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软件的会计科目问题的一些疑问
不知道这个帖子发在这里是不是合适,但是我看了看,似乎没找到更合适的栏目。
某个中型的私营连锁零售企业,200多个分店,每个店的平均员工人数在8人左右。
所以,他们的所有的帐目,都是总公司直接管理,所以,会计科目都要细分到店。
现在问题出来了
例如,每个店都有 备用金账户,销售刷卡款账户,销售现金账户。。。这样就是 N*200个
库存商品,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得二级科目200多个。
待摊费用也有很多种,一下子又是n*200多个店
累计折旧,应收账款,营业费用。。。。现在会计科目数量达到了2万多个(光费用就是每个店18种*200个店)。
目前的影响是,因为会计科目是个目录树,每次加载都要停滞一段时间,不论如何优化也还是明显反应很慢(web数据库)
我现在不是太关心优化的问题
我是想问问大家,对于这种连锁的会计科目部分 ,大家是怎么设计的,难道只有这样一种模式?
[解决办法]
好象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先撇开软件的做法,你可以问一问你们那里的会计人员,如果是纯手工账,那他们又怎么来实现呢。你这样问一问他们
[解决办法]
那你就根据他们的手工帐来设计。你可以这样说客户,开发专业软件,也要你们的帮助,你们不告诉我,你的处理方式,怎么做,这就是合作了。
[解决办法]
很好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账户记录与部门(每个分店就是一个部门)之间存在1对1的关系,一条账户记录对应一个部门
根本不需要象你这样设计
你的问题在于,把科目与部门合成一体,你只要明白这是两种事物,而这两种事物之间有1对1的关系,同样类似的还有往来单位与账户记录之间也有1对1的关系
而如何在凭证上输入部门与往来单位的信息呢??
通常的凭证会被大家设计成(这是手工账状态下常用的凭证形式)
业务摘要 | 科目 | 借金额 | 贷金额
你只需要把凭证设计成如下的形式就可
业务摘要 | 部门 | 往来单位 | 科目 | 借金额 | 贷金额
也可以设计成
业务摘要 | 往来单位 | 科目 | 借金额 | 贷金额 +
这最后面的那个加号展开可以输入部门,不输入部门则默认部门为“总部”
这样每条账户记录都会有一一对应的往来单位与部门信息
当然,界面方案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关键就在于要把科目与部门、往来单位分开成三个独立的事物(部门也可以视为往来单位的子项----内部往来单位),而在输入凭证中的每一条分录时都要求输入部门及往来单位
请注意,电算化程序应该充分发挥电算化的高效率,不然就没P用了,手工账下的凭证形式一是因为习惯问题,二是因为手工统计的效率问题,手工账如果不以往来单位或部门为基础设子科目,手工统计时会遇到很多麻烦,你现在是电脑处理,当然没必要再以往来单位或部门为基础设子科目
这样在进行账目查询时,你可以用条件查询方式来达到目的(增加过滤条件)
[解决办法]
当然,界面方案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关键就在于要把科目与部门、往来单位分开成三个独立的事物(部门也可以视为往来单位的子项----内部往来单位),而在输入凭证中的每一条分录时都要求输入部门及往来单位
============
补充:
你可以给每个科目加上“是否部门核算”与“是否往来核算”这两个属性(布尔类型)
当操作人员在凭证上输入分录信息时,如果用到的科目的“是否往来核算”属性的值为“是”,则系统要求操作员填入往来单位的名称
如果用到的科目的“是否部门核算”属性的值为“是”,则系统要求操作员填入部门的名称
如果二者均为“是”,则系统要求操作员必须填入部门名称及往来单位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