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网络协议小结

发布时间: 2012-09-04 14:19:30 作者: rapoo

网络协议总结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1]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数据时的规则术语。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互通信的实体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两个进程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和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过程进行。
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
语法 用来规定信息格式;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语义 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同步 规定通信事件发生的顺序并详细说明。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 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象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当然了,网络协议也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一种协议则要看情况而定。Internet上的计算机使用的是TCP/IP协议。
ARPANET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使用了TCP/IP标准网络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连网协议是Internet采用的一种标准网络协议。它是由ARPA于1977年到1979年推出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规范。随着Internet网的发展,TCP/IP也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成为Internet网上的"通用语言"。
编辑本段层次结构
由于网络节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通常把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然后再将它们复合起来。最常用的复合技术就是层次方式,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如下: (1)结构中的每一层都规定有明确的服务及接口标准。 (2)把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 (3)除了最高层外,中间的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又是下一层的用户。 (4)把物理通信线路作为最低层,它使用从最高层传送来的参数,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编辑本段层次的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其中低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对于每一层,至少制定两项标准: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前者给出了该层所提供的服务的准确定义,后者详细描述了该协议的动作和各种有关规程,以保证服务的提供。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常用的三种网络协议
[2]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 TCP/IP尽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并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此时安装NetBEUI协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小型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可以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IPX/SPX协议本来就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是现在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等。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除此之外,IPX/SPX协议在局域网络中的用途似乎并不是很大,如果确定不在局域网中联机玩游戏,那么这个协议可有可无。

两个计算机间通信时对传输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都必需进行一个共同的约定,我们称为协议(Protocol)。一般来说,协议要由如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义(Semantics)。涉及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Syntax)。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协议本质上无非是一种网上交流的约定,由于联网的计算机类型可以各不相同,各自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不尽相同,为了保持彼此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行某种互相都能够接受的规则。
   目前,全球最大的网络是因特网(Internet),它所采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它是因特网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具体的说就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即TCP)和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即IP)。其中TCP协议用于负责网上信息的正确传输,而IP协议则是负责将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
   TCP/IP协议本质上是一种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协议。其基本思想是把信息分割成一个个不超过一定大小的信息包来传送。目的是: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个用户长时间地占用网络线路;另一方面,可以在传输出错时不必重新传送全部信息,只需重传出错的信息包就行了。
   TCP/IP协议组织信息传输的方式是一种4层的协议方式。下图是一种简化了的层次模型:
应用层 Telnet、FTP和e-mail等
传输层 TCP和UDP
网络层 IP、ICMP和IGMP
链路层 设备驱动程序及接口卡
图TCP/IP协议层次简化模型
   模型中,最底层为TCP/IP的实现基础,主要用于访问具体局域网,如以大网等。中间两层为TCP/IP协议,其中的UDP为一种建立在IP协议基础上的用户数据协议(User Data gram Protocol,即UDP)。最上层为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的一些服务:TELNET(远程登录),允许某个用户登录到网上的其它计算机上(要求用户必须拥有该机帐号),然后像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使用远端计算机: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在网上计算机之间传送程序或文件;SMTP(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允许网上计算机之间互通信函;DNS—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务协议),用于将域名地址转换成IP地址等。


计算机网络协议:
应用层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DNS (域名解析)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Gopher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的第4版本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网络聊天协议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XMPP 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SIP 信令控制协议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RFC-1831)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协议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    STUN (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校时协议
传输层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DCCP —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实时传送协议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
网络层
  IP (IPv4 IPv6) ARP RARP ICMP ICMPv6 IGMP RIP OSPF BGP IS-IS IPsec
数据链路层
  802.11 802.16 Wi-Fi WiMAX ATM DTM 令牌环 以太网 FDDI 帧中继 GPRS EVDO HSPA HDLC PPP L2TP ISDN
物理层
  以太网物理层 调制解调器 PLC SONET/SDH G.709 光导纤维 同轴电缆 双绞线


【问:】NetBEUI和IPX/SPX TCP/IP 这三个协议到底是干什么的??尤其是前两个,有的时候就装,有时候就不装,到底为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和独到之处呢?什么时候必须装呢?

