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那多的畅销书老爸看不懂

发布时间: 2011-07-14 07:38:58 作者: kind887

 赵长天曾经并不情愿儿子那多成为作家,但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的天赋性情,也许是潜移默化的家学影响,父子俩还是踏上了同一条道路。

  武侠世界中的灵异少年

  那多,原名赵延。曾用名“过千山”。出生于1977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从小。身为著名作家的赵长天就经常建议儿子阅读一些名著。阅读给幼年的那多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上小学以后,那多开始接触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武侠小说,赵长天对那多看武侠小说进行了限制,但并没有禁止。

  小学毕业后,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但靠“智力竞赛”得奖的那多,还是升人了重点初中。但那多自从升入初中后。成绩从没有好过倒数第十名。

  升人初三后。学习压力变得更大,那多也意识到竞争与压力的增大,武侠小说再也没时间读了,每天做作业至半夜。成绩虽然一天天上升,但那多变得越来越沉闷。

  中考之后,那多的成绩仅差一分不能直升本校高中。老师打来电话,告诉父亲赵长天,出一些钱进个重点高中应该不成问题,但那多却主动找父亲说:“爸,我以后不想考大学了,所以……”

  “所以连高中也不想上了?”赵长天心头一怔。 “嗯,你同意吗?”

  那多把难题搁到了父亲这边。要是在以前,赵长天听到这样的话早就怒发冲冠,但这次赵长天没有,看着每天闷闷不乐的儿子,他沉思稍许后,认真地回答:“我尊重你自己的选择。你已经十六岁了,应该有选择的能力和权利了。”

  那多当时非常吃惊,但很快又自信地朝父亲感激地点点头,老爸是个明白人。于是那多进入了一所中专学校就读海关专业。那多本人决定不上大学倒没有引起同学和老师的反响,而身为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赵长天,却受到很多同事和朋友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那段时间,赵长天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压力。最初赵长天也十分担心,不让儿子上重点高中是不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一次演讲时,那多问老师不讲课本上的东西,讲武侠可不可以,老师竟然答应了。那一次,那多从李白的《侠客行》开始,讲金庸、侃古龙,一连20分钟都没停过。

  自信,就这么回到了那多身上。成绩渐渐地从后十名跃升到了前十名,他创立了学校首个文学社,写起了文章。

  “爸爸,谢谢你,现在我觉得特别开心。”那多神采飞扬地对父亲说。

  赵长天也感受到了与其他的家长不一样的感觉,不用像其他家长那样整天为孩子的作业和成绩而紧张与忙碌;不用像其他家长一次又一次到学校参加家长会接受“战争动员”;更不用像其他家长面对儿子高考可能的成功或失败犯心脏病。“新概念老爸”与“新生代儿子”

  1995年,赵长天到《萌芽》担任主编。这本创办于1956年的杂志,此时已有近40年的历史,但发行量却仅有1万多册。

  《萌芽》应该更多地发掘年轻及学生作者,只有他们才能写出适合中学生和高中生看的作品。思熟虑后,赵长天决定举办一个不一样的作文比赛,于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诞生了。

  “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炮而红。“新概念”走出来的“明星作家”。最耀眼的韩寒与郭敬明。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声名远播,《萌芽》杂志随着水涨船高,2004年年底,《萌芽》发行量已达50多万,比80年代黄金时期的34万还要多出16万。

  由于在中专时的种种优异表现。1997年,那多在毕业后找工作很顺利,在上海海关当了一名公务员。

  赵长天也觉得十分欣慰,虽然儿子不是十分风光,但是工作轻松、又稳定,还求什么呢。但他并不知道,儿子此时的想法却起了变化。已经成熟的那多开始了更深的思考:“这样活一辈子太没意思了。20年后,即便当个关长、处长,也不是我想要的。”

  一向爱天马行空的那多,突然想到了辞职。那多开始与父亲讨论起辞职的想法。他以为父亲会同意,没想到,对于他的“不安现状”,父亲十分不理解,但此时的那多早已打定了主意,他瞒着父亲,偷偷向单位递交了辞职信。等到父亲知道这个消息时,那多已经在上海一家日报社做起了记者。

  这一次的先斩后奏,让赵长天大发雷霆。由于这件事,一向和睦的父子关系降到冰点。还是母亲从中斡旋,才让父子俩有了缓和的机会。

  “爸爸,你就那么讨厌我走写作这条路吗?”

