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W5200E01-M3中的UPnP(通用即插即用) 端口转发(三)
注意: 默认状态下,本文添加了内部IP:4321 外部 IP: 1234的端口映射
通过图5,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应用过程:
DHCP->SSDP-> Get Description->AddPortMapping--->DeletePortMapping
(10 秒)
“10秒” 表示在AddPortMapping之后,用户有10秒钟的时间用于检测。10秒钟之后,
DeletePortMapping将会自动完成,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些相关的事件信息。正如之前所说的,对于测试,W5200(TCP服务器)将保持socket(内部端口4321)的监听。因此,如果能够与添加的外部端口建立连接,表示AddPortMapping操作成功。10秒之后,如果连接失败,表示DeletePortMapping成功。
下面的1~3步顺序执行UPnP端口转发:
- 上传应用文本的固件到W5200_EVB(关于上传方法,请参考W5200_EVB用户指南)。运行串行终端,然后打开与W5200_EVB相连接的COM。(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位:无,停止位:1位,流控制:XON/XOFF)复位W5200_EVB之后串行终端将会告知用户它的运行状态。”AddPort Success!”信息表示AddPortMapping操作成功完成。
图7. AddPortMapping成功4. 默认状态下, 本文添加了内部IP: 4321ó 外部IP: 1234的端口映射。 用户可以利用AX1来检验这一点。
图8. 在远程主机上运行TCP客户端并且将其与IGD连接(添加外部端口)5. 默认状态下,已添加的映射入口将会在10秒钟之后被自动删除。此时,将会看到“DeletePort Success!!”信息。
图9. DeletePortMapping成功6. 再次运行AX1,检验映射入口是否被删除。
图10. 在远程主机上运行TCP客户端并将其与IGD连接(删除的外部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