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应该始终记住,无论是GRE还是LSAT,“逻辑”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这个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所能获得的解题依据永远来自文章的内部逻辑,而不是自己的学术逻辑和思维方式。
原则二: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应该始终坚持依据文章的作者思维的轨迹去解题,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印象解题。
这点很容易理解,但是做起来很难,因为时间约束了我们的原则执行。那么读“思想”之所以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问题的症结就出在下面两个方面:
(1) 阅读的基本功和实力不行,主要是阅读跟理解记忆画不上等号,对于大多数人说,就是理解记忆远远慢于阅读的进程,导致文章读完仍然一头雾水。
(2) 阅读的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冲突。速度越快,理论上理解的就越模糊,效果越差,然而时间越长,速度就可相对减慢,理解就可以更好。但是对于GRE,尤其是LSAT,时间简直就是榨出来的,根本不可能去迎合自己原来的一贯速度。所以速度与理解的迅速拔高刻不容缓。
好,我们丢开LSAT阅读不谈,我们从最简单的GRE阅读讲起,尽管GRE阅读中的长文章并不比LSAT的长文章容易多少,但是有点是肯定的,它的题出的很幼稚简单,可以说,有效运用上述原则达到相应的境界,不用下面的解题技巧也完全可以适应GRE考试要求的速度和正确率了。更由于GRE还有短文章,题目分布的思路和范围进一步缩小,那么解决起来更是游刃有余。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基本原则下衍生出GRE突破训练的精髓:
首先,GRE阅读=GRE+阅读,GRE其实就是“逻辑”的代名词,语文只是借助英文的媒介在考察你的逻辑洞察力,这点大家都很清楚,数学很少要你死算得出,也是考你的逻辑敏锐性,写作更不必说,而阅读就是实实在在的“读英文”能力,所以认清了GRE阅读的本质后,解决方法也就应运而生,熟悉文章的“编码原则”以及对应的按照原则来通过阅读来解码。
原则三: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永远要坚持先读文章后解题,并且对读题和解题之间的互动节奏把握精确。
原则四: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应该记住在考场上任何脱离原文给出细节的推理都是不允许和得不偿失的。
好,我们来看这两个原则,并且先从理论上来检验它的合理性。对于原则三,看过GRE阅读的考生都知道,阅读的提干和选项都是比较晦涩和难懂的,这个主要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文章的内容是什么,作者要说什么,即使看懂问题,我们同样还是要回文章通过阅读来找到对应的位置,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定位”。那么我们从TOEFL阅读那里鉴戒和秉承的一贯风格是通过提干和选项的提示来阅读要快杰的多!但是这种方法在这里行不通,理由有很多,其他书上说的都是诸如出题顺序和文章先后交代的不同等,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在于因为GRE是逻辑考试,而不是语言水平考试,这点是原则一的内容,也是最根本,最不可忘的东西,我会后面反复强调,直到读者烂熟于心为止。好,那么节奏互动是什么?那就是阅读和解题的时间分配和技巧实力的把握。说的清楚点,就是读文章读到什么程度,做题目作到什么程度的搭配问题。读文章要读到什么样子在考场上就足够可以有能力把题目作对呢?有人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在东方或者其他相关经验上说都是要依靠“定位”来解题,所以程度只是个虚设的概念。的确,“定位”是任何时候都有效的方法,而且笔者也从未否认,但是“定位”的快慢直接决定解题的速度,进一步说,再快的定位还是需要额外的时间,对于做标记附近的定位来说,笔者做过试验,从找到定位到选项得出要45秒到1分12秒间,这是什么概念,主题题和作者态度题都是15秒左右一个,即使是罗马题按要求从通读到排错也不过45秒到1分钟,所以“定位”尤其是一些不必要的定位导致了最后一些真正需要花费时间定位的细节和推断题失去了作对的机会。
同样,对于解题,排除法是个万能的解法,但是LSAT中我几乎完全不用或者很少用,真要用我就作好可能题目就做不完了,因为
原则五: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只会去看正确的选项,而不会顺着ETS给你栓上的绳子一个个看过去。
这个似乎有点“吹牛”了吧!一点不为过。这点我在GRE里很少去体会,但在LSAT里面我想平均1分25秒一道题(其中将读文章的时间全省了,相当于不读文章直接作题),每个选项又拖沓冗长晦涩无比,一个个看过去,1分25秒你能把选项看清已不错,何况还要老神去分析,去想哪个是答案?时间怎么够用?但是为什么我所接触到的师兄作到了,而且做的那么唯美,24——28分钟作完24——26题的SECTION。有一本进阶阅读的书叫
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应当有作记号的习惯,但是不做则已,一做就要切实对文章解题有直接贡献。
这条原则放到跟原则四一起说,因为存在共性。首先,记号的作用最本质有两点:一个是帮助你定位找到解题路标,一个是帮助你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注意,我在这里罗列的第二点作用往往更重要,因为GRE考试是“逻辑”考试。这里又重复了一遍,大家记好了!!!第一个作用,很多书上都写如何记标号,在什么地方记,共性的都是人名第一次出现的地方,新观点出现的地方,unless等关键取非词出现的地方。我这里并不否认,但是当一个阅读水平已经要足以用来到考场上去获得阅读满分的考生来说,现在对于他要记的不是这些,相反记号应该少而精,因为记号越少越精,定位时间越短,越准,处理信息速度越快。
