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测试案例省心又省力
???? 软件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否则前功尽弃,后悔莫及。需求分析如果没有做到位,很有可能导致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用户想要的功能;开发如果不严谨,很有可能产生非常隐蔽的bug,测试过程也没有测试出来,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问题,报障平台越来越多的故障;测试如果不完整,只限于表面的测试,复杂的业务逻辑没有深入的测试,也会导致上线、升级失败。
???? 早两天的升级,由于核心的算法有问题,导致全网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给顾客带来很大的损失,我们遭到顾客的投诉。今天的故障越来越多,同事分析了一个故障,根据日志分析,说明是我程序有问题。我当时也很纳闷,明明在测试环境是没有问题的,有点不大可能的感觉,但既然问题出来了,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对待,去找到问题的根源,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给团队带来负面影响。下午,我仔细的分析了日志,也仔细的把核心算法看了一下,凭直觉这个情况是会发生,然后在测试环境模拟,真的会产生这个问题。我对问题进行了修复,发出邮件提出相关建议和程序更新包。
???? 领导看到我邮件,也非常的重视此事,鉴于问题非常严重今晚务必把问题解决了,并且升级系统。其他同事也在想是否在其它的情况,还会出现问题。果然,经过大家的结合业务分析,可能还会有些情况没有考虑全面。此时,我们继续完善我们的测试案例,把相关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了。我一边修改我的代码,一边做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我这边没有问题了,提交给测试同事测试,经过反复测试,确保没有问题。我们对一些影响非常大的点,进行了升级,目前没有什么问题了。这个时候我才真的松了一口气,当时的压力非常大,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静,要清醒,问题一定要修复,解决。
???? 回顾整个事情,我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了逻辑问题,有些情况没有考虑的周全,写代码还是要沉下心来写,不要急躁,不要浮燥。测试也出现了问题,没有一个完整的测试案例作为指导,测试人员也不知道,到底要怎样测试,才能覆盖整个代码。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每一次的业务需求都要准备全面的测试案例,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的程序是高可用的,用户满意的。
????
?
)。无论如何,你在此次的经历,会让你受益良多。
)。
无论如何,你在此次的经历,会让你受益良多。
是的,我也觉得我的压力蛮大的。
因为我不但要负责这个系统业务需求的更新,BUG的修改工作。而且负责另外一个项目的技术工作,这个也是公司今年最大的项目,实施最困难的一个。目前,还有很多的问题待解决。
我也觉得我应该向前看,要乐观与豁达,虽然我不善于插鞋,但我依然尽最大的努力,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完成项目。在项目中获取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经验。项目成功后,也可以感到自豪,感到欣慰,那么多网点都在用我们的系统。:)
14 楼 hiblue 2010-06-08 用机器人测试就够了,
成本很低,
自动测试机器人很多, 随便弄一个合适的, 写一些简单的脚本就可以了. 15 楼 hgq0011 2010-06-09 hiblue 写道用机器人测试就够了,
成本很低,
自动测试机器人很多, 随便弄一个合适的, 写一些简单的脚本就可以了.
你这种只适合节约劳动力的那种。如果有非常复杂的业务逻辑的,要经过人工干预的,那就不适合了。
16 楼 t42dw 2010-06-10 看了这么多有关测试的东东小弟十在郁闷,做了2年开发了从没像各位说的那样测试过,之前做华为外包开发时间很紧且需求变动很大,如果想测试做充分的话怕是项目不能按期交付。
17 楼 tuti 2010-06-10 mock1234 写道[要想进行测试驱动开发,首先要抛开传统的单元测试观念。
mock1234 常年在 javaeye上宣传TDD,是个好同志啊 18 楼 fucktianya 2010-06-18 我还以为是给碧生源做广告呢,呵呵
省力更省心。哈哈。还能通一通多年的老便(pian)秘 19 楼 mercyblitz 2010-06-26 hgq0011 写道那有什么好的办法,确保软件是万无一失呢?
其实,也存在性价比的权衡?
