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梳理慢

发布时间: 2013-04-29 22:58:44 作者: maylh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学辅导:慢性单纯性鼻炎

  【病理】

  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尤以下鼻甲海绵状血窦变化最明显。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多。鼻甲粘膜肿胀,但粘膜下组织无明显增生性改变。

  【临床表现】

  (一)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①间歇性鼻塞:一般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②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位于下侧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转卧另一侧后,刚才位于上侧没有鼻塞或鼻塞较轻的鼻腔,转到下侧后出现鼻塞或鼻塞加重;而刚才位于下侧的鼻腔鼻塞减轻。此外,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由于鼻涕长期流经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湿疹,多见于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等症状。

  (二)多涕: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偶呈脓性。脓性者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检查】

  鼻粘膜肿胀,表面光滑、湿润,一般呈暗红色。鼻甲粘膜柔软而富有弹性,探针轻压可现凹陷,但移开探针则凹陷很快复原,特别在下鼻甲为明显。若用1~2%麻黄素液作鼻粘膜收缩,则鼻甲迅速缩小(图4-2)。总鼻道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


  图4-2 慢性鼻炎

  【治疗】

  治疗原则为恢复鼻腔通气功能,排除分泌物,根除病因。

  (一)1%麻黄素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每日3次,

  (二)0.25~0.5%普鲁卡因作鼻丘封闭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闭,每次1~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为一疗程。

  (三)超短波或红外线理疗,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以减轻症状。

  (四)经上述疗法无效时,可选用硬化剂作下鼻甲注射治疗。

  (五)找出与疾病有关的病因并及时治疗。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读书人网 >临床医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