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永远不会为自己已经烂熟于心的固定套路点而做标记,而是会为自己拿不定其对于命题点贡献的位置并直接对文章思想施力作上自己的标记。
这点似乎跟原则六不是矛盾吗?读者一定会问,不确定的点怎么可能一定会对解题有用。的确,这里就是“高手”和“菜鸟”的分界点。你是高手还是菜鸟往往在这里拉开了时间、速度和正确率上的差距。我不想再解释了,看这篇文章的人绝对不会是多数,有一定经验和基础水平的读者应该很容易体会到,下面我拿文章示范的时候读者朋友将看到。而对于第二点作用,很多书都不是很系统,我这里只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分层。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是平行的,这种分层使条理性很容易突现。另一个是转折。文章中每篇都有转折,这个是逻辑考试的看家本领,没有不用的道理,结合让步,可以并称“阅读双雄”!于是有效分隔前后逻辑的这层关系,可以说对于“逻辑结构”和许多细节题都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路标”。我们还有原则四放着没讲,这点是最要命的地方,但是他的作用面不广,却对有相当高阅读水平的考生尤其逻辑思维水平相当敏捷的考生致命严重。我在这里用LSAT阅读说明,LSAT阅读时间紧,题量大,我们读的时候记忆是和理解是要同步随作者的语流而下的,一旦我们作出推理势必就要打断这种连贯使阅读同步停下,这样节奏就会打破,违背了基本原则。因此,推理只有两种是允许的:第一,直觉反应。属于这种范畴的是取非和类比。第二,就是段末推理。每一段阅读完毕都提倡而且始终贯彻回想。因为阅读量大的时候我们一起下去反而会将上面的信息记忆减弱,从而给后来的解题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包括“大牛”,即使记忆力和阅读水平再高,同样需要思考和回想,回想什么?想三个问题:该段说了什么内容,回忆TS,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作者对这里的看法态度如何。这三部曲是解题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何时,何地,何等危急情况都不可省,切记!!!!!这是大牛们最珍贵的经验之一!即使你最后“牛”的找不到北,但是在GRE考试和LSAT考试中,巨大的考试压力和强度让你毫无喘息的连续运作,再过硬的头脑也经不起摧残,所以回想是可以让紧绷的大脑暂时松弛和重新加油理清条理的最好措施,这样下面的段落阅读你所获得的信息将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效果无以言语。好,那么,除了打断因素以外,还有的一个原因就是一旦你做过深推理,那么你的前提必须是对解题有用,但是你知道有用吗?万一没考到,你不是亏了吗?时间不就浪费了吗?
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应该确立一个雏形的答案的像去部分映射选项的特征。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像解填空那样首先做出推理,然后去寻找,用扫描式寻找,也就是不会完全去看每个选项,而是会固定在自己能够定出的几个特征上去看选项,然后迅速判断,不符合的PASS,符合的留下,往往定出两个特征点就能找到答案。所以:
原则九:一个1600满分的考生一般只会用两个支点来固定答案,而当两个支点仍然满足不了的时候,他会大胆放弃。
这点原则是必要的,由于考试就是一场与ETS的斗争,他制定游戏规则,我们始终只是规则约束下的玩家,所以始终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发起狠来,“变态题”一出,在考场上因为这道题不服输而浪费时间是不明智的,所以一个英明的考生应该学会而且提倡放弃。很多水平高的考生与满分擦肩而过,就是因为在平时训练中从来不肯轻易放弃或者根本没有放弃,所以到了考场上最后功败垂成。错了一两题,我们仍能拿满分或者高分,我们没有必要不成功便成仁,这是不必要的牺牲!!!
好,这就是“读思想”为中心的“独孤九剑”下面我将要进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部分,下面是来自LSAT全真阅读NO9的一篇中等难度文章,与GRE阅读难度相差不是很大。下面我们先一起请看题,建议大家先自己掐时间解一下,然后对照后面我列出的参考标准衡量一下你现在的水平和差距,稍后等我将阅读修炼方法讲完再跟我一起过这篇文章。
ETS的题目拟制和编码
作为全球性的标准化考试,ETS要对其GRE成绩的有效性作出长达5年的承诺,题目的科学性不言而喻,同样对于母语和非母语国家的考生,公平性的原则是它必须吝守的原则之一。因此我们在上面的基本9原则中也涉及到了,下面我就说说自己总结的对ETS阅读题的拟制规律和命题思路。
(1) 从文字推理出发,做等价变换: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文中的同义改写,或者正话反说等等。但是牢记,ETS的推理从来不会做发散式的推理,而是最直接,最客观的推理。
(2) 由点到面,层层深入:尽管GRE阅读题的出题顺序与文章顺序不同,但是它的考察点往往是逐步深入的,比如主题题,要么在第一题,要么在最后,用意很明显。都是让你从点到面,或面到点来逐步去深入对文章的研究。而有些细节推断等难题,其实如果借助上面的几题细节和相关的题目,那么显然可以从那里出发来做一小段的位移来达到目标。
(3) 命题点笑里藏刀,解题必须“避虚就实”。对于那些the author would most likely to agree之类的,好象是提示你了,其实往往不是从有作者名字的地方出发,而是从对于相关观点冲突和解剖点出发,如果用类似细节定位的方法去着手,结果会绝望的回到排除上,导致时间的浪费和正确率下降。
(4) 命题语言一针见血,解题必须字字讥铢。从一个分号,到一个副词,都可以否定和成立一个选项,所以阅读中的实力变的更加重要,速度和理解这个冲突更体现无疑。
明白了这些拟制原则,我们可以开始着手来思考对策,于是来了“技巧”!技巧可以说,那么几年发展的都差不多了,我这里浅显的归了一下,主要是我自己在阅读中常用的,不是很全面,但是凭借上面阅读功底和原则的实践,将GRE和LSAT阅读一网打尽是绰绰有余了。
编辑推荐:
更多信息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GRE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