【答:】这个问题问到的网友不少,查阅并综合了相关资料,给大家作一个详细的讲解。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局域网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分别是TCP/IP协议、NetBEUI协议和IPX/SPX协议。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

TCP/IP尽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并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此时安装NetBEUI协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小型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可以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IPX/SPX协议本来就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是现在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等。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除此之外,IPX/SPX协议在局域网络中的用途似乎并不是很大,如果确定不在局域网中联机玩游戏,那么这个协议可有可无。

nfs,ftp,telnet区别
2009-06-12 18:53
NFS(Net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Telnet是远程登录协议,都是通过网络传输访问文件。

nfs就是把远端磁盘挂在到本地来使用。
ftp主要用来下载文件,不能在服务器上对文件进行修改,对远程服务器的操作有一系列ftp命令。
ssh,telnet等远程登录协议就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文件修改。

telnet是登上去执行,操作的都是远端机器,占用远端CPU计算。
nfs是把远端的目录映射到本地,占用本地CPU计算。

telnet等远程登录协议一般用于管理。
nfs一般用于无盘网络或者连接嵌入式芯片。
无盘网络主要是指工作站其运行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文件都存储在服务器磁盘上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构型。

nfs是相对比较底层的一种概念,是一种文件系统,跟ntfs,fat32一样需要有驱动,是mount上去。
远程登录相对来说比较偏顶层的应用。服务安装后两个系统软件之间的通信。

fedore 9 nfs 的安装配置的一些问题:
关防火墙,设置同一个网段,用交叉线(或者用集线器连接也行)。
如果本地能挂载,其他主机不能挂载,错误是:mount.nfs: internal error,
解决办法见:http://lgnice.cn/index.php/category/cq8401
开服务:service nfs start (/etc/rc.d/init.d/nfs start)
挂载命令: mount -t nfs 202.198.111.1:/home/sword/share /mnt


ftp服务器(ftp/tftp)、 Samba服务器、NFS服务器的区别

????????对于一个真实的运行环境而言,配置和启用文件服务器都是很有必要的。把重要的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其安全性显然比分布存储要可靠得多。为此,建议系统管理员配制和启用文件服务器作为基本的管理策略。
根据使用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3种类别的文件服务器:ftp服务器(ftp/tftp)、 Samba服务器、NFS服务器。ftp的客户可以是任意平台,samba是专门针对windows客户,而NFS则是面向linux/unix用户的。下面是三种服务器的对比情况:
服务器名称???? 用户客户端平台???? 使用范围???? 服务端口
FTP???? Windows/linux/unix/macOS等???? 发布网站,文件共享???? Tcp/21
Samba???? Windows???? 文件共享(网上邻居)???? Tcp/445,tcp/139
NFS???? Linux/unix???? 网站发布,文件共享(mount)???? Tcp/2049
接下来我们就逐个来配置和运行这些服务器。

