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郑家洼子遗址景点旅游介绍攻略

发布时间: 2017-07-05 10:05:49 作者: rapoo

青铜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整个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这里已清理墓葬14座,出土大量青铜兵器,其中以青铜短剑为典型遗物。从出土文物和墓葬规模来看,当时阶级已形成,狩猎和征伐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出土文物中还有石刀、石斧等石器,壶、碗、罐等陶器。经鉴定,此遗址所处时期为春秋至战国之际,即公园前6-5世纪。郑家洼子遗址的发现,展示出沈阳青铜文化的面貌,对研究中国青铜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有青铜短剑墓陈列馆。   

郑家洼子遗址东距沈阳南站约5公里,南距浑河3公里,整个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面积达7万平方米。通过出土的铜器群证明,这是一处以青铜短剑为典型特点的地方青铜文化。从出土石范上面有斧、锥和鱼钩范模证明当时已能铸造铜器,结合墓葬材料可以看出铜兵器的大量存在,狩猎和征伐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一遗址的发现首次明确了青铜短剑文化的内涵,明确了沈阳地方的青铜文化面貌,它构成了祖国灿烂青铜文化的一支,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位于于洪区杨士街郑家三委。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已发现4个地点,面积7万平方米。1965年对第3地点进行发掘清理,得知最下层为青铜文化层,中层为汉代文化层,上层为金元文化层。以下层为重点,清理出石器54件,有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石范、网坠、石镞等。还有青铜文化典型器物剑把头、棍棒头和船形锤斧。陶器以黄、红、灰色夹砂陶为主,器形有豆、壶、碗、罐、纺轮、网坠等,以深腹罐、小口长颈壶、深盘豆为明显特点。铜器有青铜短剑、铜斧、铜锥、铜镞等。骨制品有骨针、骨锥、骨饰品。从出土的石、陶、铜器证明,这是以青铜短剑为典型特点的地方青铜文化遗址,属青铜时代的一个部落。其年代为春秋到战国时期(公元6-5世纪)。

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1958年发现,到1986年,共发掘清理春秋战国时的墓葬41座,出土有完整人骨、成套兵马用具及铜、陶、石、骨器等42种近8000件。从出土文物和墓葬规模来看,当时阶级已形成,狩猎和征伐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1958年,在郑家洼子北边首次出土了包括青铜剑在内的27件青铜器。1962年和1965年在第一次发现古墓葬的地点附近又发现了一把青铜短剑和十四座古墓。在出土文物中,有大量青铜兵器,其中以青铜短剑为典型遗物,表明狩猎和征伐在当时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从墓葬规模看,大墓多棺椁厚葬,铜器不少,铜剑质优,死者以青铜器装饰周身,连靴上也缀满铜泡,还有陶壶、马具、绿松珠子、天河石项链等。小墓仅一陶壶,偶见短剑也质地甚差。表明当时社会贫富已很悬殊。从出土的大量石器、网坠、纺轮等观察,此处先民不但已从事农牧,铸铜、制陶、磨骨、纺织等手工业也已发展。遗址展示出沈阳青铜文化面貌,为研究中国北方青铜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已建立青铜短剑墓陈列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青铜短剑大墓的复原陈列,第二部分展示在沈阳地区出土的属于青铜短剑文化类型的文物。

郑家洼子遗址最佳旅游季节

郑家洼子遗址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因为沈阳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的影响,一年四季界限分明。春天回暖快,繁花争相传递春天的消息;夏季热而多雨,空气里氤氲着湿润的气息;秋季天高云淡,凉爽宜人,最适宜郊游;寒冷的冬季,冰雪拥抱着大地,景色十分迷人。但是,个人认为,每年4-10月是郑家洼子旅游的黄金季节。

郑家洼子遗址交通

乘车方式:由沈阳站乘220路、马路湾乘210路、天坛小区乘605路公汽、南塔乘18路电车到北陵下车即可到达。

郑家洼子遗址住宿

市内可以提供各种住宿标准

  www.reader8.net提供景区地图,景点门票,门票报价,酒店住宿,地方美食,景区介绍,景点图片,旅游线路,游记攻略等资讯。

读书人网 >旅游宝典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