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知否,知否? 。(《如梦令》)
2.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3.楼船夜雪瓜洲渡, 。(《书愤》)
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5. ,止增笑耳!(《狼》)
6.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二)阅读自朴的《天净沙秋》,完成7—8题(4分)
天净沙秋
[元]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这首元曲前半部分景色苍凉,后半部分景色明丽,表现了作者心情 的变化。(2分)
8.对这首曲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曲既写出秋日黄昏的冷寂,又写出了秋日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
B.这首曲子的情感全蕴涵在景物描写中。
C.曲中用动态写秋景的句子是“一点飞鸿影下”。
D.这首曲子写的都是秋天凄清悲凉之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黠鼠赋(节选)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缪缪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日:“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9.本文作者为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是方啮也,而遽死也?
11.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①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意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②,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④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注释】①霁:指收敛。 ②嗔:生气。 ③匿:藏。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
(1)每犯颜苦谏 ( )
(2)尝谒告上冢,还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外皆严装已毕,而意不行,何也?
14.魏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竞死怀中”的用意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5.魏征的可贵之处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4分)
教室里的四个字
①读小学时,教室前面贴的敬、静、净、竞4个字,似乎高高地悬在天上。孩子们认为,“天上”永远指的是需要高仰起头才能看到的地方。因为那4个鲜红的大字贴在黑板上方,而国旗夹在中间,就显得格外醒目。我们哪知,那4个字的深厚的意蕴却需要用一生来参悟。 。
②敬——从尊敬开始,从尊师重教开始,并折射出中国道德体系对于心存敬畏的阐释。当走出混沌后,
人在接触外部世界时,总要作“我是谁”的追问,而“我从哪里来”则直接引发了人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和认识。于是,在观察世界中,我们还是一个懵懂孩子的时候,就已开始在接受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朴素的教育。从知书达理、尊老爱幼开始,逐步懂得了敬畏的意义,当真的悟到“有畏而为”时,我们就已脱离孩童多年了。从“自在”到“自为”再到“自觉”。但凡常人,其阅读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他的心智成熟的程度。在老子眼中,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的创造者,道虽然看起来很恍惚,但在恍惚之中有图像,有物体,有精神,有灵性。于是,当真从一个成人的心智层面来追问世界之初、生命本源,却发觉仍未参透。反而,它仿佛轮回似的,又回到原点。回望这个“敬”字,却不再是人云亦云,对长尊老幼,天地道法,心存敬畏。
③静一从安静开始,从身心入静开始,从外静到内静;把渴求一种恬淡、安宁的心灵守护,放在经历过挣扎、取舍之后。记得小时候,在教室里是禁止打闹、嬉戏的。孩子像风一般从教室外跑进来,那银铃般的歌谣与欢笑就戛然而止。孩子幼小的心不懂得什么是“静”,以为不出声、默默的就是“静”。其实现在想来,却越发羡慕童子们那一颗颗纯净的心。因简单而发的快乐,那么真实而灿烂。于是,在喧嚣的都市、在看似宽阔的职场道上,能沉静下来,找一分让心“安静”的洒脱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抑或有人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俗与雅,怎逃脱得掉这一个“静”字之鉴呢?大俗与大雅之间,填充的是一种境界的过渡,而心灵在此处的“静”享不可或缺。
