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论坛的故事
篱笆论坛的故事 - PMCamp2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篱笆论坛的故事 徐湘涛 篱笆网 副总裁 2010.09 ~~~~~~~ 产品经理是产品的爹,产品运营是产品的妈,产品是你们共同的孩子 没当过妈的爹不是好爸爸 ! [ 目录 ] 篱笆网基本情况 家庭消费行业特性 可信任的本地消费社区 与众不同的思路 篱笆网基本情况 2003 年成立, 3 人到 400 多人, 0 到近 30 亿,年增长 100% 以上 上海、北京、杭州、南京、苏州、宁波设立分支机构 持续盈利,成为基金、 Investor AB 、 Walden 投资 1800 万美元 专注家庭生活消费领域,专注家居、婚庆行业 以交易服务为核心,同时提供营销服务 网络团购概念的开创者和改良者 (2002 年 ) 社区 + 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开拓者和标杆( 2003 年) 篱笆网基本情况 国内规模最大的家庭消费社区——篱笆论坛 ?覆盖 30 个重点城市,影响千万人群 ?25-35 岁女性为主的都市白领或中产阶级 ?注册会员近 400 万人,每月增长约 10 万人,日发贴近 50 万 ?聚焦生活消费交流(房产、家居、婚庆、汽车、育儿等 10 多个行业) 国内最专业的垂直家庭消费电子商务平台 ?建材、家具、家电: B2C 电子商务、销售渠道、营销平台、交流平台 ?装修、婚庆、汽车、母婴: 交易平台、交易中介、营销平台、交流平台 ?房产、园艺、婚恋、时尚、职业发展、娱乐、餐饮、家庭旅游、家庭理财、宠物、保健、运动: 交易平台、交流平台 家庭消费行业特性 家庭生活大宗消费: 房产、家居、婚庆、汽车、育儿 …… 行业特性: ?一次性消费 —— 信息不对称 ?消费金额大、重要事件 —— 消费者谨慎 ?刚性需求 —— 都得过这道坎 ?买方市场 —— 消费者有话语权 ?产品复杂、非标准、品牌集中度低 —— 有权无力 ?消费密集 —— 需要筹划、管理 篱笆论坛:可信任的本地消费社区 日常在线 3 万以上,平均日发帖近 50 万,帖子存量 3.5 亿 社区管理部 26 人,每贴必审,杜绝广告和炒作 200 多个分论坛, 400 多个俱乐部, 300 多名义务版主 论坛广告占营收不到 10% 致力于将篱笆论坛建设为消费者互相交流的可信的消费社区 商业行为禁止进入社区,包括我们自己以及签约商家 社区管理部不对业务收入、 PV 等商业指标负责 篱笆论坛:与众不同的思路 本地化 VS 全国化 加法 VS 减法 不变 VS 多变 话题为中心 VS 以人为中心 人气 VS 财气 巨烂的搜索 VS 活跃的讨论 广告炒作零容忍 VS 收入为先 扩张 VS 深挖 口碑 VS 推广 挣快钱 VS 持续经营
?
加法 VS 减法
//很多网站有了一定的用户群之后,开始什么都作;微薄、团购等什么火就加什么;而篱笆一直比较专注;
不变 VS 多变
//UI及一些功能方面,篱笆论坛也是多年不怎么变;徐总当时举了一个例子,就像一个人经常去一个小店里吃饭,饭馆经常给出一些小礼品,他感觉特别好,但最怕自已每天吃的东西忽然变味了,或是厨子换了;
话题为中心 VS 以人为中心
//很多论坛,为了人气,会开发新多方便的功能,例如利用AJAX技术,很快的就可以发表一个回贴;这样就出来了像“顶”“踩”这样就一个字的回贴,这是他们不希望出现的;篱笆是希望有更多很好的内容进来,所以每个回贴其实不是很方便;
人气 VS 财气
//这个是两个选择,一个是会有很多的PV,但钱挣的很少;另一个是没有很多的PV或钱挣的很多;篱笆应该是选择了后者,再多的PV挣不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也是没有用;
巨烂的搜索 VS 活跃的话题
//他们不希望用户进来就用搜索,通常直接搜索完的结果,质量都不是很高,而且很多都是过期的;
广告炒作零容忍 VS 收入为先
//篱笆论坛,对商家的广告是零容忍,而且有一个20几个人的TM,在专门作这件事;一个比较好的例子,论坛就像是一个广场,人们可以在这里聊天,乘凉,但突然一群小商贩跑进来,一直向人们推销各种物品,这样人们很非常反感,时间长了,人们就不来了;而篱笆希望作到的是,广场就是广场,他们在广场的边上建商店,如果人们想买东西,可以去商店买,但绝对不让商家进入广场;
扩张 VS 深挖
//这个我的理解,应该是薄利多销对高利少卖;一个物品,篱笆是希望能拿到更多的利润,例如30%;这样有同行竞争时,他们可以让利10%、20%,这样可以一下把别人掐死;
口碑 VS 推广
//篱笆没有线上的推广,全部是做口碑;
挣快钱 VS 持续经营
//挣快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有可能你还没有来得及收呢,这个方法就失效了;还是比较长期稳定的收入最靠谱;
ppt:http://www.slideshare.net/pmcamp/ss-5182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