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深入探索】Copy-and-swap idiom详解和实现安全自我赋值
任何管理某资源的类比如智能指针需要遵循一个规则(The Rule of Three):
如果你需要显式地声明一下三者中的一个: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或者是拷贝赋值操作符,那么你需要显式的声明所有这三者。
拷贝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拷贝赋值操作符要复杂许多。
它是怎么实现的?我们需要避免那些误区?
那么Copy-and-swap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很好地帮助拷贝赋值操作符达到两个目标:避免代码重复、提供强烈的异常安全保证。
1、 怎么工作
概念上讲,它是利用拷贝构造函数生成一个临时拷贝,然后使用swap函数将此拷贝对象与旧数据交换。然后临时对象被析构,旧数据消失。我们就拥有了新数据的拷贝。
为了使用copy-and-swap,我们需要拷贝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以及swap交换函数。
一个交换函数是一个non-throwing函数,用来交换某个类的两个对象,按成员交换。我们可能会试着使用std:swap,但是这不可行。因为std:swap使用自己的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操作符。而我们的目的是定义自己的拷贝赋值操作符。
2、 目的
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实例。我们需要在一个类中管理一个动态数组。我们需要实现构造函数、拷贝赋值操作符、析构函数。
dumb_array& operator=(const dumb_array& other){ dumb_array temp(other); swap(*this, temp); return *this;}这样做我们会失去一个重要的优化机会(参考Want Speed? Pass by Value)。而在C++11中,它备受争议。
通常,我们最好遵循比较有用的规则是:不要拷贝函数参数。你应该按值传递参数,让编译器来完成拷贝工作。
这种管理资源的方式解决了代码冗余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拷贝构造函数完成拷贝功能,而不用按位拷贝。拷贝功能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准备交换了。
注意到,上面一旦进入函数体,所有新数据都已经被分配、拷贝,可以使用了。这就提供了强烈的异常安全保证:如果拷贝失败,我们不会进入到函数体内,那么this指针所指向的内容也不会被改变。(在前面我们为了实施强烈保证所做的事情,现在编译器为我们做了)。
swap函数时non-throwing的。我们把旧数据和新数据交换,安全地改变我们的状态,旧数据被放进了临时对象里。这样当函数退出时候,旧数据被自动释放。
因为copy-and-swap没有代码冗余,我们不会在这个而操作符里面引入bug。我们也避免了自我赋值检测。
参考资料: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279543/what-is-the-copy-and-swap-idiom