NFS服务器
?? NFS是SUN Microsystem公司开发的网络文件系统,它是一种基于远程过程调用(RPC)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与Samba相比较,NFS的数据吞吐能力更强。
1、用命令 # rpm qa | grep nfs检查软件包NFS是否安装 ,如果输出没有输出,表明没有被安装,请自行安装之。
2、配置NFS服务器。用任何文本编辑器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确定需要给客户共享的目录。它的基本格式为 Directory?? Host(options) # comments ,这3、个字段/列要在一行,directory与host(options)之间要有间隙,# comments 可有可无。主机选项主要是给与挂接用户什么样的权限。目录directory表示要共享出去的目录,值得注意的是,在启用NFS服务以前,系统管理员应该仔细一些,比如不小心共享了根目录/,并且给与用户读写权限,这是十分糟糕的问题。因此,尽可能少的共享目录和赋予较小的访问权限。主机名host是一个很灵活的项目,可以是单个的主机名称(由/etc/hosts得到),主机ip地址,由域名服务器解析的主机名称,IP网络—网络号和子网掩码中间用 “/”连接,NIC等。下面列举一个例子。
/home/sery???? sery(r,w) #把目录/home/sery共享给主机sery,并且主机对目录#/home/sery有读写权限
/tmp?????? 192.168.100.18(ro) #主机192.168.100.18对目录/tmp具备只读共#享权限
/media/cdrom?? 192.168.100.0/255.255.255.0(r,o) #整个网络有读取挂接在NFS
#服务器上的光驱光盘的读取权限
3、启用NFS服务。分两步:首先启用portmap,然后启用NFS服务。# service portmap start;
# service nfs start。其中portmap的功能是启用远程过程调用,有时启用NFS不能成功,不妨检查一下portmap服务是否启动(# ps aux | grep portmap)。
4、???? 在客户端挂接NFS共享出来的目录。先在客户端创建一个挂接点,如 # mkdir /mnt/nfs ,而后使用命令把nfs服务器共享出来的目录挂接上,以第2步那个共享为例,我们挂接目录 /tmp , # mount t nfs 192.168.100.100:/tmp /mnt/nfs //假定nfs服务器的ip地址是192.168.100.100。
5、???? 访问NFS共享资源。接上步,改变文件目录 # cd /mnt/nfs就方便地实现了对nfs服务器目录/tmp的远程访问。
6、???? 卸载NFS文件系统。在客户端执行命令 # umount /mnt/nfs 就卸下了第4步挂接的NFS文件系统。
7、???? 其他事项。前面我们描述了在客户段用手工挂接NFS文件系统的操作,有的场合可能需要自动实现对NFS的挂接操作;修改文件/etc/fstab,把挂接项插入进去就可以了。对一个有较多连接的NFS服务器而言,有这样一个问题—用户在使用完挂接的文件系统后,并不会总记得卸载掉NFS挂接,这必然会增大NFS服务器的维护工作量以及白白占用有限的系统和网络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使用自动挂接器(automounter)。关于自动挂接器属于性能调优的范畴,在此不做描述。

