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七:杠杆原理
一、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和每股利润(每股收益)及其计算(重点)
指标名称 | 含 义 | 计算公式 |
边际贡献 (M) | 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 | M=p×Q-Vc×Q=m×Q p、Vc、Q、m分别表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和单位边际贡献。 |
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 | 边际贡献率=M/QP=m/P,变动成本率=V/QP=Vc/P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 |
息税前利润 (EBIT) | 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 | EBIT=p×Q-Vc×Q-F=M-F 上式Vc×Q和F中不包括利息费用。 |
每股收益 (EPS) | 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利润(每股收益) | I、T、N分别表示利息、所得税税率、普通股股数。 存在优先股,假设其股息为D,则 EPS=【(EBIT-I)(1-T)-D】/N |
盈亏临界点 | 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 | EBIT=p×Q-Vc×Q-F 令EBIT=0,则盈亏临界点QBE |
二、杠杆效应【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重点)】
(一)杠杆效应的含义
1.定义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较应,表现为,是指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
2.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的形式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形式。
(二)经营杠杆效应
1.经营杠杆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当产品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当不存在的固定性经营成本时,所有成本都是变动性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等于息税前利润,此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完全一致。
2.经营杠杆系数(DOL)的计量
(1)经营杠杆系数(DOL)定义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公式

(3)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因素
①产品销售数量;②产品销售价格;③单位变动成本;④固定成本总额等。
经营杠杆系数大小与固定成本总额呈同方向变动。
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经营杠杆系数大小与产品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售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如果固定成本为零,则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
(4)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的资产报酬波动的风险。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
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资产报酬不确定的根源,只是资产报酬波动的表现。
但是经营杠杆放大了市场和生产等因素变化对利润波动的影响。经营杠杆系数越高,表明资产报酬等利润波动程度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三)财务杠杆效应
1.财务杠杆含义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固定利息、固定融资租赁费、固定优先股股利等)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财务杠杆反映了股权资本报酬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
当有固定利息费用等资本成本存在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息税前利润的增加虽然不改变固定利息费用总额,但会降低每一元息税前利润分摊的利息费用,从而提高每股盈余,使得普通股盈余的增长率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进而产生财务杠杆效应。
2.财务杠杆的计量
(1)财务杠杆系数(DFL)定义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公式

(3)影响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的因素
①所得税税率水平
②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比重;
③普通股盈余水平(息税前利润、固定资本成本(利息和优先股股利))
财务杠杆系数与固定财务费用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财务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当不存在固定资本成本(固定利息、股息等)时,息税前利润就是利润总额,此时利润总额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完全一致。即DFL=1在企业有正的普通股盈余的前提下,财务杠杆系数最低为1,不会为负数;只要有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财务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四)总杠杆效应
1.总杠杆含义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以独自发挥作用,也可以综合发挥作用,总杠杆是用来反映二者之问共同作用结果的。
总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和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的现象。
2.总杠杆的计量——总杠杆系数
(1)总杠杆系数含义总杠杆系数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是普通股盈余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公式
DTL=


3.总杠杆与公司风险的关系运用(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
(1)情形一:成本不同的企业
①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以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②变动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低,经营风险小,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本,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2)情形二: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
①一般来说,在企业初创阶段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销业务量小,经营杠杆系数大,此时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在较低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
②在企业扩张成熟期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产销业务量大,经营杠杆系数小,此时,企业资本结构中可扩大债务资本,在较高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
知识点八:资本结构
一、资本结构含义
资本结构 | 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
最佳资本结构 |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是降低平均资本成本率或提高普通股每股收益。 |
资本结构及其管理是企业筹资管理的核心问题。资本结构管理问题,也就是债务资本的比例确定问题。
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反向组合理解记忆】
因素 | 该因素特性 | 资本结构倾向 |
税务政策 | 所得税税率较高 | 充分利用债务资本抵税作用 |
货币政策 | 市场利率高,债务资本成本增大 | 减少负债 |
行业特征 | 产品市场稳定的成熟产业经营风险低 | 提高债务资本比重 |
高新技术企业 | 降低债务资本比重 | |
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 | 负债较少 | |
企业发展周期 | 企业初创阶段,经营风险高 | 控制负债比例 |
企业发展成熟阶段 | 适度增加债务资本比重 | |
企业收缩阶段 | 降低债务资本比重 | |
经营状况稳定性 | 如果产销业务稳定 | 倾向于负债筹资 |
企业成长率 | 经营发展能力表现为未来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如果产销业务量能够以较高的水平增长 | 倾向于负债筹资 |
信用等级 | 信用等级高 | 倾向于负债筹资 |
企业投资人 | 股权分散的企业 | 倾向于股权筹资 |
股权集中的企业 | 倾向于负债和优先股筹资 | |
管理人员的态度 | 管理人员保守的企业 | 倾向于低负债 |
企业资产结构 | 资产结构是企业筹集资本后进行资源配置和使用后的资金占用结构,包括长短期资产构成和比例,以及长短期资产内部的构成和比例。 | |
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 | 用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融通资金 | |
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 | 依赖流动负债融通资金 | |
资产适用于抵押贷款的企业 | 负债较多 |
三、资本结构优化
资本结构优化,要求企业权衡负债的低资本成本和高财务风险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是降低平均资本成本率或提高普通股每股收益。
1.方法一:每股收益分析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EBIT-EPS分析法】
(1)基本原理(思路)
能够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资本结构。按照每股收益大小判断资本结构的优劣。
(2)计算原理EPS=【(EBIT-I)(1-T)-D】/N找到使得两种筹资方式下,EPS相等的EBIT.
【注意】由于EBIT=pQ-Vc*Q-F=M-F,所以点处的销售数量Q、销售金额pQ、边际贡献M是唯一的,而且他们之间成同向变化关系,所以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可以用销售量、销售额、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来表示。
(3)决策原则情形一:两方案情况下的决策
①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负债筹资
②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权益筹资
情形二:多方案的决策
①两两组合,计算出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②画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图
③做出决策结论
相关推荐:
更多会计职称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会计职称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kj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