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天津市2008年教师资格真题: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13-04-27 09:02:11 作者: luck

  2008年天津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考试大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法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考试大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考试大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考试大收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

  2.儿童个体发展

  3.教育目的

  4.德育

  5.讲授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4.简述美育的任务。

  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B 3.B 4.A 5.C

  6.C 7.B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CDE 2.ACD 3.ACDE 4.BCDE 5.ABC

  6.ABCE 7.ACE 8.BDE 9.BDE 10.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略

  3.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5.(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编辑推荐: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笔记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汇总

2011年教师资格: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题汇总

2013年陕西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汇总

近年来四川教师资格教育学真题整理汇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读书人网www.reAder8.cn教师资格考试频道!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