5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87.5(350×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5

  借:盈余公积 11.2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25

  可见,该公司资产总额期末数增加额=350+125=475(万元)。

  (4)

  [答案] D

  [解析] 对资料1第一个事项:

  ①借:原材料 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0.7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0.75

  对资料1第二个事项:

  ①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贷:预收账款 234

  ② 借:库存商品 1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140

  ③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

  借:盈余公积 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对资料1第三个事项:

  借:预计负债 30

  贷:其他应付款 2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8年营业外收入 1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2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8年所得税费用 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20×8年所得税费用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0×25%)7.5

  借:其他应付款 20

  贷:银行存款 20

  (此分录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0.75

  贷:盈余公积 0.75

  资料1第四个事项原处理正确。

  对资料1第五个事项: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00

  贷:预收账款 500

  ②借:发出商品 3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50

  ③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由于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0,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同时存货部分由于其账面价值350万元和计税基础0不同,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50万元,所以调整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5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87.5(350×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5

  借:盈余公积 11.2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25

  对资料1第六个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700

  贷:其他应付款 700

  借:发出商品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6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40/5)

  贷:其他应付款 8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8

  借:盈余公积 10.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8

  则上述差错更正,对2008年“盈余公积”项目影响金额=0.75-4.5+0.75-11.25-10.8=-25.05(万元)。

  (5)

  [答案] AD

  [解析] 资料2事项(1):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截至2008年底,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 940-(1 940-20)/20×11/12=1 852(万元),由于会计与税法规定相同,所以会计政策变更前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调整为公允价值模式后,账面价值为2 500万元,计税基础仍然为1 852万元,所以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 500-1 852)×25%=162(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8

  贷:投资性房地产 1 94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62

  盈余公积 48.6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37.4

  (6)

  [答案] B

  [解析] 资料2事项(2)应作为2009年的事项来处理,账务处理如下(金额用万元表示):

  借:固定资产清理 72

  累计折旧 128[200×2/5+(200-200×2/5)×2/5]

  贷:固定资产 200

  借:其他应收款 70

  营业外支出 2

  贷:固定资产清理 72


编者推荐:

2013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二 》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收相关法律 》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注册税务师考试《税务代理实务 》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更多注册税务师信息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注册税务师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sws/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