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工程中的可行性研究 - 软件工程/管理 / 开发过程版
在学习软件工程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也有一个困扰我的问题,在教材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环节,书中却没有具体介绍。
原有系统的物理结构---》原有系统的结构模型--》目标系统的逻辑结构模型--》目标系统的物理结构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研究旧系统时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新系统的功能。我想问,这个从物理结构到逻辑结构,再从逻辑结构到屋里结构的转换,用什么来具体体现?如何来研究 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这两种结构是数据结构上的定义么?
如果仅仅是图标、概念上的表现,足以作为下一步,成本/利益的核算提供充分的依据么?
在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往往不考虑可行性的研究,虽然具有一种战略上的意义,但是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90%的企业信息化是赔钱,甚至是不断的赔,因此我想对这方面进一步的了解。
望各位高手,不吝赐教。谢谢!
[解决办法]
不赞成楼上采用“被骗”的字样,呵呵。
其实很多时候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没有做好长期的规划,也没有对信息化建设的后果带来全面的认识,导致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实际与预期相差太大,导致投资方与承建方之间产生误会,最终大家合作失败。
企业信息化建设时,我想那多企业都不愿意花钱找第三方顾问公司对公司的现状做调研分析,对公司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做规划,往往是听信信息系统建设方一遍的方案。所以企业在投资信息化建设时,必须要考虑:
1、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方案
2、最迫切的信息系统建设内容
3、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
最忌讳:目标众多,保罗万象。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