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凿口自己的井

发布时间: 2010-11-13 07:37:38 作者: kind887

朋友陈先生是位很不幸的人,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在县城一家即将倒闭的企业工作,单位不好不说,还得不到重用。后来,一位好心的朋友过意不去,把他调进局机关,当了名公务员。然而,在局机关又怎么样呢?一张报纸一杯茶,清闲是清闲,可收入很低,根本就不足以养家糊口,与他的目标也相去太远。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先生走出了机关,请假应聘到一家报社当编辑、记者。陈先生的特长和爱好就是写作,在读大学时,稿费收入就基本上解决了他的生活费。当记者后,陈先生如鱼得水,几年下来,除完成本报的编辑、采写任务之外,还在全国数百家报刊发稿。六年时间,他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数以千计,每月仅稿费就有好几千元。
  不久前,局机关制定了新的规定,公务员不准请假打工。陈先生不得不回原单位上班。但现在的他,日子过得张弛有度,非常充实。八小时之内,他一心一意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八小时之外,别人打麻将、玩纸牌,他就躲进小楼敲电脑,专心经营他自己的特长——写作。日积月累,陈先生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约稿信应接不暇。不到两年,陈先生在写作圈子内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成了热门写手。如今,陈先生不仅买了房子,还有了自己的车子,日子过得充实而富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两个和尚挑水的故事。
  有两个和尚,一个叫智能,一个叫悟慧,他们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突然有一天,智能没有下山挑水,悟慧心想:“他大概是睡过头了!”便没有在意。可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一个月过去,智能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悟慧急了:“我的好朋友可能生病了,我得去拜访他。”于是,他爬上山去探望老朋友。见到老友时,悟慧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安然无恙——正在打太极拳。悟慧好奇地问:“你怎么一个月没去挑水了,难道你不要喝水?”智能把悟慧带到后院,指着岩石中的一口水井说:“这五年,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要抽空凿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我也没有停止过,总是能挖多少就挖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埋怨上天不公,没有给自己一个薪水高,又适合自己、能发挥特长的工作,于是,自暴自弃。其实,与其花很多时间为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烦恼,不如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工具,利用业余时间去拓展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挖自己认为喜欢的、有所作为的那口井。说不定“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像陈先生和智能和尚那样,挑不动水的时候,那口业余凿下的井会泉水汩汩,滋润你的后半生。
读书人网 >人生故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