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记忆收敛

发布时间: 2013-05-01 09:01:59 作者: sxsgeass

  凡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以治疗各种滑脱症候的药物,称为收敛药。又叫收涩药。

  滑脱的病症,主要有自汗盗汗,久泻久痢,久咳虚喘,遗精滑精,溲多遗尿,白带日久,失血崩漏等症。因为滑脱诸症,如不及时收招,可引起元气日衰,或变生他症。所以,《本草纲目》说:「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之药,以敛其耗散。」。

  本章药物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小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凡属外感实邪未解或泻痢、咳嗽初起时不宜早用,以免留邪。

  山茱萸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

  【性味与归经】酸、涩,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临床应用】1.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等症。

  山茱萸功能补肝益肾,凡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腰酸等症,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同用。

  2.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等症。

  山茱萸酸涩收敛,能益肾固精。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山萸肉、净萸肉、山茱萸(蒸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山萸肉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品,不论阴虚或阳虚,都可配用。它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能补能涩,是它的又一特点。

  2.本品经炮制后,形如黑枣的皮,故有些地区称作“枣皮”。由于它酸涩收敛,如内有湿热、小便不利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山茱萸丸《普济方》:山茱萸、覆盆子、菟丝子、巴戟天、人参、楮实、五味子、萆、牛膝、桂、天雄、熟地黄。治肾虚腰膝无力,小便多。

  【文献摘录】《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别录》::「强阴益精,安五藏,通九窍,止小便利。」

  《汤液本草》:「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也。」

  五味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温。入肺、肾经。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久嗽虚喘。

  五味子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对肺肾两亏所致的久咳虚喘,可收止咳平喘的效果,常配党参、麦冬、熟地、山萸肉等同用。

  2.用于津少口渴、体虚多汗等症。

  本品能生津止渴、固涩敛汗。常可配麦冬、生地、天花粉等用治津少口渴;可配党参、麦冬、浮小麦、牡蛎等治体虚多汗,无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均能应用。

  3.用于精滑不固,小便频数,久泻不止等症。

  五味子能益肾固精、涩肠止泻。治梦遗滑精、小便频数等症,可与桑螵蛸、菟丝子等同用;治久泻,可与补骨脂、肉豆蔻等同用。

  【处方用名】北五味、五味子(蒸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按语】1.五味子味酸收敛,性温而不热不燥,临床上常用它敛肺、止汗、涩精、止泻,都是取它收涩的功效,故凡表邪未解而有实热者,不宜应用。至于素有寒饮,而又外感风寒,出现咳嗽喘急、痰多稀薄等症,可用本品与温肺散寒的干姜、细辛等配伍,一收一散,一方面可防肺气耗散太过,一方面又可防止敛肺遏邪的弊害。

  2.近年来本品应用范围有所发展,临床上常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等症;对于肝炎恢复期血清转氨s超过正常数值而久不恢复者,应用本品有降低作用。

  【方剂举例】肾泻丸(原名四神丸)《内科摘要》:五味子、补骨脂、肉豆寇、吴茱萸。治脾肾虚寒泄泻。

  【文献摘录】《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用药法象》:「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本草备要》:「性温,五味俱备,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乌梅

  【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经加工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应用】1.用于久咳不止。

  乌梅敛肺而止咳,对于久咳不止,痰液稀少等症,可与罂粟壳、半夏、杏仁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久泻久痢。

  乌梅又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泻痢日久不止,常与肉豆蔻、诃子、苍、茯苓等配伍。

  3.用于虚热口渴。

  乌梅能生津止渴,可治气阴两虚的烦热口渴及暑热烦渴,可与天花粉、葛根、麦冬、人参、黄耆等药同用。

  4.用于蛔虫为患所致的呕吐腹痛等症。

  乌梅味酸,蛔得酸则伏,故能和胃安蛔,常与黄连、黄柏、干姜,细辛、花椒、附子等配伍,治蛔厥腹痛。

  本品外用,又可用于牙关紧闭,以乌梅肉擦之;用于外疡弩肉,以乌梅炭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乌梅、大乌梅(带核用)。乌梅肉(去核用,用量宜小)。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干姜、附子、蜀椒、桂枝、细辛、人参、当归。治蛔厥腹痛。

  【文献摘录】《本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大明本草》:「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蛔厥吐利。」

  《本经逢原》:「乌梅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安蛔。」

  莲子(附:石莲子、莲须、荷花莲房)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脾、肾、心经。

  【功效】养心安神,益肾固涩,健脾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心悸,虚烦失眠等症。

  莲子能养心宁神,常配合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用于心悸,失眠等症。

  2.用于肾虚遗精,崩漏,带下等症。

  莲子益肾,且有固涩作用,对下元虚损的遗精、崩带等症,常配合沙苑蒺藜、菟丝子、芡实、山药、牡蛎等同用。

  3.用于脾虚久泻。

  莲子能健脾而固肠,用治脾虚久泻,常配合白、茯苓、淮山药等同用。

  【处方用名】湘莲肉、建莲肉、莲子肉(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1.石莲子:又叫甜石莲。为成熟莲子在莲蓬将裂开时采集者(莲子去果皮、石莲子不去果皮),或修整池塘时捡取落入淤泥中的莲实。性味苦寒,功能除湿热,开胃进食。适用于噤口痢、久痢、久泻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市售另有一种名为苦石莲者,为豆科植物喙荚云实(南蛇勒)的种子,味极苦辛,应予区别。

  2.莲须:又叫莲蕊须。为荷花的花蕊。性味甘平。功能清心固肾,涩精,止血。适用于肾虚滑精、遗精、尿频、遗尿,以及吐血、崩漏等症。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荷花:为莲的花瓣。性味苦甘温。可捣烂外敷,治天泡湿疮。

  4.莲房:又叫莲蓬壳。为莲的成熟花托。性味苦涩温。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妇女崩漏、尿血等症。外用烧存性,研末,可涂治天泡疮。近来也有用本品煎服用治子宫颈癌者。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清心莲子饮《和剂局方》:石莲子、人参、茯苓,黄耆、甘草、麦冬、黄芩、地骨皮,车前子。治气阴不足,遗精,淋浊,消渴,以及妇人血崩、带下等症。

  【文献摘录】《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食疗本草》:「主五藏不足,伤中,益十二经脉血气。」

  《本草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读书人网 >中药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