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兄女儿霍琪打来电话,说她父亲第二天就要从医院回家,开始轮椅生活,请我一定去一下。
霍兄原来身体不错,他突遭车祸,经医院救治活了下来,从此只能凭借轮椅活动。
他住院期间,我去看望,他已脱离危险,十分嗜睡,见我去了,霍琪要将他唤醒,我忙制止。霍琪不想详细叙说病情,我也不多问,人活着就好。
第二天起床,我边洗漱边想,去霍兄家,如果见他坐在轮椅上,该怎么安慰呢?
他本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人是地行仙”是他的口头禅。霍嫂三年前去世时,他虽悲痛,半年后,依然参加旅行团,游览柬埔寨的吴哥窟。他曾和霍嫂一起看电视里介绍吴哥窟。当时,霍嫂说:“要能在那里捉迷藏,该多好啊。”他没言声,心里发愿,如果霍嫂的病好了,一定去那里捉迷藏。同游嬉戏的愿望未能实现,但是,霍兄游了吴哥窟,拍了许多照片。我去他家,他打开电脑,让我欣赏,我说:“空镜头居多啊。”他说:“没有一张是空的,你也许看不出来,我都知道她藏在哪儿,从哪个缝隙里跟我眨眼呢。”
现在,霍兄却坐上轮椅。虽说坐轮椅周游列国的例子,世界上也是有的,但霍琪跟我说,医生明确告诉她,她父亲今后不能到各处旅游,必须习惯轮椅上的小半径生活。
我决定给霍兄带去非同寻常的礼物,至于营养品、水果,想必亲友们都会送去,多半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想来想去,我去了西单图书大厦,精心挑选一批编印精美的旅游类图书,还有若干这类光盘。我大体知道他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想去还不曾去过,我想,他一定会喜欢那些图书、光盘,他坐在轮椅上,已经不能亲履其地,他在“坐游”中一定会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拎着一大口袋礼物,去了他家。
霍琪开门把我迎进去。我还没看见霍兄其人,他的声音已经响起:“画家来啦,欢迎欢迎。”其实,我只是业余偶尔画两笔,哪里称得起画家?我看清轮椅上的霍兄,他比以前瘦了很多,车祸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他伸出双臂,要拥抱我,我忙弯腰搂住他。我感觉到他拥住我的手臂柔如柳枝。他剩余的生命是多么孱弱。我有些鼻酸,待站直以后,我忍住泪水,环顾四周,我有些惊讶,从房间布置上说,怎么有些跟过生日似的?餐桌上分明有个蛋糕。
霍兄把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介绍给我,这人黑黑的,一看就来自农村,原来是家政服务员小张。霍琪两口子虽然跟父亲同住,他们各有各的工作,霍琪的先生已经上班,霍琪一会儿也要去公司,她告诉我:“张哥在医院就是父亲的陪护,照顾得非常好,我们非常感谢。他答应来我们家,继续照顾父亲。”
霍兄对我说:“新生活要有新开始,你是见证人。”又对小张说:“你先别推,让我自己来,人是地行仙,我要先周游列屋。”
他挪动轮椅,让我们跟着,在单元房里巡游起来。
霍琪提醒他:“医生说了,一般情况下,应该让护理推着您。”霍兄笑着说:“今天有特殊情况,是开学第一天,是新长征的第一步,是生命新篇章的第一页。”
回到客厅,霍琪跟我说,父亲立下一个志向,就是要从轮椅生活第一天开始,尝试画油画,因此,特地把我请来。霍兄接过话头,说:“你画过油画,不是要你费好多工夫教我,你看,画架、画布、调色板、画笔、修改刀等,已经准备齐了。现在,只要你就基本的技术性问题,耐心回答我的可能是非常愚蠢的咨询……”
我惊呆了,眼前这个人,经历那么严重的生命危机,他在轮椅上的第一天,竟然要开启一支新画笔。
他满心欢喜,一脸的憧憬,他的话语激荡我的灵魂:“我要凭印象,先把游历过的50个美景画下来,第一幅,就是在吴哥窟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