④净——从干净开始,从整洁无污开始,从外物到自身,把对自然本真的守护与对修身修为修德的道德诉求统一起来。孩子扑闪的眸子里,只有干净的讲台、粉笔槽、自己的座位、抽屉和作业本。而从干净的作业到干净的文字,是从书法到思想的华丽转身。干净的心、干净的情感、干净的身子……这看似乱的顺序,却真正是对人生观的折射。拥有一颗干净的心,做一个干净的人,守住这份简朴和自然。
⑤竞——从竞争开始,这个“竞”字在4个字中,无论怎么排列都会放在或左或右的边上。.“竞”而优,就出现了道路选择问题:左——中——右,激烈的总是两端。而从生命历程上说,孩提时的竞争意识体现在各级各类的考卷及操行评语上,即便不再是学生身份,“竞”字在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只要N大于或等于2,人就不能不比、不论短长。但却也正是在这个“竞”字中,最能看到一个人的涵养和品质。树立一种真正的“精英’’意识,体面并守规矩的“竞”,而后“争”,再考虑“得”。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因为在冷冰冰的输或者赢的两极,守护着“不争”却“竞”的心态,反而是最大的赢家。时刻记住跟自己比。( )在正确、规范的价值观指引下,那么自己能不走偏、少走弯路,( )是万幸。成功在某些时候是一种成全,最后才是成就。
⑥未曾想到,自己离开那间小学教室已经那么多年,却在一瞬间思考起那不怎么清晰的启蒙旧事。如
果说“敬”字打头统领世界观,那么“静”、“净”、“竞”就让我们看到了在方法论层面上,对于人生观的剖析,有心灵、有情感、有生存,竟也圆满。
16.第④段中“从干净的作业到干净的文字”中两个“干净”的词义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干净”的词义是 ,后一个“干净”的词义是 (6分)
17.第②段画线句“对长尊老幼,天地道法,心存敬畏”,请说说对“长尊老幼”心存敬畏是因为 ,对“天地道法”心存敬畏是因为 。(6分)
18.第③段“从安静开始,从身心人静开始,从外静到内静”中,“外静”是指 ,“内静”是指 。(6分)
19.在第⑤段的括号内加上恰当的关联词。(3分)
( )在正确、规范的价值观指引下,那么自己能不走偏、少走雩路,( )是万幸。
20.不符合本文旨意的一项是( )(3分)
A.“敬”要从尊师重教开始,并对天地道法心存敬畏。
B.“静”的关键是心灵的恬淡安宁。
C.“净’’的要旨是把对自然本真的守护与对修身修为修德的道德诉求统一起来。
D.“竞”就是要注重竞争,不争得优秀心不甘。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4分)
藏在泥巴里的爱
是爱的手,将泥土捏成了一首诗。
——题记
①孩子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职工,还有弟弟和妹妹,一个个竹子拔节似的长。
②所有的孩子都是喜欢玩具的。那个穷孩子看着别家的孩子手里拿着小木马,扛着冲锋枪,喜气洋洋
地玩过家家时,他也想参加。小伙伴理直气壮地说:“要玩可以,你当小偷,我当警察。”尽管不愿意,可是,手里没有任何可以吸引大伙的玩具,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③孩子哭着回了家,第一次央求爸爸:“给我买一个玩具好吗?别的孩子都有的,那种带闪光灯的,扣起扳机还带响的,我也要当警察。”爸爸抚摸着孩子的头,没有说话。孩子的学费还在想办法,看着老二老三,一个个没有新衣裳,都穿着老大的旧衣,而大孩子却已经知道,给他做的一件新衣裳舍不得穿,收在那里,等弟弟妹妹们长个了,给他们穿新的。孩子的裤腿上有一个显眼的小熊,是巧手的妈妈绣上的,底下是一个磨破的洞。
④爸爸实在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请求,可是玩具不能当饭吃呀,买一个玩具的钱,够买几斤米,填饱一家人的肚子。爸爸最后说:“这样吧,明天,当你醒来,天使会让你的愿望成真。”
⑤孩子便高高兴兴地跑出去,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等着,我也会有枪,我也要当警察。”夜里,孩子睡不着,小手一直放在枕下,想想,一睁眼就能梦想成真,孩子兴奋极了。
⑥冬夜,雪还在下,炉子上的炭火现出微弱的光。爸爸对年轻的妈妈说:“咱们来做玩具,用泥巴。”妈妈点点头。等着孩子们睡得香甜,爸爸和妈妈悄悄拿着铁锨到河边,挖了一篮子的泥土回家,黑黝黝的泥土掺上水,在手里反复揉捏,刺骨地冷,却渐渐被捂热,捏结实,成了泥团。灯下,他们也像两个大孩子,开始捏起了小泥枪。细心的妈妈说:“还有二丫喜欢洋娃娃,三宝最喜欢小动物,顺便,也捏出些来。”夜深了,一个个泥做的玩具,排在桌上。
⑦“明天会干吗?我来用火烤,这样快些。”父亲说着低身换上新煤,一阵烟徐徐冒出,呛!他们隐忍地
捂着嘴,不让咳嗽声惊醒睡梦中的孩子。火钳架在炉子上,一个个捏成形的玩具被细细的炭火烘烤。
⑧妈妈看着一桌子灰溜溜的家伙,笑了。“还不够,咱们给这些玩具化上妆,上点色,要亮亮的色彩,看上去像真的才好。”
⑨穿着花裙子的泥娃娃,有个红红的小嘴巴;戴帽子的小男孩,笑得嘴巴咧到耳朵根,竖起冲天辫的小姑娘,穿着花肚兜,光着小脚丫。他们神态各异,有怀抱苹果的,有手持小银枪的,有低头捉虫的,像极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和他们的那群小伙伴。手枪是银灰色的,聪明的父亲用了亮晶晶的水粉银涂满了枪身,这可是一把精致小手枪。
