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中心管理的主线
无论你做了多长时间的呼叫中心管理,如果你要把呼叫中心管理中的所有事项都写下来,你写着写着,你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两条主线贯穿:
1、人性化和规范化的平衡;
2、专业和效率的平衡;
管理上无所谓对错,关键看当时环境以及自己所需,而选择不同的策略而已。但一般而言,呼叫中心规模小的时候,人性化优先,但随着规模逐步扩大,会逐渐通过流程、制度、手册来划分各个岗位,通过绩效来考核来引导,也就是逐步形成制度管人;再随着规模的继续扩大,制度、流程、手册数量会逐渐膨胀,而我们会发现制度永远跟不上实际情况,总有一些情况在制度中没有明确,于是我们又安排了制度的修订,随着制度数量的膨胀以及制度细节和深度的扩展,根本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某处制度的修订会影响到那些其他制度,这样导致每次制度的修订都需要全员参与,可能动用的人力就会非常可观。
我们还会继续发现随着制度数量、细节、深度的膨胀,我们的管理效率直线下降,员工满意度也会一再降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了防止极个别员工钻空子,我们病假管理要求提交病例证明和挂号单,好了,我们发现钻空子的人还是能继续搞到我们要求的证明,但我们大部分的其他敬业、负责的员工添加了好多麻烦,本来小感冒,吃颗康泰克,在家休息一天就好的小病,却要托着病躯跑去大医院排队花大价钱看病。如果是你,你能满意吗?
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通过制度管人还能继续进行下去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我不知道大家的答案是怎样的,我是一个喜欢自由自主的人,我认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只需要制定流程和岗位职责,然后就可以发挥该岗位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处理岗位职责的事情就可以了(当然,需要培训支持和绩效考核激励)。制度手册完全不可能,也不需要明确到每季、月、周、天,这个人需要以什么格式的、什么方式作什么工作!人是机器吗?坐席是机器吗?换个角度,如果我坐在这个岗位,我能满意吗?我的能力能在这种重重的束缚中体现吗?
回头到我们的两条主线,我们制度、流程、手册的完善和强力督促执行,会增加我们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但会降低我们人性化和效率。我们现在需要那个,是每个管理者应该问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