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复习考点

发布时间: 2013-04-24 05:58:25 作者: maylh

  【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Rì Zhào Piāo Fú Cǎo

  【别名】 筅帚草、鹅草

  【来源】 为莎草科植物日照飘拂草全草。夏、秋采全草,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无根状茎。秆丛生,高10~60厘米,扁四棱形,具纵槽,基部包着1~3个无叶片的鞘。叶长于或短于秆,侧扁,剑状,先端刚毛状;鞘侧扁,背面呈龙骨状,边缘膜质,锈色,鞘口斜裂,无叶舌;苞片2~4枚,刚毛状,基部较宽。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辐射枝3~6个;小穗单生于辐射枝顶端,球形;鳞片膜质,卵形,栗色,具白色狭边,背面龙骨突起,具有3条脉;雄蕊2;花柱三棱形,基部稍膨大,柱头3。小坚果倒卵状,麦秆黄色,具疣状突起和横裂圆形网纹。

  【生境分布】 生于潮湿沼泽地区和水稻田中。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外均有分布。

  【性味】 性凉,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暑热少尿、尿赤,胃肠炎,小腿劳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2两。外用:捣敷。

  【附方】 治小腿劳伤肿痛;日照飘拂草、樟树皮、桃树嫩梢,加酒糟捣烂外敷。

  【摘录】 《*辞典》


读书人网 >中医医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