⑩夜深了,他们的手上全是泥巴,脸上的水彩还未及洗去。鸡叫三遍时,天已破晓。从没这么开心过。
他们不约而同地笑着。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喜欢。心里却又忐忑不安起来,毕竟,比起别的孩子的玩具.这显然是最最普通、最最不起眼的。
11孩子醒来时,手里摸到的,是一把还散着热气的小手枪。旋即,他便明白了一切。这是一支不会发出响声,也不会发出蓝色荧光的枪,可是,却是一支温暖的枪。看着爸爸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孩子从此后再也没有向爸爸要过玩具。
1220年后,孩子的泥塑作品已经远近闻名,他被人们称为泥人张。这是人们对民间艺人精zhàn ( )
技艺的充分肯定。
13孩子的作品被很多人收藏,他参加过无数次泥塑比赛,赢得大奖。获得的钱可以买数不尽的玩具,但他已经不需要这些玩具了。记者采访他时,他捧着父母曾经亲手做的小手枪,那枪已经褪了色,残缺不全,他讲了孩提时代的这个故事。
14最后,他说,是父母藏在泥巴里的爱让他明白,人可以贫穷,但要有一颗丰富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去追求梦想,实现理想。也是藏在泥巴里的爱,让他懂得,要想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亲自动手去做,才是最值得自豪的。那是父母教给他的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精 zhàn
22.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23.第11段“却是一支温暖的枪”中“温暖”的含义是 。(3分)
24.第⑨段运用 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5分)
25.本文题记“是爱的手,将泥土捏成了一首诗’’的含义是( )(可以多项选择,3分)
A.这篇文章就像一首诗。
B.是父母的爱使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情趣。
c.是父母的爱让孩子懂得了要想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亲自动手去做的道理。
D.是父母的启迪使他成了民间艺人“泥人张”。
26.写一段80字左右的阅读感受。(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抄袭。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十)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每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应使绿肥红瘦 2.酒酗胸胆尚开张 3.铁马秋风大散关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4分)7.从凄凉悲伤到开朗乐观(2分)8.D(2分)
(三)(8分)9.(2分)宋朝 苏轼 10.这老鼠刚才还在咬袋子,突然就死了吗?(3分)
11.凡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3分)
(四)(12分)12.(4分)(1)冒犯(2)回归,返回 13.外面都已严装待命,却没有去的意思,这是为什么?(3分)14.让鹞死掉,防止皇上玩物丧志(3分)15.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24分)16.作业的文字卷面整洁干净 作业表达的思想情感纯洁干净(6分)
17.长尊老幼反映了生命的轮回,引发对生命本原的思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础的道德 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的创造者,天地道法是有规律、有灵性的(6分) 18.外静是指不发出声音 内静是指内心沉静谈定,不为外界的诱惑而动心(6分)19.如果 就(3分) 20.D(3分)
(二)(24分)21.湛(2分) 22.泥塑手枪中蕴含了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3分) 23.家境贫困的父母在冬夜用泥巴味孩子做玩具,后来孩子成了泥塑艺人(3分)24.排比 全面地描绘了泥塑作品的美丽动人、多姿多彩(5分)25.BCD(3分) 26.要求:感点明确,能围绕感点作议论。语句通畅,层次清晰。(8分)感点:父母的爱使孩子快速成才;穷人家的爱是动人的;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三、写作(60分)
27.按2009年中考评分方案评改。
欢迎访问读书人网
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读书人网站中考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zhong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