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临床执业医师妇科学考点梳理子

发布时间: 2013-05-05 07:21:04 作者: sxsgeass

  一、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可能因素有:

  (一)长期接受雌激素刺激

  此病多见于延迟绝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卵巢性腺间质肿瘤(如颗粒细胞瘤等)以及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妇女,说明长期接受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而无周期性的孕酮抑制,可能是导致本症的因素之一。

  (二)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

  此病多见于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高血压妇女,有人称之为子宫体癌“三联症”。

  (三)未婚、未育及少育

  此病多发生于未婚、未育及少育者,可能与子宫内膜接受雌激素刺激时间较长有关。

  (四)遗传

  家族中妇女有癌肿史者,子宫体癌发生率也增加,说明此瘤可能与遗传有关。

  二、病理

  肉眼观察,癌组织可局限于子宫内膜(局限型),呈菜花样或息肉样;也可弥散于整个宫腔(弥漫型),此两型晚期均可侵犯肌肉。癌组织松脆质软,常伴出血坏死(图161)。

  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均有可能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称为癌前期病变。前者镜下可见腺体排列拥挤,多呈乳头样增生,但细胞形态和极性正常,后者腺上皮增生,形态不规则,出现复层或向腺腔突出形成乳头,细胞核较大,细胞有异型性。

  子宫体癌大多数为腺癌,少数在腺癌组织中出现局限性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称为腺角化癌,恶性度较低;也有腺癌中出现鳞状细胞癌,则称为腺鳞癌,恶性度高,预后差。


读书人网 >临床医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