Samba服务器
? 这个世界既非只有linux/unix,也不是由microsoft windows 独霸天下的格局。也许出于linux/unix与windows既竞争又共存的事实,人们开发了 linux给windows用户提供文件共享的工具Samba,这应该算得上linux的开放精神吧!
1、???? 检查是否安装samba软件包。# rpm qa | grep smb ,如果没有则自行安装samba。
2、???? 修改配置文件/etc/samba/smb.conf。早期的linux版本的配置文件smb.conf的安全选项“security=share”,这个默认值是个安全隐患,不过现在流行的linux版本的安全选项的默认值是“security=user”。如果只想用户对他的目录拥有只读权限,就把选项“writeable=yes”改成“read only=yes”。其他的选项根据自己的要求更改即可。对于一般的应用而言,基本上不用修改这个文件。
3、???? 添加系统账户。由于smb的访问是使用系统账号进行的,因此添加账号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比较简单,用命令 # useradd sery , # passwd sery,就可以依次添加若干系统账号。
4、???? 建立Samba用户密码文件。虽然samba的用户是系统用户,但出于安全考虑,samba用户的密码并非创建系统用户时设定的用户密码。为了生成smb所需的密码,应该进行下面的操作:
# cat /etc/passwd | mksmbpasswd.sh > /etc/samba/smbpasswd
# smbpasswd sery?? //为系统用户设置smb口令
# chown root.root /etc/samba/smbpasswd
# chmod 600 /etc/samba/smbpasswd?? //不准别的用户访问
5、???? 启用Samba服务器。我比较喜欢用 # service smb start 这种方式。
6、???? 检查服务是否正常启动。# service smb status 或者 # ps aux | grep smb。
7、???? windows客户端访问 Samba服务器共享目录。在windows环境下,右键点击“网上邻居”图标,然后左击“搜索计算机”,把Samba服务器的IP地址填写在“计算机名”搜索栏,点击立即搜索。找到后双击图标,然后输入在Samba服务器上预先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合法访问Samba服务器设定的共享资源。为了方便使用,可以把Samba服务器提供的共享目录映射成本地驱动器。
8、???? 其他。上述配置的samba服务器,用户的访问共享目录是系统账号的主目录。要想把共享目录设置到其他位置,修改Samba 的配置文件/etc/samba/smb.conf文件即可。
FTP服务器
? 在linux 环境下,有三个主要的FTP服务器:vsftpd、proftpd和wu-ftpd。因为安全方面的原因,vsftpd目前已经牢牢的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vsftpd所具备的主要特征—very secure(非常安全之ftp)。资料表明:1、使用ASCII方式下载文件,在1G以太网上的下载速度可以达到86M/s。2、vsftpd可以支持 15000个并发用户的访问。
1、???? 检查是否安装vsftp包。# rpm qa | grep vsftpd。如果没有则安装它。
2、???? 修改配置文件。Vsftpd的配置文件为/etc/vsftpd/vsftpd.conf,如果不打算提供匿名访问的话,需要修改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的项“anonymous_enable=Yes”为“anonymous_enable=No”。
3、???? 启用vsftpd服务。#service vsftpd start。
4、???? 客户端连接访问。可以是专用的ftp客户端工具,也可以使用浏览器。用工具访问vsftpd服务器的速度要比用浏览器快很多。
5、???? vsftpd服务器的用户。Vsftpd服务器支持三种类型的拥护:本地用户(拥有系统账号)、虚拟用户(guest)、匿名账号;系统管理员应该根据安全需求来确定vsftpd服务器的用户访问策略。
TFTP服务器
? Tftp服务器主要用于远程系统引导或远程备份象CISCO这样的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例如tftp服务器与DHCP、FTP服务器相配合,就可以成为一组linux安装服务器,以利于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安装linux操作系统。
? 与上文提及的几种服务器不同,tftp服务器是由超级守护进程xinetd运行的。这使的tftp服务器的配置操作比独立运行守护进程的服务器(如 vsftpd)简单很多。一般情况下,只要修改文件/etc/xinetd.d/tftp,把“disable =yes” 改成 “disable =no”,而后保存重新启动超级守护进程xinetd ,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
? 通过上面的实践,尽管我们已经能够顺利的完成各种文件服务器的搭建和运行,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基本的用户服务需求,也许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有更多的性能或安全要求。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如果一个用户的服务器使用的磁盘空间没有做任何限制,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把他从internet下载的连续剧上传到他自己的文件服务器目录,从而把有限空间的硬盘塞满。另外一个就是目录和文件的权限问题,特别是以本地账号(系统账号)访问文件服务器的情况,如果授权不当,将给系统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 Linux所倡导的自由精神也同样在这些服务器的配置操作中得以体现。可以通过修改这些服务器的配置文件来满足特定的需求,而且这些修改是非常灵活的。比如vsftpd服务器的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就有很多项目可以修改。
? 附表:几种文件服务器的维护
服务器名称
??? 启动脚本
??? 守护进程
??? 配置文件
NFS???? /etc/init.d/nfs
/etc/init.d/nfslock???? /usr/sbin/rpc.nfsd
/usr/sbin/rpc.mountd???? /etc/exports
Samba???? /etc/init.d/smb
/etc/init.d/winbind???? /usr/sbin/smbd
/usr/sbin/nmbd???? /etc/samba/smb.conf
vsftpd???? /etc/xinetd.d/vsftpd???? /usr/sbin/vsftpd???? /etc/vsftpd/vsftpd.conf

读书人网 >互联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