没有完美的办法,事实上,单元测试有时候没有一点用。但是不能没有,没有的话,心里没有底。
主要我觉得还是集成测试用例的覆盖度,可是不可能完全OK,在开发代码的同时,需要开发人员自信测试,比如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如果是Web程序的话)。最后是,知识库的归档,包括Troubleshooting,开发技巧等等。 20 楼 mercyblitz 2010-06-26 hgq0011 写道首先,非常感谢mock1234的回复
mock1234 写道
编程人员基于传统的单元测试的书本知识来写测试是作用很有限的。当你花很长时间(比如2天)写下功能代码,然后再考虑写单元测试,这时候写出的所谓单元测试往往是限于你的编程思路中,其实是重复无用的东西。传统的测试只好纠缠于所谓覆盖率问题,让人难以自拔。
这是因为传统的单元测试思路的所谓“单元”,纠缠于个别功能代码,而不是反映需求。
我觉得我们的项目不是简单的单元测试。应该也包括功能测试,集成测试,回归测试。
由于当前只是满足业务部门,对功能进行调整,也就是修改原有代码。单元的测试时间不会间隔那么长时间的,每前进一点就会测试的。我想请问的是关于用例覆盖率,怎样才能够做好测试,做好案例覆盖,您有什么好的见解呢?我个人觉得回归测试就是要每一个每一功能都要测试,每一个案例都要覆盖到,才能够保障软件的可用。
mock1234 写道
敏捷开发强调是先写测试,用测试来驱动出设计思路,测试代码是针对设计而不是针对你的实现代码!这是非常关键的。由于是比较高层次的测试思路(即根本不考虑你的实现代码),当你写30个纯粹为了驱动出设计才写的测试,并且每10分钟之内就回归一次(每一次自动随机产生测试数据),那么这些测试之间相互牵制就会发现大量深层次bug。特别是,要打乱测试顺序、并且可能的话开100个线程并发测试,可以发现大量深层次bug。
您说的测试驱动设计,来指导开发。当然非常好。但是,我们的系统不是简单的可以模拟随机数,就可以测试的。系统要和第三方的设备通讯,所以测试比较复杂。我觉得您说的“当你写30个纯粹为了驱动出设计才写的测试”也是测试案例的一种体现。如果你所说的30个为测试驱动设计的测试,能够把所有的情况考虑到,那么把它转换成测试人员的测试案例,那么也能够保障软件是可用的。
mock1234 写道
核心的观念是:1.测试不是用来证明你的实现代码的,测试应该驱动设计的。2. 测试应该每1~10分钟进行一次(你可以选择大部分时间仅执行最近7天的测试,但是每天也要至少进行5次全面回归测试)。3. 在有任何编程想法前都坚持先写测试然后才实现,而不是相反。4. 你编程每一个1个小时都应该写下一个测试,而不是2、3天才写一个测试。5.一个项目的测试驱动必须达到一定强度,也许100也许3000,总之不会很少。
真正的测试驱动开发,轻松、自然、有趣,你会有勇气去修改自己的代码,有勇气让别人随时修改你自己的代码,有勇气随时(闲时)重构系统结构。看似摸着石头过河,实则永远追求统一。你不再盲目纠缠于理论,不再简单地靠过分纠缠理论的是是非非来“保证”你的代码的正确性。
不但对于功能代码,对于GUI也要自动化测试。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如果你的代码注释掉了之后仍然可以让自动测试程序通过,那么就说明这些未经测试驱动的代码就是有毒的代码早就应该删掉。
要想进行测试驱动开发,首先要抛开传统的单元测试观念。
您所在的公司都是这样开发的?那真的很羡慕,很幸福。
能请教你们怎样实现自动化测试?我觉得非常的有难度。
其实很难,特别是实施起来。TDD太消耗时间咯 21 楼 mercyblitz 2010-06-26 t42dw 写道看了这么多有关测试的东东小弟十在郁闷,做了2年开发了从没像各位说的那样测试过,之前做华为外包开发时间很紧且需求变动很大,如果想测试做充分的话怕是项目不能按期交付。
时间相对宽松才行,关键是看上级的素质,有些根本就不懂,认为开发+测试=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