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Oracle 目录 详解

发布时间: 2012-07-03 13:37:42 作者: rapoo

Oracle 索引 详解


技巧:索引列的值都存储在索引中。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组合(复合)索引,这些索引可以直接满足查询,而不用访问表。这就不用从表中检索数据,从而减少了I/O量。




如上图图所示,优化器依次使用4个单独的位图索引,这些索引的列在WHERE子句中被引用。每个位图记录指针(例如0或1),用于指示表中的哪些行包含位图中的已知值。有了这些信息后,Oracle就执行BITMAP?AND操作以查找将从所有4个位图中返回哪些行。该值然后被转换为ROWID值,并且查询继续完成剩余的处理工作。注意,所有4个列都有非常低的基数,使用索引可以非常快速地返回匹配的行。

技巧:在一个查询中合并多个位图索引后,可以使性能显著提高。位图索引使用固定长度的数据类型要比可变长度的数据类型好。较大尺寸的块也会提高对位图索引的存储和读取性能。

下面的查询可显示索引类型。
SQL>?select?index_name,?index_type?from?user_indexes;



2.4??索引组织表
索引组织表会把表的存储结构改成B树结构,以表的主键进行排序。这种特殊的表和其他类型的表一样,可以在表上执行所有的DML和DDL语句。由于表的特殊结构,ROWID并没有被关联到表的行上。
对于一些涉及精确匹配和范围搜索的语句,索引组织表提供了一种基于键的快速数据访问机制。基于主键值的UPDATE和DELETE语句的性能也同样得以提高,这是因为行在物理上有序。由于键列的值在表和索引中都没有重复,存储所需要的空间也随之减少。
如果不会频繁地根据主键列查询数据,则需要在索引组织表中的其他列上创建二级索引。不会频繁根据主键查询表的应用程序不会了解到使用索引组织表的全部优点。对于总是通过对主键的精确匹配或范围扫描进行访问的表,就需要考虑使用索引组织表。

技巧:可以在索引组织表上建立二级索引。

2.5??反转键索引
当载入一些有序数据时,索引肯定会碰到与I/O相关的一些瓶颈。在数据载入期间,某部分索引和磁盘肯定会比其他部分使用频繁得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索引表空间存放在能够把文件物理分割在多个磁盘上的磁盘体系结构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racle还提供了一种反转键索引的方法。如果数据以反转键索引存储,这些数据的值就会与原先存储的数值相反。这样,数据1234、1235和1236就被存储成4321、5321和6321。结果就是索引会为每次新插入的行更新不同的索引块。

技巧:如果您的磁盘容量有限,同时还要执行大量的有序载入,就可以使用反转键索引。
不可以将反转键索引与位图索引或索引组织表结合使用。因为不能对位图索引和索引组织表进行反转键处理。


2.6??基于函数的索引
可以在表中创建基于函数的索引。如果没有基于函数的索引,任何在列上执行了函数的查询都不能使用这个列的索引。例如,下面的查询就不能使用JOB列上的索引,除非它是基于函数的索引:
select?*?from?emp?where?UPPER(job)?=?'MGR';
下面的查询使用JOB列上的索引,但是它将不会返回JOB列具有Mgr或mgr值的行:
select?*?from?emp?where?job?=?'MGR';


???????????????????????


?????????分区的、全局有前缀索引

技巧:如果一个全局索引将被对等分区,就必须把它创建为一个本地索引,这样Oracle可以维护这个索引,并使用它来删除不必要的分区。


?????

读书人网 >其他数据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