  “我开始不想让你从事写作,是觉得这条路很辛苦,既然你喜欢,就随你吧。但是,我最生气的是,这么大的事,你居然从来没有和我说起过,我怎么说也是你的父亲啊。”那多也开始觉得自己这件事,做得有些不妥。他认认真真向父亲道了歉,父子俩和好如初。

  这件事,也让赵长天更深地感受到两代人思想的不同,他提议,既然儿子也喜欢写作,不如两人合写一本探讨两代人不同思想的书。那多也十分赞同父亲的想法。2001年,赵长天与儿子那多的散文合集《六眼看世界——儿子你自己拿主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那时候那多署名“过千山”,一人一篇,对比出了两代人的很多不同。

  2001年年底,黄易的小说及由此改编的电视剧《寻泰记》在内地引起了一股穿越的旋风,受此启发,那多创作了一本穿越小说《楼兰》。这是他第一部完整而又正式的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傅破的香港金融界巨子,通过一卷记载着古楼兰王国兴衰历史的羊皮古卷穿越时空,来到楼兰古国作为上天赐予楼兰的圣人而解救楼兰一族的故事。

  当他兴冲冲地将自己第一部完整的小说拿给父亲看时,父亲翻了几页,就放在一边:“这些都是什么啊,胡编乱造的,一点根据也没有。楼兰古城的消亡一直都是悬而未决之谜。这种事情也能胡乱编造吗?”

  严肃的作家赵长天并不认可儿子的这种创作方式。他觉得儿子“简直是在拿科学与历史开玩笑”。

  儿子的畅销书老爸看不懂

  在父亲这里碰了钉子,那多并没有却步。他将自己的小说,又以“过千山”的笔名,投了出去。2002年1月,这本将近10万字的《楼兰》和六翼炽天使所著的《今夜你不要回头(《七人游戏》外传)》《七人游戏》收录在名为《回归楼兰》的书里,作为《龙的天空幻想文丛》系列之一,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2003年非典过后,那多与人合著的《孤海八日谈》一书,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被自己称为乱七八糟的东西竟然得到了出版,这让赵长天有些意外。但他仍无法认同儿子的写作风格。

  选择了彻底辞职在家写作的那多。由于向来想象力丰富,夜晚穿梭在梦境与梦境之间,一切真实在那多的脑中都会形成奇幻的映射,终于在某一天找到突破口,火山般喷发出来,从而结成一个个的故事。

  这之后就是让那多一举成名的《三国事件簿》系列七本。从那此后,那多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创作灵异手记上。

  一天,赵长天读到茨威格自传《昨日的世界》里对连环神秘死亡事件的记录,感到很有意思,就找来那多,对他说:“你看看这个,是不是比你写得好多了?”从此书中受到启发,那多最终以此写出了40万字的《百年诅咒》。

  当他把自己的这部小说拿给父亲看时,赵长天微微点了点头:“现在这部小说像一本书了!随后,2008年一年,那多又相继出版了《逆光》《景深》《反转》《暗影》等几部小说集。

  2009年,那多的《甲骨碎》《清明幻河图》又相继出版,好评如潮。赵长天对儿子的评价也是“一本比一本好”,但紧接着,他又语重心长地对那多说:“作品能让读者喜欢,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不反对你走现在的路,但走得好不好就看你自己的了。我希望你成为倪匡,如果能变成金庸就更伟大了!”那多望着父亲,信心满满。

读书人网 >人生故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